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学史三十五年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6758960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法制史学史三十五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法制史学史三十五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法制史学史三十五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法制史学史三十五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法制史学史三十五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法制史学史三十五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法制史学史三十五年(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法制史学史三十五年作者王立民,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042)*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司法部立项课题“中国法制史学的演进与思考”(12SFB5008)的阶段性成果,也得到国家重点学科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科建设项目(030102)和上海市人文社科基地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项目(SJ0709)的支持。王立民内容提要 中国法制史学史就是中国法制史学的学说史或学术史,以中国法制史学为研究对象,揭示中国法制史学的产生、演变与发展规律。近35年来,中国法制史学的成果大量涌现,中国法制史学史的成果也应运而生。中国法制史学史的成果主要可分为综合史学史类、通史学史类、断代史学

2、史类、专题史学史类和其他史学史类等。每类成果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容。35年来,中国法制史学史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主要表现为:形成了一支产出中国法制史学史成果的研究队伍,中国法制史学史的成果逐渐丰硕,丰富了中国法律史学科等。取得这些成就,有其一定的原因,主要是:学术研究的环境比较宽松,有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支持,研究中国法制史学史的意识逐渐增强等。前瞻中国法制史学史的发展,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作更大的努力。即研究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等。可以相信,中国法制史学史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关键词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学 中国法制史学史 史学史研究 近三十五年中国

3、法制史学史就是中国法制史学的学说史或学术史。它以中国法制史学的成果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中国法制史学的产生、演变与发展规律。近35年来,中国法制史学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中国法制史学史的成果也随之产生。然而,中国法制史学界的关注点仍集中在中国法制史学,对中国法制史学史的研究十分不够,还未见有专门研究近35年来中国法制史学史的成果,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法律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缺憾。本文以公开出版、发表的著作、论文为依据,对这35年来的中国法制史学史的成果作个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与研究,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发展中国法制史学史作些铺垫。一、成果的分类与内容以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来作分类,近35年来中国法制史学史

4、的成果主要可以分为综合史学史类、通史学史类、断代史学史类、专题史学史类和其他史学史类等。它们均有自己不同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也有自己内容的独到之处。1.综合史学史类成果与内容综合史学史类成果包括了中国法制史学史的通史学史、断代史学史、部门法史学史、专题史学史等类多种研究的成果,综合体现了中国法制史学史的研究状况。其中,既有著作,也有论文,数量上以论文为多。中国近代法制史学史研究 周会蕾:中国近代法制史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一书和中国法制史学四十年(上、下)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学四十年(上、下),政法论坛1989年第4、5期。、中国法制史学的十年回顾与前瞻 曾宪义:中国法制史学的

5、十年回顾与前瞻,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第6期。、中国法制史学建设的辉煌20年 郭成伟:中国法制史学建设的辉煌20年,政法论坛1998年第5期。、五十年来的中国法制史研究 刘海年、马小红:五十年来的中国法制史研究,韩延龙主编:法律史论集(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中国法律史研究世纪回眸 陈晓枫、柳正权:中国法制史研究世纪回眸,法学评论2001年第2期。和总计过去 开拓未来中国法制史学六十年 张晋藩:总结过去 开拓未来中国法制史学六十年,政法论坛2009年第5期。等论文都是属于这类成果。其中,均论述了相关的内容。中国近代法制史学史研究一书系统梳理了中国近代对中国法制史学的

6、通史学、断代史学、部门法史学和专题史学等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较为深入地研究;另外,还对研究群体、研究贡献与局限等做了必要的论述。 周会蕾:中国近代法制史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4页。中国法制史学四十年(上、下)一文对新中国成立来的中国法制史学进行了较为综合地反映,内容涉及到断代史学、部门法史学、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学和出土文献法制史学等的研究,同时还对中国法制史学科、中国法制史的教材建设、法史借鉴问题作了阐述。中国法制史学的十年回顾与前瞻一文对改革开放后10年的中国法制史学情况作了较为全面地爬梳,内容涵盖了古代、近代和当代中国法制史学的主要成果,其中既有通史学、断代史学,也有专

7、题史学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前瞻了中国法制史学的发展。中国法制史学建设的辉煌20年一文对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法制史学作了系统回顾,通史学、断代史学、部门法史学、比较法史学等都包括在内了,还有中国法制史学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学术争鸣等也都涉及了。五十年来的中国法制史研究一文较为全面地回顾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50年的中国法制史学状况并进行了论述,其中的内容与通史学、断代史学、部门法史学和海外中国法制史学等都有关,最后还专门展望了研究中国法制史学的前景。中国法制史研究世纪回眸一文对整个20世纪的中国法制史学作了概述,内容中有古代史、专题史的研究成果,还有研究进程的分期、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等一些内

8、容。总结过去 开拓未来中国法制史学六十年一文则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中国法制史学作了整体检视,内容涉及到中国法制史学中的通史学、断代史学、部门法史学、专题史学、少数民族法制史学等,通史学中还对这60年中国法制史学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对以后的发展提出了设想。还有,中国法制史学发展历程的反思与期望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学发展历程的反思与期望,张中秋主编:法律史学科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0页。和回顾与展望中国法制史研究三十年综述 林明:回顾与展望中国法制史研究三十年综述,李玉福主编:中华法系的形与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3-99页。等论文

