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货币银行学知识整理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752720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大学,货币银行学知识整理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南开大学,货币银行学知识整理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南开大学,货币银行学知识整理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南开大学,货币银行学知识整理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南开大学,货币银行学知识整理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开大学,货币银行学知识整理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大学,货币银行学知识整理下(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第一节,中央银行特征一、中央银行的产生1、统一银行券发行和流通的客观需要2、票据交换和债务清算的客观需要3、银行体系稳定的客观需要4、金融监管以及金融和经济秩序稳定的客观需要二、中央银行的开展阶段自1844年英格兰银行开场集中货币发行权以来,中央银行的开展经历了产生、开展、不断完善的过程。1、第一阶段18441913:产生阶段少数几个资本主义开展较早的国家建立中央银行;处于初级阶段,职能较为简单,表现在:兼营局部商业银行业务或本身就是由大商业银行开展而来;般都是私人股份银行或私人与政府合股的银行;不完全具备控制国金融市场以及干预和调节整个国民经济的功能。2.第二阶段

2、19131945开展与加强阶段1930年成立国际清算银行,开展各国央行间合作;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联邦储藏体系的建立:1913年成立,调控手段有限且软弱3.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完善阶段宏观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来执行;以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作为目标。三、中央银行的类型1、单一的中央制度国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全面履行中央银行职责,实行总分行制,如中国人民银行;特点是:权力集中,职能完善,机构健全,货币政策传导迅速。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美国的联邦储藏体系最为典型。3、准中央银行制度主要是小型开放经济体实行,如特别行政区。4、超国家中央银行制度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四、中央银行

3、性质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视管理的国家机关,是特殊的金融机构。1首先是国家机关。是全国金融事业的最高管理机构,是政府在金融领域的代理人;2负责制定和组织执行货币金融政策,是政府的组成局部,具有国家机构的性质;经常被称为货币当局或金融当局3具有银行的一些特征,办理存款、贷款和结算业务,通过日常金融业务的经营实现其管理职责,以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对经济金融活动调控。五、中央银行的职能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发行货币的信用根底在金本位制下是集中于中央银行的黄金储藏,信用货币制度下是其所代表的国家信用;根据货币政策目标的要求、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在与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中

4、具体行使货币发行职能。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集中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如再贴现和再贷款,充当最后贷款人;办理商业银行之间的清算,使商业银行便利平安,央行能够监测资金流量和流向。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政府的财政收支通过央行账户执行;为国家持有和经营黄金、外汇等国际储藏资产,维持汇率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证储藏资产平安、增值;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交往,处理国际金融事务;特殊情况下为政府弥补财政赤字融资。六、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央行独立性的含义目标的独立性,可以自行决定货币政策目标,如独立设定中长期货币政策目标;政策工具独立性,可以不受其它政府部门干预,自行独立

5、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最终目标;大局部中央银行主要是政策工具独立性。2、保持独立性的必要性防止政治周期造成经济波动的可能;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及配合财政融资;适应中央银行特殊业务与地位的需要;稳定经济和金融的需要,保持政策连续性。3、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央行独立性越强,控制通胀的能力越强,通胀预期下降。第二节中央银行业务一、资产负债表一负债工程1.流通中现金:央行发行的由社会公众持有的以及各金融机构库存的现钞和辅币,在负债工程中比重最大;关于中国的外储?2.各项存款:包括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存款、政府部门存款、外国存款,商业银行存款比重最大;3.其它负债:未列入以上工程的负债;4.资本

6、工程:中央银行的自有资本,包括股本、盈余结存以及财政拨款。二、资产工程1.贴现及贷款: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再贷款,以及对财政部、国外其它金融机构的贷款;2.各种证券:央行持有的政府债券及外国政府债券;3.黄金外汇储藏:央行购置黄金、外汇及IMF特别提款权SDRs所形成的资产;4.其它资产:未列入以上工程的资产。二、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货币发行业务央行的货币发行是通过再贴现、再贷款、购置证券、收购黄金外汇等投入市场形成流通中的货币。必须遵循三个原则:l 垄断发行;l 有可靠的信用保证,要有一定的黄金或证券作保证,建立一定的发行准备制度;l 具有一定的弹性,即高度的伸缩性和灵活性,适应社会经

7、济状况变化的需要,既不过量,也无缺乏。2、存款业务存款来源:商业银行交纳的存款准备金,政府财政部的存款,外国央行或政府的存款,其它存款;不吸收个人、企业、地方政府存款;央行吸收存款的意义在于:l 吸收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有利于调节和控制信贷规模与货币供给量;l 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充当最后贷款人,有利于维护金融企业平安;l 成为全国资金清算中心,有利于资金清算的顺利进展。三、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1、再贴现业务定义:商业银行将其由贴现所得票据请求央行予以贴现;作用:控制货币供给量。2、贷款业务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一般为短期,以政府证券或商业票据为担保;对财政的总贷款,包括对财政部的正常借款、透支以及在

