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桥梁与隧道的衔接分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680422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路基、桥梁与隧道的衔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速公路路基、桥梁与隧道的衔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速公路路基、桥梁与隧道的衔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路基、桥梁与隧道的衔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路基、桥梁与隧道的衔接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速公路路基、桥梁与隧道的衔接分析摘要:在我们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的过程中,为了迎合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需 求,高速公路因此而生,而路基、桥梁与隧道的建设环节在高速公路之中是比较 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个环节关系着高速公路的美观性与实用性,舒适度与安全度。 所以,要想发展高速公路,这就要求设计者着重对路基、桥梁与隧道进行规划设 计,并加之优化,构建一个好的高速公路体系。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桥梁与隧道的衔接分析引言高速公路在我们国家各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高速公 路建设项目中路基、桥梁与隧道衔接的质量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此 引发的道路稳定性和交通事故问题屡见不鲜。所以对于施

2、工企业而言,这需要引 起足够的重视。1研究高速公路路基、桥梁与隧道衔接方案的意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的安全 稳定性需求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导致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数量与规模均呈现出 快速增长的趋势。因高速公路路基、桥梁与隧道断面形式的差异,使得各个断面 衔接处经常出现断面突变,进而对工程行车安全带来隐患。为此工程建设人员应 将不同断面的衔接处理作为重点优化控制的对象,以提高高速公路路基、桥梁与 隧道衔接方案设计确定的科学合理性。具体来说,就是从路基、桥梁与隧道断面 的组成关系入手,即在明确各个类型工程断面关系的情况下,优化断面衔接方案 应用的效果和价值。2

3、高速公路路基、桥梁与隧道的衔接2.1确定结构过渡衔接处理方向在进行工程项目结构过渡施工时,会进行桥梁护栏、隧道检修道以及路基等 部分过渡施工。对检修道过渡施工实施设计控制过程中,需要保证外延部分线形 设置平顺程度,在其表面喷涂黑黄相间斑马线纹路,进而通过色彩差异引起驾驶 人员注意。而在进行路侧护栏设计控制时,由于波形梁护栏在进行过渡处理之后, 其与隧道内部轮廓处于相对应状态,所以在行驶到断面衔接位置时,驾驶人员会 在视觉上产生过渡感官体验。所以需要做好护栏以及检修道过渡处理,应通过此 种方式对隧道、路基以及桥梁衔接形式展开优化与完善,从而达到切实提高整体 结构过渡设计质量水平的目标。2.2过渡

4、段长度隧道出入口过渡段长度与隧道出入口过渡段的线形指标、车辆运行速度变化、 运行轨迹偏移变化有关系。一般而言,隧道出入口线形越有利于运行车辆驶出、 驶入隧道,过渡衔接段的长度值则越长,反之则越短;而且由于隧道出入口加速度 特性不一样,出口过渡段长度在同等水平下,宜比入口处要短。根据相关规范的 规定及有关研究,结合现场施工的便利性等实际,建议入口处连接线过渡按照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要求取值,即入口处连接线宜设置距洞口 4s的设计速度行 程的过渡段,且行程长度不小于50m;出口处连接线有条件时宜按公路交通安全 设施设计细则要求取值,条件困难时可直接将护栏与隧道侧壁衔接。2.3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为了能

5、够提高行车安全,还需要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能够对司机做好 及时的警示和提醒作用,确保能够注意到路面宽度发生的变化,防止由于注意力 分散或者驾驶不当,导致出现严重的事故。通常,可以设置标志牌和标线这两种 交通安全设施,在设置标线时,可以在硬路肩上设置黄色斑马线,在隧道前右侧 硬路肩斑马线宽度,其具体的参数为45 cm,间距100 cm,斜方向角度为45。 由于黄色比较醒目,可以起到定的提醒效果。此外,在黄色边斑马线上进行行驶 时,车辆会有定程度的震动,能够用于提醒司机离开硬路肩,并恢复到正常的车 道行驶。2.4分离式路基接隧道(路基T隧道)(1) 土建施工阶段洞外连接线断面宽度渐变。若分离式

