一年级班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680742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班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班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班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班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班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班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班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题型分析。命题的形式多样,并体现了新颖性和灵活性。能够照顾大多数学生,题目容量适中,难度不语文大,无怪题偏题。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大多数题型都是课文中或平时训练中所接触过的,为学生应知应会的,如:看拼音写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选词填空。二失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选词填空失分较多。主要表现在理论知识掌握住了,但实际应用不会运用。虽然课本中没有涉及到,但也是常识性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的知识面狭窄。虽然书本中的知识掌握了,但还是差距很大。说明语文的知识是很宽泛的。学习应该是无止境的。2、根据提示,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丢分严重。这样的题型其实是学生根据平时教师讲解

2、课文内容时的概括。学生在平时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深刻,所以回答起来比较吃力。3、作文的主要问题是内容写得不具体,事例选择不生动,对人物的特点体现的不突出。三存在的问题1、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3、学生平时书写不过关,不重视积累优美词语文句,不注意观察,习作要求不明确,没仔细读题目的要求,作文无话可说,主要是教师平时要求不严格,指导不到位。语言表达不清晰,语句不够通顺,有明显的语病。4、阅读不认真,盲目乱作不认真的思考,阅读形式单一,只注重课内训练,课外阅读由于训练较少,达不到本年级段阅读的基本要求:5、教师对课改理念渗透不够。对教科版理解、钻研不够。四努力方向及措施1、加

3、强写字教学,严格要求,扎实训练语文坚持不懈,要让学生把字写正确、工整和规范。2、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为了学生的今后发展,必须夯实基础。3、重视语言积累,重视过程评价。强调平时对“优美词句”等汉语言精华的积累,并激励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4、作文教学是今后长期努力抓的工作。平时加大写作能力及写作兴趣的培养。教会他们观察事物,创设写作氛围,提供写作素材。针对个别学生表达方式单一,相似的问语文题,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写出真情实感。平时还要多练习审题。作文书写要规范、整齐。 附送:2019年一年级班主任上学期工作计划一 年级是孩子进入正规教育的转型过渡时期,对孩子的后续教育甚至

4、一生都会留下深刻的痕迹。大家都非常重视启蒙教育,班主任这个角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新班主任,我愿虚心学习,用我的爱心、耐心与责任心为每一个孩子撑起一片挚爱的晴空,为了让班级充满活力与创新,为了让他们得到全面发展,一特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如下:一、 班级基本情况:我班共有学生27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2人。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纯洁善良可爱。但是孩子年龄小,自理自制能力弱,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与学校教育是有很大不同的。 为了让孩子更快的适应校园生活,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特制定了如下工作计划。二、基本工作内容:(一)、搞好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和建立班集体。1、训练小学生

5、上各门学科的课堂纪律,保证学生尽快做到自觉遵章守纪。2、训练学生的集体意识,参加各项集体活动都能做到集合快,纪律强,效果好。3、利用大课间带学生学习跳绳,踢毽子,教他们做眼保健操,保证人人动起来,并且做好。4、建立正常的卫生值日制度,通过老师手把手地教,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打扫方法。实现班级卫生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5、培养团结协作的优秀小干部群体,发挥队干部的榜样作用。(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1、每周一升旗的时间,训练学生尽快的排好队,听从口令。利用国旗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升国旗,唱国歌,行注目礼。2、结合生活情境,适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育学生要诚实信

6、用,热爱班集体,主动关心帮助他人。(三)、教育学生努力学习。1、密切与各科任课老师联系,注意教学模式的创新,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会学。3、加强对个别学习困难,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孩子的教育辅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关心学生身心健康。1、对学生进行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卫生意识。2、教育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4、在班级之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配合科任老师,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班风。密切注意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心理动向,进行适时教育。(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建立学校家庭电话互访制度。班主任留有每位学生家长的电话号码,生每有进步或特殊情况在第一时间告知家长,使家长有“孩子就在身边”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