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支农个人工作总结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6758201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支农个人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卫生支农个人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卫生支农个人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卫生支农个人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卫生支农个人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支农个人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支农个人工作总结_卫生院卫生支农工作总结 为响应卫生部组织实施的“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活动的号召,逐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我院围绕卫生支农工作目标,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卫生局的安排部署,把支援农村工作作为有效载体,切实落实“卫生下乡”工作,现将有关汇报如下:结合我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状况,成立了卫生支农领导机构,由院长李红心为负责人,组织医务人员至少每月到对口支援的乡村开展义诊、咨询和健康宣传1次;深入村组和院落,为群众送医送药。抓好对村卫生所卫生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以卫生专业技术知识培训为重点

2、,以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个人素质、服务质效为目标,抓好对村卫生所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全年完成了分期培训村医生40名的目标任务。卫生支农下乡是我们满足农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措施之一,提高农村医疗机构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为农民提供优质、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层就诊条件,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针对农村发病较多、社会影响大的病种及发病率高的传染病进行重点防治,抓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与管理、疫情监测,重点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和实验室认证等工作,有效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把知识交给农民: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各种活动,大力开展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宣传,

3、使防病知识深入社区、学校、进村入户,有效提高村民的防病意识;三是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抓好两个系统管理,认真开展妇科病普查,实施“加大农村地区健康宣传力度。将定期组织医学和防病专家,深入各村举办防病知识讲座,特别要根据农村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特点,安排专家到农村开展脑出血及康复、糖尿病等防治知识讲座,极大地改善了医疗环境和条件,缩小城乡医疗服务差别;提高农村医疗机构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为农民提供优质、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我们组织医疗小分队到辖区巡回,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层就诊条件,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总而言之,过去一年我们取得一些成绩,但离既定目标还有差距,我

4、们会不懈努力,一如既往的做好卫生支农工作,为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_卫生院2022-12-17卫生支农工作总结菏泽市立医院肿瘤科 _为响应卫计委医疗下乡支农个的号召,在我院领导的正确部署下,我们医疗小组被分配到郓城县医院,我负责贵院肿瘤科帮扶工作,自20_年1月与该科的同事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圆满完成了支农工作。现总结如下:1 认真参加每天查房工作,配合科主任和同事们完成日常工作,发现问题,交流经验,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诚恳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双方在业务水平、科室服务能力上均上一个新台阶。2 积极参加科室疑难病例讨论、死亡讨论及院内会诊。期间参加疑难病例讨论32次(每周1次),死亡病例讨论8

5、次,院内会诊7次。通过病例讨论了解到基层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在讨论中根据自己的知识提出对诊治的认识,得到大家的认可;通过讨论自己也增加临床经验,增加对基层工作的认识和锻炼。3 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国内外大型肿瘤会议【摘要】:p 等多种形式、内容的讲座12次(1-2次/月),通过讲座既对帮扶科室整体业务能力有了一个提高,也锻炼并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4 协助科室开展科研工作:期内协助科室提出科研立项课题一项,通过前期科研工作在国家级杂志(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发表医学论著论文一篇。 匆匆一年,转眼而逝,在这段日子里,县医院领导及肿瘤科同事们生活上给予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工作上给予我无私的配合,时时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他们在基层尽心尽力的守护着一方老百姓的医疗卫生安全,他们任劳任怨、艰苦敬业的精神影响着我,锻炼了我的工作意志;我也深深理解了县级医院日常诊疗工作的繁杂、普通老百姓就诊的诉求,将激励我在我今后的工作中多多体谅老百姓看病的不易,加强与县级医院的沟通与联系,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价廉的服务。20_年9月15日支农20_年个人工作总结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