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桥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751770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U型桥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U型桥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U型桥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U型桥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U型桥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U型桥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型桥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桥台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本合同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省凉山州雷波县绕城公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G/T F50-201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5施工组织设计文件2、工程概况2.1 概述我标段有桥梁桃班湾桥一座,全长67.4m,起讫里程桩号为K7+645.00-K7+712.40,为4*13m连续板桥,位于桃班湾阶地左侧外缘,距现有S307泸盐路约30m,交通较方便。该段沟谷呈V形谷,沟谷两侧阶地较平缓,为冰水冰碛堆积阶地,阶地坡度约510,沟心坡降约515,沟心高程约954m,左侧阶地高度约970-980m,右侧阶地高度约

2、973-976m,沟谷切割深度约22-26m,总体地势北高南低,沟道杂布稀疏杂木,沟谷两侧阶地为耕地,分布橘树等经济林木。大沟左侧阶地上覆冰碛冰水堆堆积含卵石漂石土,层厚大于15m;沟右侧缓坡上覆厚约1.52m的耕植土层,以下为冰水冰碛堆积块碎石土层,厚度大于30m,灰色灰黄色,中密密实,稍湿。漂石、卵石成份主要由灰岩及少量玄武岩等组成。卵石粒径一般为612cm,含量10%左右,呈亚圆形,分选性较差。漂石粒径一般为2560cm,个别达80cm,含量为55%左右。充填物出砂及少量泥质组成,含量35%左右,分选性较差。土石工程分级为II级,属普通土。漂卵石极限侧阻力标准值约130150KPa,极限

3、端阻力标准值约8001200KPa。该沟两侧及沟心覆盖层厚度较大,同时冰水冰碛堆积层承载力较高,建议以密实含卵石漂石土做为桥梁墩台基础持力层。大沟为山洪沟,强降雨时易爆发山洪,冲刷力较大,建议适当加强桥墩防护措施。当桥墩基坑开挖后,可能产生小规模浅表层溜滑或崩塌,危害施工安全,建议对桥台基坑采取支护措施,桥墩基础建议采用桩基。雨季施工时,建议加强桥台基坑及桩基排水措施。本桥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公路等级:三级公路。 桥涵结构设计基准期: 100年。 设计安全等级:大中桥、小桥及涵洞设计安全等级依次为二、三级,相应重要性系数依次取1.0、0.9。 设计速度:40km/h。 桥梁最大纵坡:7%。 桥

4、梁横坡:一般桥梁为双向1.5%,曲线上桥梁根据半径设置不同的超高。 设计荷载: 根据省交通厅 交路工200814号文,省境所有国省道新建桥梁汽车荷载应采用公路-级;其它工程按规采用公路-级。 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1/50,小桥及涵洞1/25。 桥梁宽度:9m0.5m防撞栏杆+0.5m侧向宽度+2x3.5m行车道+0.5m侧向宽度+0.5m防撞栏杆,曲线上桥梁加宽根据曲线半径依照公路线路设计规第3类加宽值确定。典型桥梁横断面图如图4.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本桥桥跨布置为:413m连续板桥,下部构造为柱式墩。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桩基础U型桥台。2.2 主要工

5、程数量桥台主要工程数量表如下:0#桥台工程数量表 项目 材料单位台帽台身基础搭板挡块混凝土C30砼m31.317.20.5C25砼134C25片石砼192.8水泥稳定碎石层16.8钢筋HRB400kg2130.62098.3227.250mmPVC排水管m9台填料m179基础开挖土方:7003、施工组织安排3.1 施工计划安排根据本项目总体计划工期及控制节点工期要求,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人员设备组织安排、征地、当地风土人情等因素,0#桥台施工计划2016年3月10日开工到2016年4月10日完成,4#桥台的施工计划于5月5开工到5月25日完成。3.2 人员组织计划人员组织计划表序号人员

6、或工种人员安排工作容备注1单项工程负责人1全面管理2质检工程师1工程质量检查、监督3现场工程师1现场技术指导4测量工程师1施工放样与控制5试验工程师1钢筋、混凝土等试验检测6现场安全员1现场安全监督与指导7钢筋工3钢筋加工与绑扎8混凝土工3混凝土浇筑9电焊工2钢筋等材料的焊接10修理工1施工设备的维修与保养11电工1施工现场用电的安装与维修12普工2一般施工3.3设备组织计划施工设备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1拌和站JS75050m3/h1台2汽车吊25t1台3装载机ZL-503.0m31台4挖掘机1.21台5混凝土罐车10m32台6电焊机3台7钢筋成形设备1套8模板1套9空压机1.2

