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680645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职业院校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名称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项目单位 湖南省宁远县职业中专学校 申报专业 电子技术应用 所属专业大类 信息技术 项目负责人 唐小舟 项目联系人 何绍斌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 0746-7237695 手机号码 18975771538 电子邮箱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制二一三年四月湖南省宁远县职业中专学校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精神,按照湖南省教育厅关于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遴选及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和湖南省职业院校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2、,结合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际情况,申报该专业基地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学校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依托本地优质企业宁远县硕宁电子厂和深圳市锦乐星电子(宁远)有限公司,该专业在建设“厂校结合”模式的道路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建立创新机制,提高学校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形成“教(教学)练(实习实训)产(生产)”三合一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我们将加强该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体制机制、硬件环境、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的改革创新。为了确保在三年内实现上

3、述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宁远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毗邻两广,处于湖南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宁远劳动力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是沿海产业转移的承接地。随着厦蓉高速、二广高速、桂道高速的修建,宁远作为区域“交通中心”的优势将更加突出。近几年,广东等沿海地区的电子产业已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由于宁远县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在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至今,已有包括宁远县硕宁电子厂、宁远县仁和电子厂等公司在内的数十家大、中型电子企业落户宁远县。电子行业和旅游行业已经成为主导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10年,在宁远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我校抓

4、住机遇,联合宁远硕宁电子有限公司,建成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开始了“厂校结合”的发展历程。2011年我校又与深圳锦乐星电子有限公司签署联合办学协议,成立深圳锦乐星电子(宁远)有限公司,为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创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提供了有利的生产、实习实训条件和师资保障。(二)建设基础1、加强体制机制建设采取“厂校结合”模式进行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基地通过与优质企业“联合办学”等方式,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共建生产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生产线设备,负责技术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校企共同进行生产管理。通过与宁远硕宁电子厂和深圳锦乐星(宁远)电子厂合作,共建校企

5、合作班,企业提供生产订单,为该专业提供实训实习岗位。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共同对学生实习实训进行考核。企业与学校实行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按照企业生产形式组织,借鉴企业管理规范进行组织和管理。企业专家负责指导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以企业标准,按项目、按模块的培训标准对实训教学和师资培训进行评价,形成校企共同管理、共同评价的机制。在以上基础上,最终发展成“校办工厂”,利用学校设备和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人力资源,在让学生充分掌握专业技术、实践操作技能的前提下,以企业化管理模式操作,争取建设成设备一流、技术先进、产品畅销、教

6、学与实习实训相得益彰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2、硬件环境建设(1)实习实训场地及设施设备本实习实训基地在学校校园内共有16个实验实训室,总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总工位800个,设备设施总价值近500万元,50%以上的实训室和设备设施能进行生产性实训,基本满足学生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的需要。从2010年起,学校与宁远硕宁电子厂签署合同,将硕宁电子厂作为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同时,从该公司引进了一条生产线到我校,供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硕宁电子厂生活配套设备设施齐全,有两栋专门的生产楼,两栋宿舍楼,能同时满足3000个员工的生产和生活。从2011年起,我校与深圳锦乐星电子有限公司签署联合办厂协议,成立

7、深圳锦乐星电子(宁远)有限公司,我校提供场地,深圳锦乐星电子有限公司提供生产设备,深圳锦乐星电子(宁远)有限公司作为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配套实习实训基地,现在,该公司共有三条生产线,工位300个,场地及设备均按企业生产经营要求设计,其中85%的生产工位能组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90%的场地能进行生产性实训。(2)生活配套设施及设备我校实训实习基地全部按照工厂要求设计,建有两栋5层楼的公寓宿舍,宿舍里配备热水供应系统,24小时供应热水。全校覆盖无线网络。每层配有1台洗衣机,1个休闲室等生活配套设施。同时建有标准的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和一个运动场,其它娱乐设施配套齐全。建有能满足200人上

