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策划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680089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35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策划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策划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策划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策划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策划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策划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策划报告(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策划报告第一部分 宏观部分前言在本部分,我司选取了部分与项目发展直接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及预期目标、产业结构、人口状况、交通状况、旅游资源等等,用以分析各项经济社会状况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和本项目开发的影响程度。同时结合有关的政府权威工作汇报以及我司此次实地调查的结果,来预测金华市房地产的发展前景。第一章 金华市概述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下辖义乌、东阳、永康、兰溪四个县级市和浦江、武义、磐安三个县以及婺城、金东两个区,总面积1.09万平方公里,人口450万,其中市区面积2045平方公里,人口92万。在整体经济结构中,农业、工业、

2、第三产业的各大比列为:8.1:55.5:36.4。首先,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粮经种植面积比为50:50,同时,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其次,工业经济运行良好,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8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492.8亿元,增长21.4%;实现利润24.3亿元,增长44.5%。企业完成技改投入50.9亿元,增长37.2%。工业园区蓬勃发展,当年开发面积28.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28.8亿元,新入园企业一五00多家,园区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8亿元。建筑业实现总产值234亿元,增长25.5%。名牌战略取得成效,创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23个、省级

3、名牌产品20只。再次,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市场大市地位得到巩固。32家超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502亿元,增长8.5%。义乌农贸城和仙桥花木城等一批专业市场建设进展顺利。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信息技术应用步伐加快。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6.7%,销售面积增长47.7%。旅游业总收入56.6亿元,增长21.3%,近年来,金华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合同利用外资3.0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3亿美元,分别增长201%和216%,实现了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本市投资零的突破。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完成外贸出口一三.67亿美元,增长52%,增幅连续第四年名列全省前茅。甬金集装箱堆场、义乌国际物流中心建成运

4、行,公共保税仓库开工建设。积极参与中西部开发,对口帮扶取得实效。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市区35家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制任务基本完成。企业上市取得新的进展。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和国有企业理顺劳动关系基本完成。兰溪华铝等一批国有企业通过改革、改造焕发生机。财政税收的调节作用得到发挥,预算外资金管理不断完善,财政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同时,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按照“基础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树、生态共保”的要求,浙中城市群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化水平提高了2.5个百分点,达41.6%。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不断加快,全市和市区建成区面积分别增加了36平方公里和5平方公里,建

5、成了一批城市景观项目和标志性建筑。市区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为契机,着力构筑城市道路框架,基本完成近期建设规划,实施旧城拆迁60多万平方米,改造区域回建11万平方米,金东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4亿元,增长28.2%。杭金衢、金丽温高速公路金华段建成通车,完成城防工程32.8公里,供水、供电、污水处理、通信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建成使用。城市管理执法和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实施了主要街道街景立面整治,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有序开展,绿化生态、卫生保洁系统建设成效明显。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建成示范街道3个、示范社区37个

6、,完成40个村的撤村建居任务。着手制定城乡一体化规划,中心镇、中心村的培育和建设力度加大,旧村改造和城乡交通建设步伐加快,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达980公里,城乡一体化取得新的进展。总体而言,金华市经济结构呈现继续优化,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改革开放后劲明显;同时,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乡面貌明显改观;这相对该市房地产市场都为利好因素。第二章 金华市宏观经济状况宏观经济中包含众多的经济指标和主要特征,每个指标和特征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意义均不同,影响程度也各异,在此次市场报告中我司选取一部分与房地产市场发展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加以分析研究,从宏观角度预测金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第一节 主要经济指标一、国内生

7、产总值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80.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增幅为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一五168元,增长12.5%;财政预算总收入66.4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1亿元,分别增长29.8%和43.9%。全市城市化水平上升到41.6%。由此可见,金华市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参照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在此段时期居民对于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比较强烈,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将拥有良好的经济环境。二、产业结构根据有关政府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市的三次产业比列为:8.1:55.5:36.4。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将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收入的平

8、均水平,第三产业行业种类的拓宽将可吸纳一部分城市的下岗、待业人员,降低城市整体的失业率,使更多的市民有能力担负价值较大的住宅消费,以促进更多的住宅需求产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恰恰可以带动其他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发展,有望成为市政府大力支持的行业,将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三、房地产发展水平就金华市2003年房地产发展方面的相关数据来看,1月至5月期间,开发总投资金额达16.14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中商业和营业用房开发投资达3.3亿,同比增长57.2;房屋施工面积总计达4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 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达3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1。2002年,金华市区商品房平均售价为2014

