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狐假虎威教案反思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680458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语言狐假虎威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班语言狐假虎威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语言狐假虎威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语言狐假虎威教案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语言狐假虎威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大班小朋友进展?我喜欢的成语?的主题活动,此活动得到孩子们的欢迎,区域活动中有一个活动是两两结伴玩游戏,一个小朋友将一张成语故事图片(小朋友们自己画的)翻开,另一个小朋友先观察画面,看懂图画是表现了一个什么成语故事,然后做相应的动作,孩子们的这个游戏提示和启发了我,可以根据成语故事的内容创编一个微型的音乐表演游戏,让孩子们通过唱、说、做动作来进展成语故事的表演。于是,我创作了一个?狐假虎威?的音乐作品,并设计了一个音乐表演游戏的活动。让幼儿通过玩游戏、表演,进一步理解成语的含义,不断提升音乐感受、音乐体验和音乐表现才能。【活动目的】1、学习玩音乐表演游戏?

2、狐假虎威?,用相应的语气语调和动作表现狐狸和老虎的形象。2、通过图片理解和掌握老虎和狐狸的对话,并调动自己的已有经历,能较逼真地扮演狐狸和老虎。3、与同伴互相配合,用动作和表情进展相应的交流。4、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才能,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活动准备】狐狸、老虎图片、音乐。【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1、听,这是什么歌?2、狐假虎威;这个成语,讲了个什么故事?3、狐狸见到老虎的时候,它对老虎说了些什么呢?想知道吗?请仔细听。二、学习对话1、老师说对话。问:狐狸说了什么?老虎又说了什么?2、老师再完好讲述一遍。3、老师出示图片,打乱摆放,引导

3、幼儿看图片与儿歌内容匹配。三、选择角色1、出示老虎、狐狸图片,选择角色,确定坐位。2、完好练习狐狸和老虎的对话。3、创编狐狸和老虎的动作。四、学习游戏?狐假虎威?1、看他们怕我还是怕你!;他们是谁呀?小动物们到底怕谁?它们看到狐狸和老虎在一起,非常奇怪,咦,狐狸和老虎怎么在一起呢?于是它们悄悄地跟在狐狸和老虎的后面。狐狸和老虎发现了,一回头,小动物就不动。2、做什么小动物?3、听音乐,仔细听什么时候小动物停下来。4、玩狐假虎威的游戏。我们先一起唱歌,狐狸看见老虎,和老虎对话,再扮演森林里的各种小动物,悄悄地跟着老虎和狐狸的后面。老虎和狐狸一回头,发现谁动了,就把它抓回去。;5、根据玩游戏情况提

4、出要求(狐狸不换)6、再最后完好游戏,老虎唱歌,戳穿狐狸的把戏再去抓小动物,在高潮中完毕。【活动反思】?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本领,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本质,不能被外表现象蒙住了自己的视线。课文对于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非常逼真。教学中我注意把读书与考虑严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伊始,我通过激趣引出课题?狐假虎威?,并对这四个生字进展了书写指导,由于课文中字词的掌握以及老虎和狐狸的对话部分是重点,而理解总结出狐假虎威;的含义是难点

5、,因此在课堂上,我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生字词和重要语句,这除了遵循第一课时的教学目的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读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并力图整体地从字里行间内含的意蕴进展感受、领悟和品味,从而最终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狐假虎威;的成语含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水到渠成地找出借;这个词来解释成语中的假;,教学难点轻松地打破了,这比起让学生死记硬背印象深入多了。在教学中着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分角色朗读、配合动作读、开火车读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努力让课堂洋溢情趣、生趣,并充满活力。文中对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

6、非常逼真。如写狐狸被老虎逮住后眼珠子骨碌一转;,马上想出一个坏点子,并且扯着嗓子;发出反问,显示了狐狸的狡猾。再如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情态都让人感到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因此我在课件中重点出示这些关键词,并细致地指导让学生边读边想,读出画面来,低段学生非常感兴趣,参与意识很强,教学效果不错。其实,?狐假虎威?这篇课文很多学生都早已耳熟能详,因此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试想安排学生进展情景表演,来让课堂更加有兴趣性,但是同事们给了我更好的建议,由于比赛上的是第一课时,课前没有预习的环节,假如不把好字词和初读课文的关,贸然安排情境表演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我最终把这种表演环节定格到了文中的关键词语上,事实证明这样的改动是正确的。抓住文中特别关键的词句指导学生来演好,不仅是对识字教学的稳固,也是通过表演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感悟。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在已经明晰呈现了主线的情况下,有些环节我还是放不下面面俱到;的想法,总有把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拉到第一课时的想法,这会让教学环节略显拖沓,在今后的教学理论中我会努力防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