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实验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6753282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化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化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化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化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化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化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化实验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创作:欧阳理武汉大学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一、实验目的用凝点阵依法测定某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学会用步冷曲线对溶液凝点进行校正 通过本实验了解掌握凝点阵依法测定摩尔时间:2021.03.051.2.3.质量的原理,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的理解。二、实验原理稀溶液具有依数性,凝点阵低是依数性的一种表 现,它与溶液质量摩尔浓度的关系为:其中,ATf为凝点阵低值,Tf、丁/分别为纯溶剂、溶液 的凝点,bB为溶液质量摩尔浓度,气为凝点阵低常 数,它只与所用溶剂的特性有关。如果稀溶液是由质量 为mB的溶质溶于质量为mA的溶剂中而构成,则上式可写 为:103 mM = K BfAT m(*)溶剂

2、的凝点阵低常数(单位为即式中:K-kg-mol-1)m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o如果已知溶液的 气值,则可通过实验测出溶液的凝点阵低值ATf,利用上式即可求出溶质的摩尔质量。实验中,要测量溶剂和溶液的凝固点之差。对于纯溶 剂如图1 (a)所示,将溶剂逐渐阵低至过冷(由于新相 形成需要一定的能量,故结晶并不析出),温度阵低至 一定值时出现结晶,当晶体生成时,放出的热量使体系 温度回升,而后温度保持相对恒定。对于纯修剂来说, 在一定压力下,凝固点是固定不变的,直到全部液体凝 固成固体后才会下阵。相对恒定的温度即为凝固点。对于溶液来说,除温度外还有溶液浓度的影响。当溶 液温度回升后,由于不

3、断析出溶剂晶体,所以溶液的浓 度逐渐楮大,凝固点会逐渐阵低。因此,凝固点不是一 个恒定的值。如把回升的最高点温度作为凝固点,这时 由于已有溶剂晶体析出,所以溶液浓度已不是起始浓 度,而大于起始浓度,这时的凝固点不是原浓度溶液的 凝固点。要精确测量,应测出步冷曲线,接下一页图 1(b)所示方法,外推至Tf校正。图1溶制和溶波的步冷曲线三、实验装置,仪器及操作3.1实验药品、仪器型号及测试装置示意图1. 仪器精密数字温度计玻璃搅拌棒恒温浴槽 冷阱大试管 移液管(25ml)分析天平计算机2. 药品待测药品蒸馏水3. 测试装置示意图(见下图)图2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装置示意图3.2实验条件表2

4、实验条件实验温度(C)大气压(kPa)_20.0 _ _101.253.3实验操作步骤及方法要点1,接装置图将凝固点仪装置安装好。2. 分层加入足量的冰块和食盐组成冰盐浴。3. 打开精密数字温度计开关。打开计算机,打开计算 机,打开其中“凝固点”软件窗口。点击“开始绘 图”,计算机即开始读取温度计该数,并且给每次该数 编号。同时在左半部分温度一时间图中自动画出温度随 时间变化图。4. 测定纯溶剂(水)的凝固点,用移液管取25ml蒸馏水 直接浸入冰盐浴中搅拌,但需要控制温度,不要使水在 管壁结成块状晶体,较渐变的方法是将凝固管从冰浴中 交替的取出和浸入。开始结晶时,先将凝固管外冰水擦 干,然后插

5、入空气套管中搅拌(也可之间放入冰盐浴中 进行搅拌,但需要控制冷却的温度)在温度回升至最高 且保持平衡时(此时温度计该数最少1520个点基本保 持不变),点击“停止绘图”停止实验并以excel格式保 存所得到的实验数据。完成一组实验后,用手温热凝固 管,使环己烷晶体全部溶化,重新置凝固管于冰浴中,如上法操作重复进行三次。如果在测量过程中过冷现象 比较严重,可加入少量晶种,促使晶体析出,温度回 升。5. 取出大试管,用分析天平秤取 0.10g左右(准确到 0.0001g)的未知物质加入到凝固管内,注意不要粘于管 壁,使其溶解,同上法测定溶液的凝固点并重复测定三 次。3.4实验注意事项注意注意过冷过

