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积分的起源及发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751391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积分的起源及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微积分的起源及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微积分的起源及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微积分的起源及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微积分的起源及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积分的起源及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积分的起源及发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积分的起源与开展主要内容:一、微积分为什么会产生二、中国古代数学对微积分创立的奉献三、对微积分理论有重要影响的重要科学家四、微积分的现代开展一、微积分为什么会产生微积分是微分学和积分学的统称,它的萌芽、发生与开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研究解决抛物弓形的面积、球和球冠面积、螺线下面积和旋转双曲体的体积的问题中,就隐含着近代积分学的思想。作为微分学根底的极限理论来说,早在古代以有比较清楚的论述。比方我国的庄周所著的庄子一书的“天下篇中,记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三国时期的X徽在他的割圆术中提到“割之弥细,所失弥小,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那么与圆周和体而无

2、所失矣。这些都是朴素的、也是很典型的极限概念。到了十七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哥白尼创立日心说,伽利略出版力学对话,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规律航海的需要,矿山的开发,火松制造提出了一系列的力学和数学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成了促使微积分产生的因素,微积分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是必然的。归结起来,大约有四种主要类型的问题:第一类是研究运动的时候直接出现的,也就是求即时速度的问题。物体移动的距离表为时间的函数的公式,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反过来,物体的加速度表为时间的函数的公式,求速度和距离。困难在于:十七世纪所涉及的速度和加速度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例如,计算瞬时速度,就不能象计算平均速度那样,用运动

3、的时间去除移动的距离,因为在给定的瞬刻,移动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都是 0,而 0 / 0 是无意义的。但根据物理学,每个运动的物体在它运动的每一时刻必有速度,是不容疑心的。第二类问题是求曲线的切线的问题。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来源于好几个方面:纯几何问题、光学中研究光线通过透镜的通道问题、运动物体在它的轨迹上任意一点处的运动方向问题等。困难在于:曲线的“切线的定义本身就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古希腊人把圆锥曲线的切线定义为“与曲线只接触于一点而且位于曲线的一边的直线。这个定义对于十七世纪所用的较复杂的曲线已经不适应了。第三类问题是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十七世纪初期,伽利略断定,在真空中以45角发射

4、炮弹时,射程最大。研究行星运动也涉及最大最小值问题。困难在于:原有的初等计算方法已不适于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但新的方法尚无眉目。第四类问题是求曲线长、曲线围成的面积、曲面围成的体积、物体的重心、一个体积相当大的物体作用于另一物体上的引力。困难在于:古希腊人用穷竭法求出了一些面积和体积,尽管他们只是对于比较简单的面积和体积应用了这个方法,但也必须添加许多技巧,因为这个方法缺乏一般性,而且经常得不到数值的解答。穷竭法先是被逐步修改,后来由微积分的创立而被根本修改了。欧多克斯的穷竭法是一种有限且相当复杂的几何方法。它的思想虽然古老,但很重要,阿基米德用得相当熟练,我们就用他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这种

5、方法。二、中国古代数学对微积分创立的奉献微积分的产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极限概念;求积的无限小方法;积分与微分的互逆关系 。最后一步是由牛顿、莱布尼兹完成的。前两阶段的工作,欧洲的大批数学家一直追朔到古希腊的阿基米德都作出了各自的奉献。对于这方面的工作,古代中国毫不逊色于西方,微积分思想在古代中国早有萌芽,甚至是古希腊数学不能比较的。公元前7世纪老庄哲学中就有无限可分性和极限思想;公元前4世纪墨经中有了有穷、无穷、无限小最小无内、无穷大最大无外的定义和极限、瞬时等概念。X徽公元263年首创的割圆术求圆面积和方锥体积,求得 圆周率约等于3 .1416,他的极限思想和无穷小方法,是世界古代极限思想的