7、m31台10发电机165KW1台根据需要确定11发电机50kw1台12全站仪科力达1台13水准仪DS32001台4、桥台施工方案4.1扩大基础承台U型桥台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浇筑墙身及侧墙混凝土混凝土养护至足够强度后测设轴线自检合格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基础模板安装基坑清理测量放线基坑开挖测量放线复测高程、放出轴线模板制作和清理制作混凝土试件拌制、浇注基础承台混凝土支设墙身及侧墙模板钢筋制作安装台帽钢筋及背墙模模板自检合格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制作混凝土试件拌制、浇筑台帽、侧墙混凝土扩大基础U型桥台施工工艺框图4.2、施工准备、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工程部负责编制U型桥台施工方

8、案,并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所用材料必须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定,使用前必须严格审核所选用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并送往试验室进行验证,合格材料方可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一律清除出场。、场地及水电的准备:整理施工所需场地;清查安装主要的施工机具,保证其工作状态良好;安装好施工现场所需水电供应设施;准备施工所需用的材料,并作好维护工作,避免受到污染;合理组织施工,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合理。、认真熟悉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以现行设计,施工验收规,进行图纸自审,把图上问题解决在施工前。 6、0#桥台施工便道由4#桥台右侧接通至K7+575处后,从k7+575沿主线直接连通至0#桥台处,以保证0#桥台施工的

9、正常进行。4.3桥台施工一、基坑开挖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放出基坑开挖线。2、基坑开挖前应根据水文、地质、开挖方式及施工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是否对坑壁采取支护措施。当基坑深度较小且坑壁土层稳定时,可直接放坡开挖;坑壁土层不宜稳定且有地下水影响,或放坡开挖场地受到限制,或放坡开挖工程量大时,应按设计要求对坑壁进行支护,设计未要求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坑壁支护方案。3、基坑顶面应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设施,基坑顶面有动荷载时,其边缘与动荷载之间应留有不小于1m宽的护道,动荷载较大时宜适当加宽护道;若水文和地质条件较差,应采取加固措施。4、基坑坑壁的坡度宜根据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等情况

10、确定,当为无水基坑且土层构造均匀,基坑坑壁可按下表确定;当土的湿度有可能使坑壁不稳定而引起坍塌时,基坑坑壁坡度应缓于该湿度下的天然坡度。基坑坑壁坡度坑壁土类别坑 壁 坡 度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荷载坡顶有动荷载砂类土1:11:1.251:1.5卵石、砂类土1:0.751:11:1.25粉质土、黏质土1:0.331:0.51:0.75极软岩1:0.251:0.331:0.67软质岩1:01:0.11:0.25硬质岩1:01:01:05当基坑有地下水时,地下水位以上部分可放坡开挖;地下水位以下部分,若土质易坍塌或水位在基坑底以上较高时,应采用加固土体或降低地下水位等方法开挖。 6基坑为渗水性的土质基底

11、时,基坑的平面尺寸应根据排水要求包括排水沟、集水井、排水管网等和基础模板所需基坑大小确定。7开挖时注意基底标高,避免超挖。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以至削弱其承载力;如地基基岩有裂缝,用水泥砂浆填塞。监理验收合格后尽快进行基础混凝土的浇筑施工。8 基底天然地基承载力不够时,应换填砂砾石或碎石,并分层夯实,压实后的地基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容许承载力的要求。9基底处理完毕后应进行自检,自检包括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标高、基底平整度、基底承载力确认合格后,填写基坑现场检测记录表,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签字。二、基础施工、桥台基础放样及复测定位放样、测量基础平面位置和现有地面标高,根

12、据设计图纸放出桥台基础平面位置,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后进行下道工序。、模板安装模板和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承受施工过程中所能产生的各种荷载;模板应能与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特征、施工条件和浇筑方法相适应,安装模板时,应确保结构物各部位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准确;模板的板面应平整,接缝处应严密且不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支架应稳定、坚固,应能抵抗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振动和偶然碰撞。模板应按设计要求准确就位,且不宜与脚手架连接;安装侧模板时,支撑应牢固,应防止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移位;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

13、覆的临时固定设施;模板安装完成后,其尺寸、平面位置和顶部高程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节点联系应牢固。支架应按设计及规规定的要求进行安装,立柱应垂直,节点连接应可靠;支架在纵桥向和横桥向均应加强水平、斜向连接,增强整体稳定;高支架应设置足够的斜向连接、扣件和缆风绳,横向稳定应有保证措施。支架安装完成后,应检验支架的安全性;同时应对支架的平面位置、顶部高程、节点连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基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搅拌运输车运输,严格按配合比施工,且精确计量。浇筑时采用分层连续浇筑办法,每层厚为30cm。片石填入量不超过总量的25%,片石强度大于30MPa。人工摆放,片石之间要有不小于5cm的间距,大面朝下,振捣要求:振动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10cm,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牢固。振捣时间一般应以混凝土振捣密实为准,振动至混凝土表面没有气泡出现,注意振动棒的操作方法,一般应快插慢拔并不允许紧靠模板振动。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宜超过首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