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板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6756366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板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板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板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板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板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板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板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第8章 人的生殖与发育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受精过程3、描述胚胎发育过程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说明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是重要的生殖过程 2、说明睾丸产生精子和卵巢产生卵子教学难点:说明睾丸和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描述胚胎发育过程以及胚胎发育的条件和场所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板书设计: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一、生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睾丸: 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男性生殖系统 输精管: 输送精子 的结构和功能 前列腺:阴茎:精子的排出的通道 卵巢: 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受精场所女性生殖系统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的结构和功能 阴道:月经排出的通道二、受精过程:1、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叫受精2、节育方式:结扎三、胚胎发育:卵子 受精 发育 分娩精子 (输卵管) 受精卵 (子宫) 胎儿(阴道) 婴儿 第 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出青春期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4、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

3、行为控制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识别人体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变化2、举例说出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性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说出青春期性发育的突出特点教学难点:1、说出青春期性发育的突出特征 2、说明做好青春期卫生与保健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板书设计:第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婴儿期(01岁) 幼儿期(26岁)一、人的生长发育 童年期(711岁) 青春期(1223岁)青年期 (2439岁)成年期(24岁以上) 中年期 (4059岁)老年期 (60岁以上)二、青春期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一、 青春期卫生第三节 人体概述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

4、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并说出人体各个系统的主要功能2、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和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教学重点:1、识别组成人体的器官和系统,举例说出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3、举例说明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统一的教学难点:1、举例说出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2、分析骨的成分与骨特性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板书设计: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人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运动系统:运动、支持、保护的功能 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呼吸系统:吸收

5、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进氧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和废物人体系统 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内分泌系统:具调节功能生殖系统:生殖神经系统:具调节功能二、骨的成分和骨的特性: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有弹性 (能够煅烧)骨的成分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 (能够溶解在稀盐酸中)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教学目标:一、知识: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2、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关注、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

6、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 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2、 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教学难点: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板书设计: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1、蛋白质2、淀粉人体供能物质3、脂肪4、水5、无机盐6、维生素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目标:一、 知识: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二、 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实验观察,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观察、动手等能力教学重点: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3、概述食物

7、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教学难点: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口腔 食道胃(吸收水,酒精)消化道 小肠(吸收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甘油、1、消化系统脂肪酸、氨基酸)的组成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肛门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肝 (分泌胆汁)消化腺胰腺 (分泌胰液)胃腺 (分泌胃液,含胃蛋白酶)肠腺 (分泌肠液)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淀粉 口腔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小肠 酶 葡萄糖蛋白质 胃胃蛋白酶 多肽 酶小肠 氨基酸脂肪 酶小肠 甘油、脂肪酸 第三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学目标:一、 知识:1、关注并

8、学会粗略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 2、明白什么是合理膳食并理解合理膳食的意义二、能力:1、有兴趣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并原与其他同学交流,尝试设计表格2、有兴趣参与课堂调查活动,并小组协作将数据进行初步处理3、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二、 情感:关心长辈的饮食,体验父母的辛劳,学习表达孝心教学重点:1、关注并学会粗略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2、参与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3、关注食品安全教学难点:关注食品安全教学方法:调查探究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板书设计:第四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一、 膳食指南:1、多吃谷类,供给充足能量 2、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摄入3、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 二、 平衡

9、膳食宝塔:第一层:谷类 (每天300克500克)第二层:蔬菜、水果类(分别是400克500克 100克200克)第三层:鱼、禽、肉、蛋类(235克200克)第四层:奶、豆类(分别是100克 50克)第五层: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三、食品安全: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学目标:一、 知识: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4、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二、 能力: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

10、的思维方式。三、情感: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板书设计: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运载血细胞 血浆(功能) 运输养料和废物 防御保卫 1、血液的组成 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细胞 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2、输血和血型(1)血型:A型、B型、AB型、O型(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成

11、分百分比或每立方毫米含量 细胞特征功 能血 浆(55%)水 分91-92%淡黄色、半透明液体,除去纤维蛋白原,剩余的黄色透明的液体部分叫血清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蛋白质7%左右葡萄糖0.1%无机盐0.9%血细胞(45%)红细胞男500万左右两面凹的圆饼状,无核,直径7.7微米,含血红蛋白。运输氧和部分CO2女420万左右白细胞0.5-1万形态多样,比红细胞大,有核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10-30万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无核促进止血、加速凝血第二节 血液循环教学目标:(一)、知识: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二)、能力:培

12、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实验,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协作意识教学重点: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教学难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2、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 板书设计:第二节 血液循环一、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心脏的位置:胸腔 形状:倒置的梨 心脏的结构:有个四个腔,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 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心脏的四个腔 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静脉四个腔的壁薄厚各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壁厚;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发达,壁较薄瓣膜: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房室瓣开口向心室方向。动脉瓣开口向动脉方向心脏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