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6804833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专题训练1、某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实测物体物体质量m(kg)重力G (N)比值Gm(Nkg)物体10.10.989.8物体20.21.969.8物体30.32.949.8(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 、 。(2)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实验操作的关键是什么? 。(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3)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_。(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的器材,设计探究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

2、3、如图所示的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初始速度 。(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_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 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 而抽象概括出来的。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2)小明选择了图18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

3、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和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 。 5、为了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在家里找到了一块海绵(如沙发垫)、一个方凳、一个铁锤(或其他重物),进行如下实验:将凳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如图A;在凳上加一铁锤,如图B;将凳面改为朝下放在海绵上,并加上铁锤,如图C。根据小明的作法及图中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为什么选用海绵而不是其它像木板之类的材料? 。(2)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

4、果”如何体现? 。(3)由图A和B可得结论: 。(4)由图B和C可得结论: 。6、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 ;(2)比较图中代号为 、 、 的三个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比较 、 两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4)比较A、D、E三个图,可以看出: 。7、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a所示的情景

5、.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简要说明理由: 。8、小明同学利用标有“4.5mL”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

6、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所示,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静止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2。(4)测得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保留二位小数)9、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1).分析、,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2).分析 ,说明浮力大

7、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 N。(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g取10 Nkg)10、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

8、”、“变小”或“不变”)(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猜想 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3)给你一杯清水、一个熟鸡蛋和适量的食盐(如图),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简要写出你的实验验证的方法 。 11、学校新购了一箱物理器材,小云同学将它从一楼搬到三楼,小彬同学想测定小云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实验器材】_、_、_;【实验步骤】 小彬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A.测出箱子的质量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 D.测出小云上楼所用的时间tE.算出小云搬运箱子的功率P请你在虚线框内帮小彬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9、12、某同学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步骤l:让钢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1,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1;步骤2:让钢球从斜面B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为v2,: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2: 步骤3:改变钢球的质量让钢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木块并使木块移动,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3。(1)比较v1、v2,可知vl_V2(选填“”、“”、“=”)这是因为_。(2)设计步骤l和步骤2的目的是_。(3)比较步骤 和步骤3可以探究动能大小和物体_的关系。13、在“探究

10、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猜想:A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有关 B. 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选取了水性笔、橡皮、纸和透明胶作为实验器材,想利用物体下落时的破坏力来验证他的猜想。请你在A、B两个猜想中任选其一,帮助他设计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现象。 猜想: (填“A”或“B”) 步骤: 现象: 14、如图所示,请说出可能发生的现象和表明的物理问题:甲图:看到的现象是,表明。 乙图:看到的现象是,表明 。15、如图所示,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滚摆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复运动(1)这两个实验可以说明的同一个物理问题是:(2)在单摆左右摆动和滚摆上下往复运动

11、的过程中,你将会看到它们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_。 16、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_边旋转,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填“左”或“右”)。(2)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3个钩码,如图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17、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