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与吸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752095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与吸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消化与吸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消化与吸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化与吸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与吸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化与吸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榄核第二中学 陈少荣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消化系统依次的各结构及其功能(培养学生的生命观)。2.理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3.尝试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4.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二、教学重点: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器官的功能。2.理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3.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三、教学难点: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2.理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四、教学策略:1.通过消化系统的磁铁板和填图的方式学习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的知识。2.通过课件、学生互助和老师

2、引导等方式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3.通过动画及老师引导等方式学习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五、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食物中的六种营养物质包括_、_、_、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_、_和_等小分子物质能够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2. 在图中依次写出人体消化系统各结构的名称,以及说出这些结构各有哪些功能。消化腺消化道9( )8( )5( )7( )6( )4( )3( )2( )1( )10( )11( )12( )13( )(二)学习知识:学生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P27-P29)思考:(1)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否是淀粉发生了变化?估计淀粉变成_。(2)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

3、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_(3)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作用有关?_(4)怎样设置对照实验?咀嚼与_,搅拌与_,唾液与_.。提示 :(1.)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可以使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_色,麦芽糖遇碘不变_色。(2.)口腔的温度大约是_。可供参考步骤:用3支试管分别放入: A试管:切碎的馒头、唾液、搅拌 ( 组)B试管:切碎的馒头、清水、搅拌( 组)C试管:无切碎的馒头、唾液、搅拌( 组)将A、B、C三支试管放入37摄氏度水浴5分钟,滴加碘液,摇匀观察。实验结果:1号试管内溶液不变_色,2号试管内溶液变_色;3号试管内小馒头部分变_色。实验结论_.。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1.通过以下资料和

4、动画归纳出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情况:淀粉蛋白质脂肪开始消化部位最终消化部位需要的消化液唾液、肠液、胰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肠液、胰液最终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2.解读曲线图 P31咽食道(三)本节课小结:1.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_和_。2.淀粉在口腔被_酶消化分解成_。3.描述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六、课后反思:1.在公开课(消化与吸收)中,七年级(1)班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探究实验”和学习了食物消化过程的知识。学有所获,教有所得。2.在激烈的评课活动中,南沙区中学生物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黎金玉和大岗中学梁国球特级教师都对陈少荣的上课表示了赞同。同时其他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也对公开课表示认同和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