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科学研究院行业服务体系战略定位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6760934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8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科学研究院行业服务体系战略定位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机械科学研究院行业服务体系战略定位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机械科学研究院行业服务体系战略定位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机械科学研究院行业服务体系战略定位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机械科学研究院行业服务体系战略定位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科学研究院行业服务体系战略定位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科学研究院行业服务体系战略定位报告(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科学研究院(集团)战略规划报告第四部分集团行业服务体系战略定位分析报告目 录第一章行业服务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11.1.机械院各二级单位均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11.2.行业组织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力量分散,效能较低4第二章行业服务外部市场分析72.1.政策类行业服务标准72.2.技术类行业服务技术服务与咨询82.3.管理类技术服务认证142.3.1.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52.3.2.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72.3.3.市场容量/分布192.3.4.市场准入212.4.未来行业服务的发展趋势22第三章行业服务体系战略定位23第四章行业服务运作模式设计284.1.行业服务运

2、作模式研究294.1.1.研究所模式294.1.2.协会模式344.1.3.生产力促进中心模式364.2.机械院行业服务运作模式选择与设计37第五章行业服务运作模式实施步骤39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第一章 行业服务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1.1. 机械院各二级单位均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机械院各二级单位在相应的专业领域内多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如图1-1所示。图1-1:机械院各二级单位行业地位评价数据来源:机械院访谈长期的积累,使得机械院及其下属二级单位拥有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各类面向行业进行服务的组织包括:标委会、检测中心、认证中心、学会、协会

3、等等。具体行业组织及其数量如下图1-2所示。图1-2:机械院行业资源一览资料来源:机械院及其各二级单位的官方网站通过协会等行业组织多年来的运作,机械院已经通过各种方式与行业内的企业建立起紧密地联系。下表1-1是挂靠在机械院及其各二级单位行业协会的会员情况,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尽管相比机械行业为数众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我们的会员在其中所占的比例还很小,但某些诸如模具协会、表面工程协会的会员从绝对量上来看,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表1-1:机械院行业协会及网络资源一览表序号协会名称会员情况1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N/A2中国机械工业安全卫生协会N/A3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注册会

4、员700家4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注册会员500家5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会员单位1500家6中国焊接协会焊接行业910家7中国表面工程协会单位会员1363家 地方会员47个 个人会员80个8中国计量协会机械计量分会机械行业120多家会员9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机械工业包装技术分会运输包装200多家会员单位10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技术管理工作委员会设计质量会员单位20家资料来源:机械院及其各二级单位的官方网站各类行业组织通过不同的形式向机械行业内的企业提供着各种不同层次的服务,如表1-3所示。从该业务一览表中不难看出,一个行业服务组织同时对外提供着不同的服务,而同时一种类型的服务亦可能同时有着不同的行业组

5、织提供。表1-2:机械院行业服务业务一览资料来源:机械院及其各二级单位访谈和官方网站以自动化所为例,表1-3、1-4和1-5所示,标委会、学会、协会这样典型的行业服务组织一般都会同时承担起为政府服务和为行业内的企业服务的两大职能。尽管在具体的内容上和侧重点上都有着不同,但在某些诸如技术服务、培训等的业务上,这三个组织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交叉的领域。表1-3:自动化所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职责政府服务/职能行业内企业服务职能* 跟踪国际标准的发展趋势,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本专业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建议*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

6、订、修订和审查及复审*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84的技术业务归口工作* 对已颁布的标准和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作出报告* 国内外标准和资料的收集、保管、翻译、汇编及建档工作* 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部门提出本专业标准化成果奖励项目和先进集体或个人奖励的建议等* 负责组织制订本专业标准体系* 受有关政府和企业委托,承担本专业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制订、审查和咨询等技术服务工作* 负责组织本专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宣讲、解释工作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认证和评价或认可及实施强制性标准认定工作* 在机电产品型号管理工作中,承担归口专业产品的型号的注册管理业务表1-4:自动化所中国机械

7、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职责政府服务/职能行业内企业服务职能* 为政府部门编制本专业的行业科技发展规划* 组织本专业的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活动* 编辑出版本专业学术会议文集、期刊、丛书和手册等* 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本专业的教育培训和科普工作* 企业和会员单位提供本专业产品、市场调研、推广、信息服务等技术咨询服务表1-5: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职责政府服务/职能行业内企业服务职能* 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等重大决策提出预案和建议* 对领域内技术、经济政策等进行研究,向政府反映企业意见,提出建议* 协助政府组织制定各类标准,并组织推进标准的贯彻实施* 参与政府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许可证发放工作*

8、组建行业技术和经济信息网络,开展行业统计工作* 编译出版机电一体化技术书刊* 研究推广企业改革管理的先进经验,提高其竞争力* 行业内重大投资、改造、开发项目的先进性、经济性、可行性研究,为工程项目及招标提供推荐意见* 分析行业技术经济指标及发展态势,提供信息服务* 收集和反馈行业产品质量信息,为企业改进产品质量提供诊断、咨询服务,协助政府搞好本行业的质量工作* 组织领域内的国际合作,举办展览,为企业开拓市场创造条件* 组织多层次人员培训,提高行业职工队伍素质1.2. 行业组织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力量分散,效能较低通过此次访谈我们也了解到,尽管一些所已经在努力尝试联合办公以提高行业服务的效率(如哈焊