6、程和搅拌速度!四、实验数据记录及绘图 五计算的数据、结幕利用冷却曲线计算溶液凝固点Tf为得到准确的溶液凝固点,将溶液凝固后温 度回升又下阵的部分做反向延长钱,与开始的温 度下阵线相交,分别选取钱性程度较好的有效数 据区进行线性拟合,所得到两条直线的交点即为 溶液的凝固点。结果如下图3所示:图3步冷曲钱有效数据区线性拟合结果。取开始温度下阵段和再阵温段进行钱性拟合, 所得直钱的交点即为所求溶液的凝固点。根据实验测量所得到的结果,分别计算拟合曲钱的方 程并联立得到溶液凝固点的温度值:组别温度下降段方程温度稳定段方程凝 固点C平均值C纯水1Y=-0.0128x+1.8981Y=0.0002x- 0.

7、1247-0.09358-0.09174纯水2Y=-0.0536x+1.1922Y=0.0004x- 0.0895-0.08000纯水3Y=-0.0120x+1.0413Y=0.0003x- 0.1302-0.10163待测 溶液1Y=-0.0419x+1.8673Y=-0.0003x- 0.1848-0.19960-0.20164待测 溶液2Y=-0.0477x+1.7805Y=-0.0004x- 0.1812-0.19779待测 溶液3Y=-0.0431x+1.5853Y=-0.0004x- 0.1909-0.20754综上,用步冷曲钱法得到纯水的凝固点为- 0.09174 C,待测溶液的

8、凝固点为-0.20164 根据凝固点变化计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利用前述凝固点测定结果,可根据公式(*),即M _ k I。3mBf :计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由已知:AZ户 T* T= 0.20164C - 0.09174C = 0.1099C = 0.1099KK = 1.84 K-kg-mol-1 将以上数据代入前述计算公式,得 未知物的摩尔质量为Mb= 1.84 x 1000 x 0.1000 / (25.0000x0.1099) = 66.97 g/mol因此由实验测量计算得到的未知物的摩尔质量为 66.97g/mol。六实验讨论分析测定溶质凝固点的测量误差分析:测定溶质凝固点时,对于三组

9、数据进行镁差分析可得:X lx - X平均误差:5=,可得 3 = 1.7931x10-5标准误差:七厂,可得o = 4.2345x10-3因此测量结果精确度可用标准误差表示为:T广- 0.201640.00423(C) 测定溶质(纯水)凝固点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 及分析/对溶质的凝点测量彳,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如下/ 首先,在测定过程彳的每一次测定的条件可能不 同,从而导致测定结果的误差较大。例如,测定时 虽然我们十分注意仪器的装配,但如果大试管的管 壁不慎碰到了冷阱,很有可能导致所测定的温度不 准确。同时,搅拌器的不均匀或者彳途发生变化可 能导致溶质结晶过程彳各部分的热传导率等物理化 学

10、性质不均一,从而导致测量误差。 测定未知物摩尔质量过程中的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及 分析/数据处理中的近似:在推导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过程 彳,进行了必要的数学近似,例如认为纯修剂的摩尔熔 化焓是常数,Tf*xTf=(Tf)2等。在一般实验条件下,这些 处理虽然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在测量 过程较为精确时,则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微小的偏 大。实验条件的改变:在测量溶剂和溶液的凝点的时 候,实验条件很可能出现改变,这其彳包括环境因素和 人为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温度的改变导致实验温度的 改变,冷阱彳循环水的温度不稳定也可能导致实验条件 的变化。测量体系的改变:在实验数据的处理过程彳认为测量