8、课的多媒体教室,所有教室均配备一套标准的多媒体教学设备。3、师资队伍建设(1)师资队伍结构本基地依托的专业有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培训师共20人,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兼职教师6人,占30%,高级技师1人,技师8人,其余教师全部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2)师资队伍水平初步建成了一支由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师组成的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其中,有5个国家级考评员,1名高级讲师,有于东湘等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唐荣胜、何绍斌2名市级专业带头人和刘辉、钟会河2名校级专业带头人,主干课程教师有欧义平、杨国斌、吉中滢、陈荣庭、朱毅、汤艳、唐云妹等,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培训经验。生师比为21:1。

9、4、实践教学体系建设(1)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坚持以“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相结合、实习产品与生产产品相结合,入厂教育与全过程管理相结合,传统工艺与新技术、新工艺相结合,动手能力训练与职业习惯、工作作风培养相结合,实习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考证相结合”的六结合的原则设计教学体系,并将它分成基本操作技能模块、电子产品制作、调试技能模块、电子产品维修技能模块、计算应用技能模块和创新模块五大模块。实现了集中实践教学与各课程分散实践教学,单元联系与综合练习合理配置、有机联系。在实践教学考核的过程中,采取笔试、动手实操、综合分析报告与现场解决工程问题等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评。(2)实践教学组织

10、与实施实习基地主要采用项目教学和生产案例现场教学,然后分组在企业车间进行训练。使学校、产业一体化,生产、实训一体化,技能训练、素养培养一体化,实现了“教学做合一”。在项目训练过程中,有企业技师与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和考核。在师资培训方面,我校按照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顶岗实习等环节组织实施,对项目训练进行严格考核。5、实践教学资源建设(1)资源平台学校连接了1000M光纤网络,有线网络连接到全部建筑物,无线网络覆盖校园所有区域,师生在校园内和实习基地基本上做到了随时随地无线上网。以职教新干线为引领,组建了面向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学校网站(),包括网上学习、在线辅导、考试

11、评价、证书考核等功能。 (2)教学资源专业教师开发了电子技术生产工艺、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电子技能与实训、电工技能与考证等课程的校本教材,包含项目教学教材、实训教材、实训课件和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等,同时还建立了考核题库,制定了各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及考核标准。自制及购置了专业主干课的视频教学带及相关软件,建成了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库。 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该专业面向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项目,每年举办多期培训班,先后开展了“电子产品维修”“电工操作”“家用电器维修”“手机维修”等应用技术的推广与咨询。每年举办4期6期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人数在

12、1200人次以上。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培训教师还通过现场指导和网上答疑等多种形式,为本地企业和本专业技术领域就业人员提供项目和技术咨询,每年为本地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30万元以上。二、建设思路与目标(一)主要问题1、专业教师和培训教师、实训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还不能完全满足扩大办学规模的需要,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和业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2、基地的培训能力、社会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3、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意见的文件精

13、神,加强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的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形成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实践教学队伍,提高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办学,加快经济和社会所需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实训基地带动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全面提升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做大做强。培养培训大批素质优良的电子技术类技能型人才,为区域支柱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基本思路以基地硬件环境为前提,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加强队伍建设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培训质量为目标,带

14、动实践教学资源的改革创新,提高生产性实习实训质量,增强基地的社会服务能力,确保基地建设高效益、有特色。通过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推进校企合作模式改革、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培养出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技能型人才。(1)采取“厂校结合”模式进行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基地通过与优质企业“联合办学”等方式,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构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2)立足校企双方需求,找准利益共同点,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下,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和社会多赢。(3)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构建质量监控体系

15、,按照企业管理模式,加强对生产性实训的组织、管理与考核,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四)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遵循中等职业教育规律,基地建设对接区域支柱产业,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区域电子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依托企业,发挥我校联合企业联办基地的优势,依托专业发展的需要,建设先进的硬件环境,构建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业务精干、道德高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进一步创新基地运行的体制机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三年建设,把本实训实习基地建成“产业契合度高、校企合作紧密、社会服务能力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实训师资队伍水平高、教学资源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