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方桩施工技术交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754593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方桩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混凝土方桩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混凝土方桩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混凝土方桩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混凝土方桩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方桩施工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方桩施工技术交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技术交底纪录编号:编码:ZB/JL-CW14-6工程名称一汽大众华北生产基地主机厂场地处理项目施工部位桩基施工日期2016.5.25交底内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施工技术要求:1. 本工程桩类型为厂房桩米用HKFZ-AB400(210)-13,13b壁厚加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1000KN.桩以第二桩端持力层粉砂(地层编号2,2)作为桩端持力层,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 1000mm,桩长约为24.034.0m;具体桩长根据桩底高程示意图并参照地 勘报告现场确定桩尖采用闭口型,详见津09G305.最终桩长由现场试压桩试验确定,应以压桩力结合标高控制沉桩,必要时采用引孔等措施。2.

2、本工程桩采用静压法沉桩,要求沉桩时应确保送桩器和桩身在同一轴线上并应力求连续施工,力戒偏打,偏压等3. 施工时的终压条件应根据现场试压桩的试验结果确定终压标准终压力满载值暂定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2.3倍,施工时采用双控,标咼控制为主,静压控制为辅.4. 稳定压桩力不得小于终压力,稳定压桩的时间为510S.5. 预应力砼方桩,桩身混凝土标号 C80,抗渗等级不应低于 P10,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不应 小于40mm。6. 接桩:下节桩施打后露出地面约600mm时即可接桩,最后一节有效桩长不应小于5m .7. 焊接接桩法:方桩接桩要求详见津 09G305页43,44方桩接桩施焊完毕须自然冷却 10

3、分钟并刷完防腐涂料后方可继续施打 施工时每根桩须对照地质钻探资料预计总长,选用合理的桩节组合,以使接桩次数尽量少8. 截桩头:当需要截桩时,应采用专用截桩机截桩;桩顶与承台之连接详见津09G305.9. 施工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对于桩的中心距小于4倍桩外边长的群桩基础,应由中间向外或向后退打;对于在软土地区施工桩的中心距小于4倍桩径的排桩,或群桩基础的同一承台的桩,宜采取跳打或对角线打的施工措施多桩承台边缘的桩宜待承台内其他桩施工完并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施工.10. 桩拼接:工程中应尽量减少接桩,接桩应在桩尖穿过硬土层后进行,应避免桩尖接近硬持力层或桩尖处于硬持力层中接桩,任一单桩的接头数量不宜超

4、过3个.11. 沉桩要求:采用顶压式桩机时,桩帽或送桩器与桩之间应加设弹性衬垫;采用抱压式桩 机时,夹具应避开桩身两侧合缝位置,必要时应采用引孔等措施。12. 工程桩施打前宜作试桩,以取得正式施打所需要的有关控制数据.13. 严格按照规范规程选择桩机进行施工。14. 对于挤土沉桩,宜采取消减超孔隙水压力、控制沉桩速率等措施。15. 桩底高程及桩顶高程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控制。质量要求:1. 施工允许误差:沉桩应确保送桩器与桩身在同一轴线上,第一节桩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3%。2. 桩位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桩点施放应根据桩位平面图.建筑红线和主要基轴线,用经纬仪 定向.钢尺量距确定各桩位

5、点,或采用全站仪定向及确距.点位误差精度:群桩小于20mm,单排 桩小于10mm.沉桩时桩机定位应准确水平.稳固,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3. 上下桩节中心线偏差不大于 5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 0.1%桩长,且不大于20mm4. 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5. 采用端板焊接法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上下节桩 之间的间隙,应用铁板填实旱牢。2) 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周围上每边对称电焊2-3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再分层施焊,施焊应 由两个焊工对角焊接。3

6、) 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三层,内层焊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施焊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不得有任何裂缝或缺焊等;焊接接桩应符合GB50204二级焊缝的要求。4) 应在焊接好的接头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沉桩,冷却时间不宜少于 8min ;严禁用水冷却或 焊好即沉桩施工。6. 采用机械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对接前应检查桩两端制作的尺寸偏差及连接件,无受损后方可起吊施工。2)接桩时,卸下上下节桩两端的保护装置后,应清理接头残物,涂上滑脂。3)应采用专用接头锥度对中,对准上下节桩进行旋紧链接。4) 可采用专用链条式扳手进行旋紧,锁紧后两端板间尚应有1-2mm间隙。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时应严格按照 (

7、津09G305 ) (DB29-213-2012 )(DB29-20-2000 )相关要求进行。并对每根桩做好一切施工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桩的节数每节长度贯入度等,并将有关资料整理成册,提交有关部门检查及验收 2. 桩基进场后按照规范规程进行质量验收。3. 空心方桩在吊运时宜采用两支点法或两头钩吊法,施工现场吊运可采用单支点法;在吊运过程中应轻起轻放,严禁发生碰撞、滚落4. 空心方桩不宜在施工现场多次倒运,以免引起装的破损5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及在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缝的桩。6.桩的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桩叠层堆放超过2层时,应用吊车取桩,严禁拖拉取桩。7场地条件许可时,宜单层堆放;叠层堆放时,不宜超

8、过4层。8. 遇下列特殊情况之一应暂停打桩,并及时与设计、监理的有关人员研究处理:1)压桩力(贯入度)突变;2 )沉桩入土深度或压桩力(贯入度)与设计要求差异较大;3 )桩头混凝土剥落、破碎,或桩身混凝土出现裂缝或破碎;4)桩身突然倾斜、跑位;5)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6)压桩不到位,或总锤击数超过规定值。9. 叠层堆放时,宜在垂直于空心方桩长度方向的地面设置2道垫木,垫木应分别位于距桩端0.2倍桩长处。10. 根据桩位编号,做好每根桩的打桩记录,每根桩的焊接情况进行拍照,拍照要求沿桩周圈全部拍摄一张(全景照片),照片上要有具体日期时间跟打桩记录对应。11.桩基检测按照图纸进行预留。交底人签字:施工队负责人签字:精品资料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