6、路基接隧道采用断面 宽度进行渐变,则能有效减小路基填筑范围。综合分析其具有以下优点:(1)减少高 填深挖土石方;(2)减少征地,对于征地困难路段或高填、深挖路段,征地减少更加 显著;(3)从本质上解决衔接处存在突变,对行车安全较有利;(4)路基采用渐变方式, 施工难度较等宽设置基本相当。因此,建议分离式路基接隧道段连接线,宜采用 断面宽度进行渐变设置。(2)护栏渐变。护栏的渐变段长度和渐变率按上述原 则确定。考虑路基段两侧护栏一般为波形梁护栏,为避免车辆横冲波形梁护栏而 迎面碰撞隧道侧壁,建议连接隧道检修道段设置6m的C30钢筋混凝土过渡翼墙, 基础采用钢管桩基础,过渡段范围的其余路段与路基侧

7、防护型式保持一致,并适 当加强过渡翼墙与路侧波形梁护栏的有效连接。2.5整体式路基、桥梁与连拱式隧道衔接整体式路基与连拱式隧道。路基中央分隔带、隧道洞口隔墙:因为路基和 隧道路面中间带总宽度均数基本相同,所以建议对中隔墙两侧检修道实施外延处 理。同时因为梁护栏位置和中隔墙外边线方向相同,因此可以将梁护栏延伸到隧 道进口墙位置,以为后续施工开展做好铺垫。路基、隧道进口右侧:运用同向相 切缓和曲线对隧道洞口、路基右侧波形梁护栏展开衔接,保证曲线方向可以和隧 道内部轮廓保持平行对齐状态。同时,为增强防撞性能,需要通过对钢筋混凝土 结构的合理运用,做好现阶段锚固钢筋设置与施工段加固处理。路基、隧道出口

8、 右侧:此处因为路面断面处于不断变宽的状态,所以并不需要实施额外处理。 整体式桥梁和连拱式隧道。桥梁、隧道中隔墙:在隧道口前相应范围内,增加桥 梁护栏底座高度,确保其可以和隧道检修道顺利衔接到一起,进而完成相应过渡 衔接处理目标。需注意,桥梁和隧道中间衔接带并不需要做相应处理。桥梁、隧 道进口右侧:在桥梁护栏内部位置设置混凝土结构防撞岛设施,并通过调整将防 撞岛截面数值逐步调整到检修道尺寸数值大小。同时为保证防撞墙强度能够达到 相应标准要求,需要在现阶段靠近行车道外侧位置,展开锚固钢筋设置,力求达 到理想防撞与衔接处理效果。2.6分离式桥梁与分离式隧道衔接(1)对于分离式路基与隧道右侧进口处的

9、衔接。对于分离式路基与隧道右侧 进口处的衔接,因分离式隧道设计的洞内宽度是固定的,因此分离式路基宽度与 其存在偏差。这是隧道内未设置硬路肩导致的。为实现将硬路肩上的车辆安全引 导至隧道内部,过渡段设计人员应将位于路基右侧土路肩上的波形梁护栏,以两 条相切的两次抛物线线形形式过渡至隧道口,进而使洞口处波形梁护栏与隧道内 部的轮廓对齐。与此同时,还要将隧道内的检修道,以半径为400m的圆曲线反 向延出隧道,以过渡至土路肩的边缘。这样一来,过渡段的设计使用,就能达到 引导车辆安全行驶到隧道内部的目标。(2)分离式路基与分离式隧道左侧进口 衔接。隧道内的检修道按圆曲线(半径900m,总长12m)向外至

10、波形梁护栏下 方,高度沿行车方向由高到低,波形梁护栏钢板底面到检修道的高度由45cm渐 变到40cm。波形梁护栏在隧道进口前12m内向左侧渐变,最终与隧道内轮廓平 行对齐。为了加强防撞墙结构强度,防撞墙采用钢筋混凝土(C30)结构,在过 渡衔接段靠近行车道的一侧设置1排16mm30cm锚固钢筋,钢筋竖向布置宽 度总长为60cm。(3)分离式桥梁与分离式隧道出口衔接。此衔接处的道路断面 变宽,所以此处不作优化处理。结语综上所述,高速公路路基、桥梁与隧道的衔接方案设计确定人员,应通过增 加交通安全设施、明确结构过渡的衔接处理方向以及衔接方案细化,来保证车辆 驾驶人员的行车安全性。参考文献1 杨雷,方诗圣.高速公路路基、桥梁与隧道的衔接方案研究J.安徽建筑大学 学报,2016,24(5): 83-87.2 余其鑫.高速路桥梁、隧道及路基断面的成因分析J.中华建设,2017(7): 144-1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