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6802789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窑沟小学_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 六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分析报告分析人:李晓云 一、本次期中质量检测成绩统计年级考试人数平均分及格率%优良率%备注六38100分以上6040分以下241013二、对本次质量检测成绩及卷面的分析本次考试,参加考试38人,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 2 分,80分以上24人,60分以下4人,平均成绩78.92分,成绩不够理想。从试卷的内容来看,题型广泛,试题容量大。共9题,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包括:看拼音写词语、查字典选字义,找出并修改成语中的错别字、用“充”字组不同的词并填空;第二部分为背诵课文填空和句子的转换,修改,包括:缩句、改反问句,改转述句和修改病句

2、;第三部分为阅读理解,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各一个;第四部分为作文。整张试卷难易适度,覆盖面广、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既考察了课内知识的掌握,又考察了课内知识的延伸,没有偏题,怪题。从学生答卷情况看,对基础知识部分的看拼音写词语、找出并修改成语中的错别字,句子的转换和背诵课文的填空掌握较好,除了极个别学生外,其余学生绝大部分题都能作对。但查字典选字义,用“充”字组不同的词并填空,句子修改病句以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部分学生答错的较多,习作水平有所提高,语句流畅生动,内容真实、具体,在字数上也有所增加。可以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够。三、在本次质量检测中

3、发现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存在此类问题的原因分析从学生答卷情况看,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学生不会查字典,选字义。查字典选字义中,部分学生出现了写错部首、选错字义的现象。原因:学生平时学习中遇到生字习惯用辅导书,很少查字典。教师教学不够严谨,复习不到位,对这些知识的练习不够。2、部分学生不能完全找出一段话中的五处错误,还没有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原因:学生对语言缺乏敏锐的感知力,不善于发现句子的不当之处,不会修改。教师对学生修改句子的指导不够,没有让学生完全掌握发现病句,修改病句的方法。3、背诵课文和名言个别学生错字多。原因:学生只背不写,教师重视了背会,忽视了写会。4、部分学生阅读题出错多,不能

4、写出指定词语的近义词,不能找出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不会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原因:学生缺乏独立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低,语言感知力差、概括。分析能力差。教师教学中缺乏教学策略,缺乏耐心,在课堂上讲的太多,给学生留的时间太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够,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积极性,养成了学生懒惰,不会,不善于独立思考,完成阅读中的问题的习惯。5、部分学生课外积累不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差。根据句意用“充”字组不同的五个词并填空,这个题难度不大,但学生不会做,填错的较多。原因: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够,对一字多词缺乏积累,教师对一字多词的练习指导不够。 6、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得到提高。原因:学困生缺乏

5、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差,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不爱学习。教师对学困生缺乏足够的耐心,个别辅导不够。四、今后教学中需要加强的方面及整改措施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为了提六年级毕业语文成绩,在余下的时间里,将采取以下措施,改进教学:1、从字词、句段篇方面进行系统复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2、加强修改病句,和改转述句的内容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方法3、3、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朗读理解和背诵。4、加强阅读教学和阅读训练,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写、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分析能力。要精讲多练,训练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练习的形式促使学生阅读、思考、动笔。5、加强作文教学,指导学生认真审题,能按要求进行作文,能有顺序的记述事情,内容清楚,具体,有真情实感。, 6、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仔细审题、仔细答题、仔细检查、卷面整洁。7、通过考试,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强化练习,促使掌握方法。8、继续加强学困生辅导,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让后进生树立信心,能认真听讲,完成简单的作业。五、后半学期工作的目标通过努力,争取及格人数为35人,优良人数为30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