9、元/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平均售价为1696元/平方米,非住宅用房平均售价为8017元/平方米。金华商品房的平均价格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十,位列倒数第二,仅高于衢州。近两年在得到金华市政府职能部门大力支持的情况下,房地产业的相关数据都有了明显的上升,相信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金华市的经济也将得到显著的改善。四、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02年金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一五7元,同比增长5.4%;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64元,同比增长8.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0亿元,同比增长22.7%。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亿元,同比增长12.4%。住房、旅游、汽车、通信等消费继

10、续升温。但从总体房地产市场消耗量来看,住宅市场能量尚未得到完全释放,可能由于目前的产品还未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心理,住宅品质有待提高,以优质供应来拉动需求。五、人口状况金华市人口共450万,市区总人口92万,占全市总人口比列的20%,从整体人口分布来看,市区人口市市区住宅的最主要购买者,这部分人口的需求是有力推动该市住宅的发展。第二节 金华市经济增长主要原因一、 交通优势明显金华地处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与我国大西南结合部,是中国陆路交通主枢纽之一,浙赣铁路、金温铁路和金千铁路交汇市区,杭州金华衢州、金华丽水两条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金华宁波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金华椒江高速公路

11、也在规划之中。高速公路全部建成后,金华到宁波、省会城市杭州均只有90分钟的汽车行程,到上海行程仅一八0分钟,以金华市区为内核,以义乌、东阳、永康、兰溪为紧密层的浙中城市群,将形成“半小时经济圈”。与宁波港合作建设的甬金集装箱堆场于去年底竣工,公共保税仓库开工建设,这对浙中腹地扩大对外开放和吸纳闽、浙、赣、皖四省九方经济区资源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金华义乌民航机场已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青岛等大中城市航线。形成顺畅便捷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二、集贸市场繁荣金华集贸市场已具有很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2002年,全市市场交易总额达566亿元,年交易额上亿元的市场有32个,超10亿元的有6个。

12、其中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年交易额230亿元,连续一三年居全国集贸市场榜首;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年交易额达120亿元;金华商城、浦江灯饰城等一批专业市场也颇具规模。在商品市场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下,金华要素市场日趋活跃,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带动了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现在已形成一个以商促工、以工带商,相互促进,三次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市场的繁荣发展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金华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民营经济发达金华市民营企业近几年发展很快,在全市经济中已唱主角。据统计,目前全市民营企业有一八.4万家,占全市企业的90%以上,民营企业的产值、税收、出口交货值分别占全市的90%、60%

13、、75%左右。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已达80%以上,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主要产业有医药化工、机械电子、五金工具、轻纺建材、食品加工等。一些地区的小企业逐渐集聚成群,借助其特殊的低成本优势和灵活的机制优势,形成特色明显的块状经济和小企业集群,如永康的电动工具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全国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义乌生产的袜子占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一;东阳的磁性材料产量世界排名第一;浦江成为国内水晶灯饰、水晶工艺品的主要产地;武义莹石储量和年开采量占世界的八分之一以上,成为金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四、文化底蕴深厚金华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金华文化教育发达,

14、人才辈出。金华的教育水平列全国大、中城市的前20位之内,基础教育质量在浙江名列前茅。现有金华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士一三名,教授2000多名,博士500多名。五、旅游资源丰富 金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山青水秀,环境宜人,风景名胜众多,且独具特色,全市森林覆盖率60%以上,市域有双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另外还有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200个。第三节 金华市城市建设宏伟蓝图2003年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一五%;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

15、0%;外贸出口总额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万个。同时,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出口总额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万个。 主要表现为:(一) 加快城市建设,拉大中心城市发展框架按照城市发展现状和规划要求,市区将形成“一中两翼两三角”的发展格局。“一中”,即以现在的江南、江北城区为中心,“两翼”,即以金东新区和仙桥区块为东翼、白龙桥和乾西区块为西翼,“两三角”就是金东区孝顺、傅村、鞋塘的“金三角”和婺城区汤溪、罗埠、洋埠的“西三角”。加快形成“三环三纵三横”的路网格局。三环就是一环、二环和高速外环;三纵就是双龙街、八一街和东市街;三横就是人民路、宾虹路和李渔路。以满足城市规模快速扩张的需要。抓好甬金高速公路、九峰水库等一批重点工程。(二) 以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为重点,着力提升工业化水平抓好工业园区的规划整合,加快形成三个层次的园区格局,为不同层次的企业提供相应的发展平台。第一个层次是市工业园区和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主要集聚规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外资企业;第二个层次是金三角经济开发区、金西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