8、二级市场购置公债;其他贷款,对外国银行、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中央银行贷款业务的原则l 不以盈利为目的,只以实现货币政策为目的;l 防止直接对个人或工商企业发放贷款,集中于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l 坚持以短期为主,一般不经营长期放款业务,防止流动性受到影响,阻碍其有效而灵活地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l 应控制对财政的贷款,保持其相对独立性。3、证券买卖业务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展;主要是政府公债、国库券及其它可交易性强的证券;意义:l 可以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l 与准备金和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防止政策的震动性影响;应注意:l 在二级市场进展,以保持客观独立性;l 购置可销售性强的证券,保证流动性;l

9、一般不购置外国有价证券。4、黄金、外汇储藏管理管理时,必须从平安性、收益性、可兑现性三方面考虑构成比例;黄金的灵活兑现性差,收益低,在各国国际储藏中的比重日益下降;外汇资产有汇率风险,但有收益和灵活兑现性。四、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1、资金清算业务集中票据交换;清算交换的差额;组织异地之间的资金转移。2、代理国库业务办理国家预算收入入库;办理国家预算支出的拨付;办理退库业务及国家预算、国库资金核对分析等等。第三节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1、物价稳定物价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要求将一般物价水平上涨控制在一定围,一般要求物价上涨率在2%到3%之间;2、充分就业不是零失业率,而是大于零失业率的自然

10、失业率事实上的工资上涨率与预期工资上涨率相等时的失业率。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对其它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略有顺差或逆差;二、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就业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他认为,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就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政策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的正价,而将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2、物价稳定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促进物价稳定;稳定物价的措施可能降低经济增长,促进增长的措施可能提高物价水平。3、充分就业目标和经济增长目标刺激总量需求,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带动经济增长,两者有正向关系;如果经济增长方式由

11、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或知识密集型转变,可能出现无就业增长甚至就业率下降,两者可能负相关。4、国际收支平衡与其他政策目标l 固定汇率条件下币值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关系:通胀率高于外国,由于没有调整汇率,本币没有相应对外贬值,外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提高,本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降低,将使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导致国际收支逆差;通胀率低于外国,本币对外币汇率没有相应升值,本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提高,外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降低,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顺差;国外通胀率一样,如其它条件不变,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中性的;l 浮动汇率条件下,两者的关系不确定。5.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关系国经济

12、衰退无通胀、非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率过低,国际收支顺差:为改变衰退,采取扩性货币政策,通胀率提高,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际收支由顺差转向逆差;国经济衰退,国际收支逆差:采取扩性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加剧国际收支逆差。以上两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目标冲突,货币当局处于两难,要在其他目标与国际收支目标之间做选择。国经济繁荣高通胀、高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顺差: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物价上涨率和经济增长率回落,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国际收支顺差进一步扩大,货币当局也处于两难境地;国经济繁荣,国际收支逆差:紧缩性政策在抑制国经济高涨的同时,也减少了逆差。三、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1、单一目标论主要是在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

13、间选择。2、双重目标论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同时兼顾,或相机抉择,如临界点选择方法,如果失业和通胀率临界点均为4%,就将两者均控制在4%以下。3、多重目标论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同时兼顾其它目标,不同时期高涨、紧缩、国际收支失衡、金融动乱以不同目标为相对重点。第四节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1.法定准备金政策含义央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力围,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最早是英格兰银行,最早规定的是美联邦储蓄法。作用l 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流动性。l 调节货币供给量。特点:l 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

14、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是央行收紧和放松货币供给的有效工具;l 对存款货币机构的影响均等;劣势对经济的影响过大,不是日常使用的政策;变化趋势由于法定准备金弱化缴付机构的竞争力,降低、取消法定准备金成为开展趋势。2.再贴现政策含义央行通过改变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再贴现贷款的本钱;以到达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包括对再贴现率和申请再贴现金融机构资格的调整。容l 条件:规定从央行获得再贴现贷款的主体,多为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金融机构。我国规定:在央行开设存款账户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非银行要获得再贴现需报批。l 围:

15、主要是针对临时性、季节性资金短缺。l 对象:以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商品为依据、能自行清偿的短期商业票据;l 利率:央行根据资金供求和货币政策目标调整再贴现率,可高于或低于市场利率,前者是惩罚性,后者是优惠性。一般是短期利率,最长不超过一年。经常根据再贴现票据的信用等级对再贴现实行差异利率。作用l 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和资金本钱,影响其贷款量进而货币供给量;l 通过规定再贴现票据的资格和实行差异再贴现率,具有影响和调整信贷构造的效果;l 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作用,影响公众预期。特点有一定的局限性:l 由于商业银行预期的作用,再贴现贷款和货币供给量可能发生非政策意图的较大波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