9、所对行业学会和行业协会实行联合办公,机电所也专门成立了行业中心来分管行业内的各种资源),但多数行业组织仍是各自为阵,缺乏实质上的沟通与合作。如图1-3所示图1-3:机械院及二级单位行业资源业务对应图同时,由于我们已有的行业组织过去多是为国家/政府服务,在行业内充当着管理者和“二政府”的角色,在科研体制改革后,没有能很好地转变角色,在行业服务仍然带有很强的 “政府作风”,大大影响了各所为行业内企业服务的效能和效率,如图1-4所示。图1-4:行业组织与政府、行业企业现状关系图示而另一方面,从已有的行业组织来看,由于各自成立的时间和目都不一样,使得不同类别的行业组织,在行为方式、收入来源的方面亦存在

10、很大的差异。图1-5:机械院行业组织市场能力现状图资料来源:机械院及其各二级单位访谈第二章 行业服务外部市场分析在进入行业服务的外部市场分析之前,让我们首先对行业服务的内涵进行一个界定。应该说,行业服务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泛指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向某一特定行业/行业群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服务(或者说是无形产品)。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以技术为主的行业服务以外,行业服务还可以按照其提供服务的功能的不同分为以下八大类,如表2-1所示。表2-1:行业服务分类表行业服务种类行业服务内容政策类为政府制定行业法规、政策、标准、战略等提供依据技术类技术检测,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管理类战略咨询,管理咨询,质量

11、管理认证等法律类提供知识产权法、反倾销法等法律咨询和服务金融类财务、融资咨询及服务信息类市场、人才、技术信息的提供及服务综合类研讨、培训及国际交流等服务其他类其他行业相关服务 从上面分类我们不难看出,机械院/集团及其下属二级所所主要提供的行业服务为技术类行业服务及其与之相关的一部分政策类、管理类、信息类和综合类行业服务。下面,我们将分别选取其中比较典型的三类:政策类、技术类、管理类,对其分别地进行外部市场分析。2.1. 政策类行业服务标准首先,我们挑选政策类行业服务中的重要业务分支标准的制定对其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从图2-1可以看出,作为机械院这样转制后的科研院所,其2003年所承担的各类标准

12、在全部标准中所占的份额已经变得非常小。这种现象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制定方面表现得尤其的突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比例已经足5%。仅仅是在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上,由于我们转制科研院所多年来在这方面积累的人才和经验,使得我们在这两类标准的制定中仍占有了15%左右的份额。但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入世,中国经济将越来越紧密地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链条中,这种融入表现在制造业,一方面将会导致产业链上下游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按照比较优势进行重新整合,另一方面则会表现为我国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统一。因此,导致国际标准和国际标准制订总量的减少。而从行业标准的制定上看,国家相关的政策也随着整体科技体制的改

13、革发生了一定的调整,逐渐将企业,特别是特定行业内的大型企业,放到了行业政策制定的主体位置上,而留给科研院所的,就只是一些技术标准的制定。由于企业技术能力的限制,这些标准企业往往不能做,同时由于这类标准大多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利益,企业也往往不愿做。图2-1:2003年最新标准指定单位分类统计资料来源:2003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概况总之,转制科研院所在标准制定中的份额将会随着国际国内标准统一的进程和国内企业制定标准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减小,而留下来的一些技术类标准的制定,抛开社会效益而言,也只是一块企业不愿涉及的鸡肋。其他一些政策类行业服务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与标准制定向类似的情况,如为政府制定行

14、业法规、政策、战略等提供预案,这类业务的发展预计在未来将不会出现快速的增长。2.2. 技术类行业服务技术服务与咨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技术类行业服务的发展情况。从总体上看,技术合同有四个种类,它们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区别,其中技术服务和咨询是“四技”合同中的两类。如图2-2和表2-2所示。图2-2:技术合同分类表2-2:技术合同分类及定义技术合同类别定义技术开发合同当事人之间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品种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当事人之间就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技术秘密转让所订立的合同 技术咨询合同一方当事人(受托方)为另一方(委托方)就特定技术

15、项目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分析评价所订立的合同 技术服务合同一方当事人(受托方)以技术知识为另一方(委托方)解决特定技术问题所订立的合同 从总体上看,全国技术交易市场自1988年以来呈快速上升趋势,并在2003年总量第一次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如图2-3所示。图2-3:1988-2003年全国技术市场总体交易情况资料来源:2003年全国技术市场年度报告在市场中,各主体技术交易额均呈上升趋势,但在1998年后,企业的技术交易额上升速度开始加快,并于2001年后,首度超过科研机构而成为技术交易市场上最大的卖家,如图2-4所示。图2-4:1990-2001年中国技术市场各买家交易额变化折线图资料来源:2003年全国技术市场年度报告从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