9、也都属于此类成果。这类成果均综合性地体现了近35年来的中国法制史学的研究状况,反映了中国法制史学的总体面貌,内容涵盖到中国法制史学的研究成果、研究队伍、研究方法、学科建设、重要会议和对以后研究的期望等一些领域,涉及面较宽,信息量较大。2.通史学史类成果与内容通史学史类成果显示的是中国法制史学史中通史学史的研究情况。35年来的这类成果中,既有中国古代的法制史学通史学史类成果,也有古、近代都涵盖在内的中国法制史学通史学史类成果。中国法制史学史的古代通史学史类成果把中国古代主要的法制史学成果都容纳在内,其内容较为系统地揭示了中国古代法制史学的产生、变化与演进的状态。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以历代古籍为

10、中心一书是此类成果。它以中国的古籍为依据,对中国古代的法制史学成果作了较为系统、全面地整理。时间从先秦时期直到清朝,以各朝代的成果为基本线索,展开论述,其变化、演进的脉络十分清晰。在此基础上,此书还傍及到中国古代法制史学中的史家、重要事件、影响等一些内容,使中国古代法制史学的整体面貌得到了较为充分地显现。 张维新: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以历代古籍为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9页。中国法制史学史的另一种成果则把近35年来研究中国古代与近代的法制史学成果都容纳在内的成果,其内容贯通了古、近代的通史学研究成果。中国法制史研究综述一书是此类成果。它把1949年至1989年间关于中国法制史

11、学的著作与论文等成果作了全面地梳理,按照朝代排列,以 :夏朝直至民国时期,包含了整个古、近代,是一部贯穿中国古、近代的中国法制史学史通史学史著作。在每个朝代的成果中,还划分了立法、司法、法制特点等部分。每一部分中,还有一些具体研究内容,比如立法中就包括了刑法、民法、行政法等一些研究成果,内容归纳十分恰当。中国古、近代的法制史学产生、发展状况因此而较为真实地跃然纸上。这些通史学史类成果只是在研究时间和范围中存在一些差异,通史学史类的性质则保持一致。这类成果内容的广度十分明显,整体性和连贯性也比较强,是中国法制史学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断代史学史类成果与内容断代史学史类成果反映的是对中国法制史学

12、中断代史学史的研究情况。其中,既包括古代的断代,也包含近代的断代,其所含的内容也不相同。古代的中国法制史学史断代史学史成果以研究中国古代某个朝代的法制史学为己任,近代的中国法制史学史断代史学史成果则以研究中国近代某个时期的法制史学为目标。它们都有自己表达的内容。论文是这类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中,有的论文对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法制史学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20世纪宋代法律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是这样的论文。它对中国在20世纪中公开发表的宋代法律制度史学成果作了较为全面地研究,内容涉及到宋代的立法学、刑事法学、民事法学、其他法学等,涵盖了宋代法制史学的主要部分。 戴建国:20世纪宋代法律制度史研究的

13、回顾与反思,史学月刊2002年第8期。多数论文则对断代史中法制的某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近年来宋代监察制度研究述评、学术与变革:清末的唐明律研究与评价、南京国民政府金融法制研究述略和民国司法史研究述评等论文都是这样的成果。近年来宋代监察制度研究述评一文聚焦于改革开放以后,宋代的监察制度的研究情况,其中纳入了对监督机构的设置、运作、效果等一系列相关内容的研究。 贾玉英:近年来宋代监察制度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6期。学术与变革:清末的唐明律研究与评析一文对清末时期对唐明律的研究作了较为全面地介绍与评析,内容重点是论述了薛允升、沈家本对唐明律的评价,强调薛允升有批判精神,而沈家本又继承了这

14、一精神。 赵晓耕、王平原:学术与变革:清末的唐明律研究与评价,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南京国民政府金融法制研究述略一文首先述评了近10年来海内外对南京国民政府金融法制研究的状况,接着还论及了与这一法制相关问题的研究及其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黄震:南京国民政府金融法制研究述略,曾宪义主编:法律文化研究第2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174页。民国司法史研究述评一文以多篇重要论文为出发点,对民国司法史的研究价值、研究范式等都作了深入研究。中国法制史学史的断代史学史以断代的法制史学成果为研究对象和范围,强调的不是广度而是深度。它们可以对断代的中国法制史学史放大,对其作深

15、入研究,同时,对中国法制史学史的通史学史作补充,弥补其的不足,优势十分明显。3、专题史学史类成果与内容专题史学史类成果反映的是对中国法制史学史中一些专题研究的情况。这类成果较多,既有著作也有论文,既有古代的专题也有近代的专题。他们都对中国法制史学中的专题作了深入研究,但内容因专题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中华法系的回顾与前瞻一书对一百多年来研究中华法系的成果作了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内容包括各个时期对中华法系研究的述评、与世界其他法系的比较、中华法系的价值与深入研究的思考等等。 张晋藩主编:中华法系的回顾与前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大量的专题类论文对中国法制史学作了更为广泛地研究。其中,有对中国法制史料学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此类成果凸显出对一些新发现的中国法制史史料研究的状况与进展。20世纪甲骨文法律史料的整理及其研究 李力:20世纪甲骨文法律史料的整理及其研究,韩延龙主编:法律史论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敦煌法制文书研究综述 马克林:敦煌法制文书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5期。、2002、2003年张家山汉简研究综述 蔡万进、张小锋:2002、2003张家山汉简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10期。、近年来二年律令与秦汉法律体系研究述评 徐世虹:近年来二年律令与秦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