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第26课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758063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单元第26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八单元第26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八单元第26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单元第26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单元第26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匡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设计 六 年级 语文 科 上 册 八 单元课题月光曲本课时内容初读课文使用资源教学用书,网络资源备课人主备人(周敏 )二备( )三备(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教学重难点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的教具、学具课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模块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导趣入境巧设情境 激发兴趣调动情绪 进入学习一、导入新课 1、师:两百多年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曾经创作了一首曲子叫做月光曲,你们想听听吗?(播放音乐,师配上朗诵) 2、 师:听了这么优美的曲子你们

2、有什么感受?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1、学生听音乐2、学生交流感受 导思生疑预置方案 点拨生成放飞思维 质疑问难二、检查预习,进入新课。 1、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事情? 2、出示贝多芬画像,简介贝多芬。电子幻灯片 1、请学生朗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2、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导学习导学悟法典型引路 学法指导合作交流 悟法明理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课文是如何描写穷兄妹俩的感受的呢?找出文中相关内容,用笔划一划。 1、教师出示相应语段(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2、指导朗读: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又轻柔到激昂 3、指导朗读 学生朗读后教师边评指导朗读四

3、、 熟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学完了这部分内容,我们感受到这首乐曲旋律的变化,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师归纳三个主要问题:1、月光曲是如何创作出来的?2、为什么月光曲的旋律会有这样的变化?3、为什么穷兄妹俩听了曲子后会联想到月亮和大海,而不联想到其他事物呢? 学生浏览课文查找有关内容。1、 汇报查找结果2、学生自由读这段话(要求:读一读,你们发现其中的变化了吗?你觉得这几句话应该怎么读?)3、交流: 月亮的变化(声升起到升高到穿行) 大海(微波粼粼到汹涌澎湃)4学生自由提问5、 小组学习2-8自然段,讨论解决以上几个问题6、全班交流导拓升华开拓资源 深化认知知行合一 情智升华五、感受音乐,练习写话 1、师:美妙的音乐常常能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老师这里也有一段音乐同学们也来听一听,想一想,怎么样? 2、 师:我发现不少同学被这动听的旋律陶醉了,能告诉我,听了这首曲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吗? 3、师:现在让我们用笔记录下这美妙的一刻吧。五、总结:同学们,月光曲只是一个传说,在这个传说中,我们不但聆听了大师的音乐,仿佛看到了月光下大海的壮美,更感受了贝多芬那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心灵!1、播放音乐片段,学生听音乐。2、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3、学生写片段板书设计月光曲 散步(听)谈话(同情) 贝多芬 走近(弹)曲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