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39期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758064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39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39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39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39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39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39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39期(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证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1. 单选题标志着课程论作为独立研究领域出现,也是教育历史上第一部课程论的专著是( )。问题1选项A.斯宾赛的教育论B.杜威的儿童与课程C.博比特的课程D.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概念。A项,斯宾赛的教育论,提出教育的任务是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反对形式教育,重视实科教育。B项,杜威的儿童与课程,提出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是未成熟的儿童以及体现成人成熟经验、社会目的、意义和价值的课程。C项,博比特的课程标志着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出现,也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的专著。D项,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

2、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教育家泰勒的经典著作,是迄今为止课程领域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题干中,标志着课程论作为2. 单选题我国地方戏曲剧种多样,精彩纷呈,刘巧儿属于( )。问题1选项A.越剧B.评剧C.黄梅戏D.豫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艺术常识。评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是在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又称“唐山落子”。代表作品有:杨三姐告状刘巧儿花为媒秦香莲杜十娘。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本题当选B。A越剧被称为中国第二大剧种,发源于浙江嵊州,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代表剧目

3、: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C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它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代表曲目: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打猪草D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代表作品:红娘(拷红)、白蛇传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ACD排除本题选B。3. 写作题材料一:汉朝董遇有三余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大意是冬天是一年的余暇,夜晚是一天的余暇,阴雨是平时的余暇,这些时间正好可以用来读书。材料二:画家齐白石曾以“余鱼同音作三余图并题识:三余者,皆人故事,余字不能画,借鱼之形,取其音。白石有三余,曰: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

4、考和感悟,写篇论说文,不少于1000字。【答案】第一步:审题第二步:立意。本题材料属于观点类。材料由两部分组成,材料一:通过董遇的“三余说”,强调应该利用碎片化时间多多读书,合理把控碎片化时间。材料二:通过齐白石的三余图及题识,强调应该珍惜年华,有所作为。综合两则材料,立意时需围绕珍惜时间、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展开。可参考的标题有:善用余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合理把控时间珍惜光阴等。4. 单选题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有的人在逆境中消沉;有的人在顺境中如鱼得水;有的人在顺境中却虚度光阴。这种现象说明(问题1选项A.顺境有利于人的发展B.环境好坏决定人的发展C.逆境有利于人的发展D.人对环境影响有能动性【答案

5、】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1)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渴望,是人的发展的内因;(2)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实践活动对人的生命活动和心理活动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实践活动内容和范围的不断丰富和扩大,人的身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题干中面对顺境和逆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体现了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故本题当选D。ABC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5. 单选题校

6、运动会报名时,喜欢跳绳的王伟报名参加跳绳比赛,喜欢跑步的李琪报名参加接力赛。考虑到王伟跳绳水平不如李琪,为了班级荣誉,高老师在确定参赛名单时指定李琪参加跳绳比赛,并劝说王伟放弃参赛。这表明高老师的行为选择原则是( )问题1选项A.目的原则B.功利原则C.关怀原则D.公正原则【答案】B【解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题干中为了班级荣誉,高老师指定喜欢跑步的李琪参加跳绳比赛,并劝说喜欢跳绳的王伟放弃参加跳绳比赛,仅仅是因为王伟跳绳水平不如李琪,罔顾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说明高老师的行为选择是

7、基于功利的原则。本题选B。其余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6. 单选题课铃响了,按照教学设计还有一个教学环节没有实施,钱老师就延长了5分钟,老师的做法( )。问题1选项A.恰当,保证了学习的基本容量B.不恰当,忽视学生的学习风格C.恰当,遵守了教学的基本规范D.不恰当,漠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拖堂行为会干扰学生的正常作息,不利于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题干中钱老师一味遵从教学设计没有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漠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恰当的。故本题当选D。7. 设计题“简单随机抽样(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目标一:学会从现实生活或其他

8、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目标二: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体会简单随机抽样的重要性;目标三:以“问题链”的形式理解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要求:(1) 请针对上述教学目标,完成下列任务: 根据教学目标一,设计两个问题,并说明设计意图;(8分) 根据教学目标二,给出一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4分) 根据教学目标三,设计“问题链”(至少包含两个问题),并说明设计意图。(6分)(2) 请针对“简单随机抽样”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4分) 作为高中阶段“统计”学习的起始课,其难点是什么?(4分) 这节课对后续哪些内容的学习有直接影响?(4分)【答案