6、深刻表达。 微积分思想虽然可追朔古希腊,但它的概念和法那么却是16世纪下半叶,开普勒、卡瓦列利等求积的不可分量思想和方法根底上产生和开展起来的。而这些思想和方法从X徽对圆锥、圆台、圆柱的体积公式的证明到公元5世纪祖恒求球体积的方法中都可找到。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独创了“隙积术、“会圆术和“棋局都数术开创了对高阶等差级数求和的研究。 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于1274年撰写了划时代巨著数书九章十八卷,创举世闻名的“大衍求一术增乘开方法解任意次数字高次方程近似解,比西方早500多年。 特别是13世纪40年代到14世纪初,在主要领域都到达了中国古代数学的顶峰,出现了现通称贾宪三角形的“开方作法根源图

7、和增乘开方法、“正负开方术、“大衍求一术、“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式组解法、“垛积术高阶等差级数求和、“招差术高次差内差法、“天元术数字高次方程一般解法、“四元术四元高次方程组解法、勾股数学、弧矢割圆术、组合数学、计算技术改革和珠算等都是在世界数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出色成果,中国古代数学有了微积分前两阶段的出色工作,其中许多都是微积分得以创立的关键。 中国已具备了17世纪创造微积分前夕的全部内在条件,已经接近了微积分的大门。可惜中国元朝以后,八股取士制造成了学术上的大倒退,封建统治的文化专制和盲目排外致使包括数学在内的科学日渐衰落,在微积分创立的最关键一步落伍了。三、对微积分理论有重要影响的重要科学

8、家公正的历史评价,是不能把创立微积分归功于一两个人的偶然的或不可思议的灵感的。十七世纪的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都为解决上节四类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法国的费马、笛卡尔、罗伯瓦、笛沙格;英国的巴罗、瓦里士;德国的开普勒;意大利的卡瓦列利等人都提出许多很有建树的理论。为微积分的创立做出了奉献。事实上,牛顿的教师巴罗,就曾经几乎充分认识到微分与积分之间的互逆关系。牛顿和莱布尼茨创立的系统的微积分就是基于这一根本思想。在牛顿与莱布尼茨作出他们的冲刺之前,微积分的大量知识已经积累起来了。甚至在巴罗的一本书里就能看到求切线的方法、两个函数的积和商的微分定理、x 的幂的微分、求曲线的长度、

9、定积分中的变量代换、隐函数的微分定理等等。但最重要的2个人物还是下面两位:1.牛顿:17世纪生产力的开展推动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开展,不但已有的数学成果得到进一步稳固、充实和扩大,而且由于实践的需要,开场研究运动着的物体和变化的量,这样就获得了变量的概念,研究变化着的量的一般性和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到了17世纪下半叶,在前人创造性研究的根底上,英国大数学家、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16421727是从物理学的角度研究微积分的,他为了解决运动问题,创立了一种和物理概念直接联系的数学理论,即牛顿称之为“流数术的理论,这实际上就是微积分理论。牛顿的有关“流数术的主要著作是求曲边形面积、运用无穷多项方程的计算

10、法和流数术和无穷极数。这些概念是力不概念的数学反映。牛顿认为任何运动存在于空间,依赖于时间,因而他把时间作为自变量,把和时间有关的固变量作为流量,不仅这样,他还把几何图形线、角、体,都看作力学位移的结果。因而,一切变量都是流量。 牛顿指出,“流数术根本上包括三类问题。 1流量之间的关系,求它们的流数的关系,这相当于微分学。 2表示流数之间的关系的方程,求相应的流量间的关系。这相当于积分学,牛顿意义下的积分法不仅包括求原函数,还包括解微分方程。 3“流数术应用X围包括计算曲线的极大值、极小值,求曲线的切线和曲率,求曲线长度及计算曲边形面积等。 牛顿已完全清楚上述1与2两类问题中运算是互逆的运算,

11、于是建立起微分学和积分学之间的联系。 牛顿在1665年5月20日的一份手稿中提到“流数术,因而有人把这一天作为诞生微积分的标志。 牛顿于 1642 年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艰辛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天才,他对物理问题的洞察力和他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都是空前卓越的。尽管取得无数成就,他仍保持谦逊的美德。 2.莱布尼茨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G.W. Leibniz 16461716是17、18世纪之交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一个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他博览群书,涉猎百科,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他是从几何方面独立发现了微积分,在牛顿和

