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50(附答案详解)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76156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50(附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50(附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50(附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50(附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50(附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50(附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50(附答案详解)(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附答案详解)1. 论述题论述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答案】答: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单向传递:指兴奋通过突触传递时只能由突触前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 中枢延搁(突触延搁):指兴奋通过突触传递时,传递速度较慢,耗时较长的现象。 兴奋的总和:反射活动中,单条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一般不能使中枢发出传出效应,需有若干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同时或几乎同时到达同一中枢,才可能产生传出效应。 兴奋节律的改变: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节律与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节律存在差异。 后发放:在反射活动中,当对传入神经的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继续发放冲动,使反射活动持续一段时间的现象称为后发

2、放。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在反射活动中,突触部位(反射中枢)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的影响,也是反射弧中最易发生疲劳的环节。用高频电脉冲长时间连续刺激突触前神经元,神经递质释放会逐渐减少,突触后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将逐渐降低,反射活动随之减弱直至消失的现象称为易疲劳性。【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突触传递2. 单选题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介导兴奋传递的神经递质是( )问题1选项A.肾上腺素B.多巴胺C.乙酰胆碱D.去甲肾上腺素【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基本功能-骨骼肌的收缩功能-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过程【解析】神

3、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是通过化学性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介导完成的,概括为“电-化学-电”过程:即由运动神经纤维传到轴突末梢的动作电位(电信号)触发接头前膜Ca2+依赖性突触囊泡出胞,释放ACh至接头间隙(化学信号),再由ACh激活终板膜中N2型ACh受体阳离子通道而产生膜电位变化(电信号)。故本题选C。【点拨】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的传递是通过化学性的神经递质完成的,概括为“电-化学-电”过程。其中,神经递质ACh从接头前膜的释放属于出胞过程,是由Ca2+内流触发的。Ca2+是兴奋-收缩耦联的重要因子。3. 单选题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 ) 问题1选项A.延髓B.脊髓C.下丘脑D.中脑

4、【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能量代谢与体温-体温-体温调节【解析】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PO/AH(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不但能感受人体深部组织温度变化的刺激,而且能对从其他途径传入的温度变化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故本题选C。【点拨】下丘脑PO/AH(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热神经元对体温升高变化敏感,体温升高时兴奋,冷敏神经元被抑制,机体散热增加,产热减少,体温下降反之亦然。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的工作原理。下丘脑前部PO/AH(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中的温度敏感神经元起着调定点的作用。正常调定点为37C。4. 单选题临床上长期应用糖皮

5、质激素,对腺垂体的影响是( )问题1选项A.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B.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C.促进ACTH分泌D.抑制ACTH分泌【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内分泌-肾上腺内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作用【解析】糖皮质激素属于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通过负反馈抑制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甚至造成肾上腺皮质萎缩,分泌功能停止。故本题选D。【点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1)过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失眠、情绪激动或压抑,记忆力减退等症状。(2)长期大量用糖皮质激素易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3)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反馈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

6、CTH)的合成与分泌,甚至造成肾上腺皮质萎缩,分泌功能停止。如突然停药,病人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引起肾上腺皮质危象,甚至危及生命。5. 单选题肝、胆疾病发生牵涉痛的部位可见于( )问题1选项A.腹股沟区B.上腹部和脐周C.右肩胛部D.左上臂尺倒【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痛觉-内脏痛与牵涉痛【解析】牵涉痛是指由某些内脏疾病引起的远隔体表部位产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胆囊炎、胆石症发作时,可感觉右肩胛部疼痛。故本题选C。【点拨】牵涉痛发生的常见部位: 心肌缺血时,常感到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疼痛; 胆囊炎、胆石症发作时,可感觉右肩部疼痛; 患阑尾炎时

7、,发病初期常出现脐周或上腹部疼痛; 患胃溃疡或胰腺炎时,可出现左上腹和肩胛间疼痛; 患肾或输尿管结石时,可引起腹股沟区疼痛。6. 单选题时间肺活量在第1秒末应为( )问题1选项A.55%B.76%C.83%D.90%【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肺通气-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活量【解析】正常人第1、2、3秒末的时间肺活量分别为83%、96%、99%,其中第1秒时间肺活量最有意义。故本题选C。【点拨】一次最大深吸气后,用力尽快呼出气体,分别测量第1、2、3秒末呼出气体量,并计算其所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数,称为用力呼气量(时间肺活量),是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动态的指标,既可反映一次通气量大小,又

8、可反映气道通气阻力情况,是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其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应用价值最大,在临床上鉴别阻塞性肺疾病和限制性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在哮喘等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变小;而在肺纤维化等限制性肺疾病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基本正常。7. 单选题切断家兔双侧颈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 )问题1选项A.频率加快,幅度减小B.频率加快,幅度增大C.频率减慢,幅度增大D.频率减慢,幅度减小【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解析】迷走神经中含肺牵张反射的传入神经。当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中断肺牵张反射的传入通路,肺牵张反射的作用被消除,呼吸呈慢