11、体系的组成没有变化,但是在实际情况彳,很可能由于 操作原因改变测量体条的组成。具体而言,在加入萘的 时候可能会导致溶质环己烷有微量蒸发,或者在称取萘 的过程中出现的操作失误。这些改变可能使得体系中mA 减小或者mB楮大,从而使得实验结果偏大。测定仪器的误差:测量过程中,精密温度计的数值并 不是很稳定,有时会出现波动现象。此外,在记录过程 中,数据是人为判读和记录的,所以测定的温度值可能 与实际有所差异。这样会导致根据测定数据所作的步冷 曲线与实际曲线有所不同,也可能导致最后测量结果的 误差。 考虑称量、移液和温度测量三项误差来源的误差计算若Y为间接测量值,Xk为直接测量值,则两者之间关系可以表

12、示为:Y= f(Xk)U y a In f 12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公式了 = Fax气2称量过程的误差为0.0002g,数字精密温度记测量误差为0.001 C,移液管误差为0.01ml,则有:AT = T * T , U =.,2U 2 = -、2 x 0.001 , M = K m / AT p V f f f ATf 1 Tf B f B f A A从而,称量、移液和温度测量三项误差来源的误差分别为 0.0014, 0.0012 和 0.00040。由结果可知,误差的主要来源是称量和测温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综合以上结果,得:Mb = 66.97x(10.002) =(66.970.13)g

13、/mol上偌论本次实验通过凝固点阵依法测定未知物的摩尔质量,测定结果汇总如下:纯水纯溶剂凝固点:弓*=-009174C。未知物溶液凝固点/ Tf = -0.20164C.未知物的摩尔质量:M/66.970.13g/mol八实验思考题实验中所配溶液浓度,太浓或太稀都会使实验结果产 生较大的误差,为什么?在本次实验中,溶液的浓度应使得测定过程中有部分 溶质凝固析出,但还有一部分剩余溶液,且其浓度应当 保持在一定的值。因此,如果溶液太稀,可能在析出的 时候会完全析出,从而使得测量的凝固点温度不准确。 另一方面,溶液浓度太小会使得凝固点的变化量太小, 从而使实验中的误差对结果的影响很大,造成结果不准

14、确。而如果溶液太浓,首先就会使得溶液的性质不符合 稀溶液的依数性原理,使得计算公式不适用于所测定的 体系,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 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在凝固过程中,新生的固相在生成时由于其颗粒直 径很小,比表而能较高,所以体系很难自发地向能量较 高的方向进行。此时即使温度阵低到相变点(凝固点) 以下,相变过程也无法发生,从而导致体系的温度低于 凝固点,即过冷现象(此体系成为过冷液体)。在此状 况下,老体系的能量升至很高或收到外界干扰(比如投 入大小适宜的晶核),液体即会迅速凝固为固体,发生 相变过程。 原理中计算公式的导出作了哪些近似处理,如何判断 本实验中这些假设的合理性?f xfT 旧答:

15、在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从 dln 丁节注T出 发,进行了 一下几项近似处理:a)测定溶液符合稀溶液依数性,为理想稀薄溶液 (溶质分子在溶液中的活度近似等于1)。b)纯溶剂的摩尔溶化焓不随温度T变化。c) Tf* Tf=(Tf)2d) 析出的第一粒固体是纯固体实验中溶剂的浓度很小,所以析出的固体可近似 认为是纯固体。溶液可以近似认为是理想稀薄溶液。因为 Tf较小,其变化而导致摩尔熔化热的变化可以 忽略,也因此可以近似认为Tf* Tf=(Tf)2。最终实验 结果与理论值较吻合,说明推导过程中的这些近似是 合理的。九参考文献1张连庆等.步冷曲线法对凝固点阵低测定摩尔质量的改进.大学化学.北京:大学化学编辑部,2006.第21卷.第二期.5456.H W Salzberg,et al. Physical chemistryM.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1978: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