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6754820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建议安排2课时)学法导引十则整篇都是人生格言, 或谈求知态度, 或谈学习方法, 或谈修身做人, 都给人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其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等都是妇孺皆知的修身养性的名句。学习本文首先要会读会写“愠,罔,殆,哉,悦”等生字,能理解并运用“温故知新,三省吾身、死而后已、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成语;其次要了解并记住文言文中常出现的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还要能区别、熟记文中谈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的不同语句,并联系实际以指导自己的言行。典题例析 例题: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

2、释有错的一项是 ( ) A、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怒惧) 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B、吾日三省吾身(反省) 是知也(这) C、诲女知之乎(通“汝”,你) 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D、为人谋而不忠乎(办事)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相信) 解析:此题考常用实词、虚词的含义的理解分析,属小综合题。 参考答案:D课时训练训练一一、填空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论语( ) 吾日三省吾身( ) 诲女知之乎!( )诲女知之乎!( ) 不亦说乎( ) 殆( )人不知而不yun( )2、在括号中解释加点字,在横线上解释整个词语。(1)温故知新( )_ _ (2)见贤思齐( )_ _(3)任重道远

3、( )_ _(4)三人行,必有我师( )_ _(5)学而不思则罔( )_ _(6)思而不学则殆( )_ _(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_ _(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 _二、选择题。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A、学而时习之 ( ) B、人不知而不愠 ( ) C、思而不学则殆 ( ) D、择其善者而从之 ( ) 5、下列对论语十则

4、中句子(谈学习方法与谈学习态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A、(1)(2)(3)/(4) B、(2)(3)/(1)(4) C、(2)(3)/(1)(4) D、(1)(3)/(2)(4) 6、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C、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 (2)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A、选择

5、其中善良的跟随他,其中部善良的让他改正。 B、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C、看到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训练二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岂不善者而改之。”1、以上这几句语录选自 ,这本书是记录_ 的书。这本书是 _家的经典著作,与 、 、 合称“四书”。2、从这句语录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_“学习”与“思考”二者的关系是:_ _

6、 _ 3、从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种观点是否与第5条语录的观点相矛盾?答_ _ 4、从这几条语录看,孔子认为,一个人可以所有人那里学到东西,因为如果别人比自己优秀,那么 _;如果别人有缺点,那么_ _ _5、以上五条语录中,现在仍有生命力的词语有_。6、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 _ _ 二、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衰,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 “何为不去也?”曰:“无苟政。”夫子曰:

7、“小子识之,苟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 注释 式同“轼”,车前的横木。这里理解为“凭着轼”(表敬意)。 壹似:很像。 舅:公爹。古时候女子称丈夫的父亲。 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孔子过泰山侧( ) (2)夫子式而听之( ) (3)然( ) (4)昔者吾舅死于虎( ) (5)何为不去也( (6)小子识之( )8、“小子识之”的“识”应读为 _ 9、“式而听之”中的“而”表示 ( A、顺接 B、转接 ) 10、文中的“夫子”指的是 _ 11、妇人当时在墓前哭的是 _ 12、妇人的丈夫儿子因何而死? _ _ _ 13、“而曰”前省略了主语,如果补出来,应该是_ _。14、文中哪句话可做本文的主题?请翻译这句话。 三、请仿照例句,根据提示,写出成语。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最荒凉的地方荒无人烟最悬殊的区别 最反常的气候最昂贵的稿费 最难做的饭最短的季节 最绝望的前途最高的巨人 最长的脚最难走的路 最大的地方【探索时空】 热点话题课堂上,老师问同学:你的理想是什么?同学们畅所欲言。生A:我的理想是当科学家,探索太空造福人类。生B:我的理想是像老师一样,长大也当老师。生C:我的理想是彩票中大奖,买一座带游泳池的大大的房子,一辆豪华轿车。生D:我的理想是现在认真读书,先考上好的高中,再考上好的大学,最终的理想等考上大学以后再来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