9、而深的变化,表现为频率减慢、幅度增大。故本题选C。【点拨】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在脑桥的上、中部之间横断,呼吸将变深变慢;如再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吸气时间大大延长;如在脑桥和延髓之间横切,则不论迷走神经是否完整,都出现一种不规则的呼吸节律,即喘息样呼吸。8. 多选题对胰蛋白酶原有激活作用的物质是( )问题1选项A.胃蛋白酶B.胰蛋白酶C.糜蛋白酶D.肠激活酶E.胆盐【答案】B;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消化与吸收-消化-小肠内消化-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解析】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后,在小肠液中肠激酶的作用下水解胰蛋白酶原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此外,胃酸、组织液及胰蛋白酶本身也能激活胰蛋白酶原。故本题

10、选BD。【点拨】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这两种酶均以无活性的酶原的形式存在于胰液中,需被激活。激活途径:(1)肠液中的肠激酶(肠致活酶)是激活胰蛋白酶原的特异性酶,可使胰蛋白酶原激活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已被激活的胰蛋白酶也能激活胰蛋白酶原(正反馈)。此外,胃酸、组织液等也能激活胰蛋白酶原。(2)糜蛋白酶原主要在胰蛋白酶作用下激活,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糜蛋白酶。9. 填空题迷走神经可通过释放_直接刺激胃液分泌,也可以通过引起_的释放间接刺激胃液分泌。【答案】【答案】乙酰胆碱,促胃液素【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消化与吸收-消化-胃内消化【点拨】胃液分泌的神经调节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传出神经均为迷走

11、神经,迷走神经末梢主要支配胃腺和胃窦的G细胞,即可直接促进胃液分泌(此方式最重要),也可通过促胃液素间接促进胃液分泌。10. 单选题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 )问题1选项A.大脑皮层B.中脑C.下丘脑D.小脑【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感觉器官的功能-视觉器官-眼的折光功能【解析】瞳孔随光照强弱而改变大小的现象称为瞳孔对光反射。反射中枢在中脑的顶盖前区。故本题选B。【点拨】瞳孔随光照强弱而改变大小的现象称为瞳孔对光反射。视强光时,反射性引起瞳孔缩小;视弱光时,瞳孔扩大。瞳孔对光反射的效应是双侧性的(互感性对光反射),即强光照射一侧眼球时,可出现两侧瞳孔均缩小。瞳孔对光反射中枢在中脑的顶盖前

12、区,反应灵敏,便于检查,临床上常把它作为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部位、全身麻醉的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的重要指标。11. 名词解释激素【答案】答:激素是指由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内分泌细胞所产生的,能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内分泌-概述-内分泌和激素【点拨】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相对特异性作用; 信使作用; 高效作用; 相互作用。12. 论述题试述心脏射血和充盈过程中心室内压力、心室容积、瓣膜开闭、血流方向的变化。【答案】答: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可分为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心室舒张期可分为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各期变

13、化如下:(1)等容收缩期:房室瓣关闭,半月瓣关闭,心室内压迅速升高,血液存于心室,心室容积不变。(2)快速射血期:半月瓣开放,房室瓣关闭,心室内压达最高值,血液由心室射入动脉,占总射血量的2/3,导致心室容积减小。(3)减慢射血期:半月瓣开放,房室瓣关闭,射血速度减慢,射血量减少。室内压和主动脉压都由峰值逐渐下降。在其末期,心室内压已低于主动脉压,但血液由于惯性可继续由心室射入动脉,心室容积继续减小。(4)等容舒张期:半月瓣关闭,房室瓣关闭,心室内压力迅速下降,血液存于心室,心室容积不变。(5)快速充盈期:房室瓣开放,半月瓣关闭,心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抽吸”心房及静脉内血液快速进入心室,心室容

14、积快速大量增加,占总充盈量的2/3。(6)减慢充盈期:房室瓣开放,半月瓣关闭,心室内压有所升高但仍低于房内压,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的速度减慢,室内容积继续增大。(7)心房收缩期:在心室舒张期的最后0.1s,心房开始收缩,房内压升高,此时,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半月瓣关闭,心房将其内的血液进一步挤入心室,室内压继续升高,心室得以进一步充盈。【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循环-心脏的射血功能-心脏射血过程和机制13. 单选题下列选项属于内脏痛的特点的是( )问题1选项A.定位不精确B.刺痛C.必有牵涉痛D.钝痛【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痛觉【解析】定位不准确是内脏痛最主要的特点,对刺激分辨能力差。故本题选A。【点拨】内脏器官受到伤害性刺激时所产生的疼痛称为内脏痛。内脏痛的特征: 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长; 定位不准确(最主要特点),对刺激分辨能力差; 对扩张性刺激和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等刺激敏感,而对切割、烧灼刺激不敏感; 常伴有牵涉痛。14. 单选题雄激素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