12、莱布尼茨之前至少有数十位数学家研究过,他们为微积分的诞生作了开创性奉献。但是他们这些工作是零碎的,不连贯的,缺乏统一性。莱布尼茨创立微积分的途径与方法与牛顿是不同的。莱布尼茨是经过研究曲线的切线和曲线包围的面积,运用分析学方法引进微积分概念、得出运算法那么的。牛顿在微积分的应用上更多地结合了运动学,造诣较莱布尼茨高一等,但莱布尼茨的表达形式采用数学符号却又远远优于牛顿一筹,既简洁又准确地提醒出微积分的实质,强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数学的开展。 莱布尼茨创造的微积分符号,正像印度阿拉伯数码促进了算术与代数开展一样,促进了微积分学的开展。莱布尼茨是数学史上最出色的符号创造者之一。 牛顿当时采用的微分和积

13、分符号现在不用了,而莱布尼茨所采用的符号现今仍在使用。莱布尼茨比别人更早更明确地认识到,好的符号能大大节省思维劳动,运用符号的技巧是数学成功的关键之一。 3.优先权的争论从始创微积分的时间说牛顿比莱布尼茨大约早10年,但从正式公开发表的时间说牛顿却比莱布尼茨要晚。牛顿系统论述“流数术的重要著作流数术和无穷极数是1671年写成的,但因1676年伦敦大火殃及印刷厂,致使该书1736年才发表,这比莱布尼茨的论文要晚半个世纪。不幸的是,由于人们在欣赏微积分的宏伟成效之余,在提出谁是这门学科的创立者的时候,竟然引起了一场悍然大波,造成了欧洲大陆的数学家和英国数学家的长期对立。英国数学在一个时期里闭关锁国

14、,囿于民族偏见,过于拘泥在牛顿的“流数术中停步不前,因而数学开展整整落后了一百年。其实,牛顿和莱布尼茨分别是自己独立研究,在大体上相近的时间里先后完成的。比较特殊的是牛顿创立微积分要比莱布尼茨早10年左右,但是正式公开发表微积分这一理论,莱布尼茨却要比牛顿发表早三年。他们的研究各有长处,也都各有短处。那时候,由于民族偏见,关于创造优先权的争论竟从1699年始延续了一百多年。应该指出,这是和历史上任何一项重XX论的完XX要经历一段时间一样,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工作也都是很不完善的。他们在无穷和无穷小量这个问题上,其说不一,十分模糊。牛顿的无穷小量,有时候是零,有时候不是零而是有限的小量;莱布尼茨的也

15、不能自圆其说。这些根底方面的缺陷,最终导致了第二次数学危机的产生。直到19世纪初,法国科学学院的科学家以柯西为首,对微积分的理论进展了认真研究,建立了极限理论,后来又经过德国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进一步的严格化,使极限理论成为了微积分的坚决根底。才使微积分进一步的开展开来。四、微积分的现代开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永远不会止步,微积分这门学科在现代也一直在开展着。以以下举了几个例子,足以说明人类认识微积分的水平在不断深化。 在Riemann将Cauchy的积分含义扩展之后,Lebesgue又引进了测度的概念,进一步将Riemann积分的含义扩展。例如著名的Dirichilet函数在Riemann积分下不可积,而在Lebesgue积分下便可积。前苏联著名数学大师所伯列夫为了确定偏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建立了广义函数和广义导数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引入不仅赋予微分方程的解以新的含义,更重要的是,它使得泛函分析等现在数学工具得以应用到微分方程理论中,从而开辟了微分方程理论的新天地。我国的数学泰斗陈省身先生所研究的微分几何领域,便是利用微积分的理论来研究几何,这门学科对人类认识时间和空间的性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且这门学科至今仍然很活泼。前不久由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完成的庞加莱猜测便属于这一领域。 在多元微积分学中,NewtonLeibniz公式的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