9、】(1)问题一:生活中,在检测某食品卫生达标情况时,食品卫生工作人员一般抽取部分该食品进行检测。你认为这种抽样方法科学吗?你还能举出生活中需要运用这种抽样方法的其他例子吗?【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需要运用到统计方法的实例,可以使其了解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的价值。让学生举出其他生活实例,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使其深切感受到随机抽样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问题二:某校领导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近视和不近视),随机抽取50名学生,统计出这5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最后估计出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你认为这种抽样方法有什么优缺点?在随机抽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设计意图】该问

10、题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简单随机抽样这一抽样方法,并感受其实际意义;另一方 面使学生自主探究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可以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例:经消费者反映,某食品店小包装饼干存在细菌超标问题。针对该问题,食品卫生工作人员需要对该食品店小包装饼干进行卫生达标检验。但是,若食品卫生工作人员对该食品店所有小包装饼干进行逐一检测,将面临巨大的工作量。因此,食品卫生工作人员只能随机抽取该食品店部分饼干进行卫生检测。【设计意图】将实际生活问题作为实例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更深的理解,还可以使其感受在面对研究的总体数量较多时,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的重要性。 师:

11、在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前,某杂志工作人员做了一次民意测验,即调查兰顿和罗斯福谁将成为美国的下一届总统。该调查者通过电话簿和车辆登记簿上面的名单(只有少数富人拥有)给一大批人发了调查表,通过分析调查表数据,从而做出预测。问题一:该杂志工作人员运用了什么抽样方法?研究的总体和样本分别是什么?该抽样方法具有什么特征?【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描述问题情境并设置该问题,加深学生对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的理解,使其进一步明确简单随机抽样的特征,并巧妙地为后面问题做铺垫。师:该杂志工作人员做出的预测是兰顿将在选举中获胜。但实际情况是,罗斯福在选举中获胜。问题二:你知道该杂志的工作人员的预测为什么是错误的吗?分析

12、该工作人员抽取的样本可以发现什么?该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设计意图】颠覆性的结果,引出抽样问题。使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师:该抽样样本中涉及的调查者是富人阶层,只占所有选票中的少数。所以该工作人员所抽取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问题三:结合上述实例,在运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时,应该注意什么?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实例使学生深刻理解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性。此外,该问题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主思考在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时需要注意的事项。(2)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的意义;理解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的定义;掌握简

13、单随机抽样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法;能够灵活选择抽样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初步接触“统计”内容,对于某些统计名词的理解不是很深刻;在运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的过程中,对需要注意的问题难以理解;面对统计数据时,学生难以判断所选取的抽样方法是否合适。 简单随机抽样是学生高中阶段接触统计”的第一个内容,统计知识的初步学习和统计思维的培养为后续教学相关内容奠定了重要基础。后续内容有其他抽样方法(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样本估计总体的相关内容,均涉及“总体”“样本”等概念,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减轻学习后续内容的压力。学生在学习简单随机抽样的过程中感受其优缺点,可以为后续类比学习“系统

14、抽样”“分层抽样”等抽样方法奠定重要 基础;在学习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中均涉及统计方法,学生对简单抽样方法的学习可以为后续学习根据数据准确选取抽样方法的课程做铺垫。8. 单选题教师:“面粉有什么用处?”学生甲:“可以做面包、蛋糕、馒头、花卷、油条、面条。”学生乙:“可以做馒头、调磁胶水,捏面人。”上述对话说明学生乙比学生甲的思维更具有( )。问题1选项A.精细型B.流畅性C.变通性D.反思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发散性思维的基本特征。发散性思维的基本特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A项,干扰选项,排除。B项,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者,其思维的流畅性越高。C项,变通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的不同类型的答案者,其思维的变通性越高。D项,干扰选项,排除。题干中,学生乙对面粉可以做什么想到馒头,捏面人等不同类型,学生甲则都是食品,说明乙的变通性好。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