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导学案(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6753351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藤萝瀑布》导学案(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紫藤萝瀑布》导学案(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紫藤萝瀑布》导学案(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紫藤萝瀑布》导学案(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紫藤萝瀑布》导学案(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藤萝瀑布》导学案(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 姓名: 小组: 16、紫藤萝瀑布导学案主备人徐璐二次齐备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三次备课人课时一课时课型自读课文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 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 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3. 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学习重点】朗读、揣摩、品评重点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学习难点】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其主旨的显现。【学法指导】1、 自读圈画法:初读文章,圈画字词,整体感知文意;2、 美读批注法:全身心投入美读课文,鉴赏自己喜欢的词句,做好批注;3、 讨论展示法:小组讨论本文的写作技巧,并学会运用。【预习导航】1、 标注段落序号,出

2、声朗读“课文导读”及课文,圈画重点字词,参照文下注释或查字词典,在课文中标注字音,在文旁解释重点词语含义。再读课文,宗璞以极为精细的工笔,为我们绘写藤萝花独具美韵的风貌,以致那色泽,那神采,那气味,都鲜明可感,画出你最欣赏的佳句,按照“我欣赏的佳句是 ,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在于 的句式写下来,准备课上交流。2、 完成绩优学案中的“基础积累”板块。【教学流程】一、 自主梳理(独学): 分钟1、 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为本文设计一段优美的导课语: 2、写作背景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拨乱反正的1982年,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

3、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于是写成此文。3、预习检测:(1) 给划线的字注音:1.迸溅( ): 2.繁( )密: 3.稀( )落: 4.伶仃( ): 5.忍俊不禁( ): 6.仙露琼浆( ): 7.盘虬( )卧龙: 8.酒酿( ): 二、质疑释疑(对学): 分钟1、 学生结对子批改预习检测题,并评比出本组“最佳预习”奖。2、 学生对学,完成以下问题:(1)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深厚的感情。(2)联系背景材料,说说紫藤萝花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三、合作探究(群学): 分钟1、作者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

4、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议一议。2、 这篇课文由花的变迁联想到人生的挫折与不幸,启迪了作者的生命的态度,这种写法有什么特点?3、 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四、 精讲点拨(教师点拨): 分钟教师针对学生对学和群学的情况,给出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本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 。(中心思想)文章写景抒情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本文在写法上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方法。借景抒情大家是知道的。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

5、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再加以精要的抒情和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来,才是好文章。五、 当堂检测:(附后) 分钟1、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听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判断以下句子使用的修辞:(1)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3)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3、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开满的小小之帆,帆下带

6、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这里春江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笼罩着我。 紫藤萝瀑布巩固单(一)老 树你站着,你就这么站着,你就这么孤零零地站着,站在荒漠无边的旷野里。那一片片飘舞着你生命旗帜的树叶呢?那小憩你的枝头又远走高飞的小鸟呢?那从远方匆匆赶来读你满脸深刻皱纹的风风雨雨呢?几度悲欢离合,一切都已远去,只有你无言地伫立着,撑起一片清淡高远的天空。从你日渐稀疏的枝叶,我知道你衰老了。不是么,你那遒劲的根须裸露在地面上,是丧失竭力扎向泥土深处的欲望么?而在你嶙峋的脊背里除了浓缩

7、多少人都无法经历的年轮外,不也留下风雨剥蚀的伤疤,不也刻下岁月沧桑的印记么?!现在,我就静静地坐在你的根上,让苍茫的落照和无边的旷野作为背景,细细感知你的生命之轻,感知你的生命之重!黄昏来了,冬季也已临近。在黄昏的风里,我低吟起一句名诗:“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吟着唱着,我思想的汁液顺着你的根须仿佛就要抵达冬的深处,我知道,当杨柳风后,杏花雨间,你刻满皱纹的脸上定会绽出几星嫩绿的笑颜!1文章第一自然段连用了“站着(在)”,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什么? 2文章第五段划线处“生命之轻”、“生命之重”中的“轻”、“ 重”的含义分别是什么?“轻”的含义是。“重”的含义是。3作者在最后一段中不直接写“

8、当春天来临时”,而写成“当杨柳风后,杏花雨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二)木棉所有开花的树看来都应该是女性的,只有木棉是男性的。木棉树又干又皱,不知为什么,它竟结出那么雪白柔软的木棉,并且以一种不可思议的优美风度,缓缓地自枝头飘落。木棉花大得骇人,是一种耀眼的橘红色。开的时候连一片叶子的衬托都不要,像一碗红曲红,斟在粗陶碗里,火烈烈地,有一种不讲理的架势,却很美。树枝也许是干得很了,根根都麻皱着,像一只曲张的手肱是干的,臂是干的,连手肘、手腕、手指头和手指甲都是干的向天空讨求着什么,撕抓些什么。而干到极点时,树枝爆开了,木棉花几乎就像是从干裂的伤口里吐出来的火焰。木棉树通常长得很高,那年在广

9、州初见木棉树,不知是不是因为自己年纪特别小,总觉得那是全世界最高的一种树了,广东人叫它“英雄树”。初夏的公园里,我们疲于奔命地去接拾那些新落的木棉,也许几丈高的树对我们是太高了些,竟觉得每团木棉都是晴空上折翼的云。木棉树的叶子便逐日浓密起来,木棉树终于变得平凡了,大家也都安下一颗心。至少在明春以前,在绿叶的掩覆下,它不会再暴露那种让人焦灼的奇异的美了。4.作者根据木棉树的什么外形特点,得出“木棉是男性的”这个结论? 5.文中画线句,说木棉花的美让人“焦灼”的依据是什么?摘引原句回答。 6.为什么作者用“云”,而且是“折翼的云”来形容木棉呢? 7.木棉花令作者产生很多联想,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把它们表达出来的? 教师评价 教师反思(学生一课一得):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