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674995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管切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气管切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气管切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气管切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气管切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管切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管切开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管切开术一 概述气管切开术是切开颈段气管前壁、经过新建立的与外界再通的通 道进行呼吸的一种手术,主要应用于抢救喉阻塞患者,是耳鼻喉科住 院医师需掌握的根本操作和临床技能。二适应证1. 喉阻塞任何原因引起的三四度喉阻塞,尤其是病因不能很快解除时。2. 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昏迷,颅脑病变,神经麻痹,严重的脑、胸、腹部外伤及呼吸道 烧伤等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为了吸出痰液,亦可行气管切开。3. 预防性气管切开对于某些口腔、鼻咽、颌面、咽、喉部大手术,为了进行全麻, 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保持术后呼吸道通畅,可以先期施行气管切 开。烧伤、张口受限、口腔及咽喉肿瘤阻塞导致经口插管困难者,为 实施全麻

2、手术也需气管切开。4长时间辅助呼吸。5.其他:外伤或异物等。对于极少数复杂气管或支气管异物手 术,由于异物特殊经内镜下取出困难,无法越过声门者,可考虑经气 管切开途径取出异物。复杂头颈部外伤,对于损伤后立即出现呼吸困 难者,应及时施行气管切开;无明显呼吸困难者,应严密观察,仔细 检查,作好气管切开手术的一切准备。三禁忌症无绝对禁忌症,当有以下情况时,气管切开需慎重。1、全身状况极差者。2、呼吸道暂时性阻塞,梗阻因素可及时解除或保守治疗显著有 效时。3、有明显出血倾向时。四术前谈话要点1、向患者/亲属告知患者目前病情、气管切开术的必要性。2、告知潜在风险及对策。3、因患者病情可能出现的特殊并发症

3、。4、手术医师、主管医师及患者/亲属分别签字,需注明时间。五 术前准备1、患者准备:假设为择期手术,需颈部备皮,术前4-6小时禁食,术前30 分钟 肌注阿托品。假设为急症手术那么无需特殊准备。2、术者准备详细了解患者相关病历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患者 全身状况,引起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呼吸困难程度及手术适应症行 充分评估。对既往有头颈部手术病史者,应结合CT等影像资料,了 解是否存在因既往手术或肿瘤等因素造成的气管受压、变形或移位等 特殊状况。3、用品准备气管切开手术包:含手术刀柄、刀片、血管钳、甲状腺拉钩、气 管牵开器、针持等必需器械;同时备好氧气吸入设备、负压吸引器、 吸痰管、型

4、号适合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等。除少数紧急床边气管切开外,手术需同时备心电监护及呼吸机等 相关设备。4、药品准备局部浸润麻醉药物1-2%利多卡因根据病情准备可能需要的抢 救药物等。六解剖要点提示:1、颈段气管位于颈部正中,上接环状软骨,下至胸骨上窝,约7-8 个气管环,胸骨上窝及甲状软骨切迹连线为确定颈中线的体表标志。 两侧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在颈中线相接形成白线,为术中别离的 主要标志。2、甲状腺峡部一般位于第24气管环。3、7-8气管环前壁横过无名动脉静脉,切口过低易伤及。4、颈总动脉、颈内静脉位于两侧胸锁乳突肌的深部,于环状软水 平血管离颈中线较远,向下逐渐靠近中线,于胸骨上窝处与气管靠

5、近。胸锁轧靈肌甲狀舌腎眺甲址腺上静脉甲戏腺七 麻醉、体位与切口1. 体位:一般取仰卧位某些强迫体位患者或不能耐受仰卧者 亦可采用半卧位或坐位,肩下垫枕,头后仰。术者位于患者右侧, 一助位于对侧,二助坐于头侧,以固定头部,保持正中位。常规消毒, 铺无菌巾。2. 麻醉:一般采用局麻。沿颈前正中上自甲状软骨下缘下至胸 骨上窝,以1%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局部浸润需注意皮下及深 部甲状腺筋膜周围的麻醉充分。3. 切口:多采用胸骨上窝上1横指处横切口,也可采用纵切口, 自环状软骨下缘至接近胸骨上窝处,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某些术前 预防性气管切开切口需根据后续具体手术切口设计。八手术过程与步骤1、别离气

6、管前组织:沿颈中白线别离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 拉钩向两侧牵拉,暴露甲状腺峡部,假设峡部过宽,可在其下缘稍加 别离,将峡部向上牵引,以便暴露气管。2、适当别离气管前筋膜,空针回抽,确定气管位置。用尖刀片横 形于2-3气管环间切开,制作舌形瓣。也可于第24气管环处行纵 行切开。3、插入气管套管:血管钳撑开气管切口,插入大小适合,带有 管芯的气管套管,插入外管后,立即取出管芯,放入内管,吸净分泌 物,并检查有无出血。4、创口处理:固定气管套管,带子松紧适度,打成死结以牢固 固定。置口纱垫于套管下。九考前须知气管切开术作为缓解呼吸困难的急症手术,手术过程应力求简捷、 高效,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有

7、以下考前须知:1、切开皮肤后,需充分松解皮下组织,防止术野成漏斗状显露不 清。2、别离过程中以颈部白线为标志,保持正中线操作。拉钩拉向 外上方,用力均匀,防止将气管拉偏向一侧。3、切开气管时,刀尖勿进入气管腔内太深,以防切开食管。4、术中严密止血,对于颈前静脉或甲状腺下级出血时需尽量结 扎止血,防止术后呛咳静脉压力过大导致血管出血。5、切口一般不予缝合,以免引起皮下气肿。十术后处理1、床边设备:应备有氧气、吸引器、气管切开器械、导尿管及 急救药品,氧气用于气管切开,以及另一付同号气管套管。2、保持套管通畅:应经常吸痰,每日定时清洗内管,煮沸消毒 数次。术后一周内不宜更换外管,以免因气管前软组织

8、尚未形成窦道, 使插管困难而造成意外。3、保持下呼吸道通畅:室内保持适当温度22C左右和湿度 相对湿度90%以上,可用地上泼水、蒸气吸入,定时通过气管套管滴入少许生理盐水,0.05%糜蛋白酶等,以稀释痰液,便于咳出。4、防止伤口感染:由于痰液污染,术后伤口易于感染,故至少 每日换药一次。如已发生感染,可酌情给以抗生素。5、防止外管脱出:要经常注意套管是否在气管内,假设套管脱 出,又未及时发现,可引起窒息。套管太短,固定带子过松,气管切 口过低,颈部肿胀或开口纱布过厚等。均可导致外管脱出。6、拔管:待喉阻塞或下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全身情况好转后, 即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堵管48-72小时,如病人在

9、活动、睡眠时无 呼吸困难,可行拔管。创口一般不必缝合,只须用蝶形胶布拉拢创缘, 数天可自行愈合。长期带管者,由于切开部位上皮长入痿口内与气管 粘膜愈合,形成窦道,故应行痿口修补缝合术。十一手术并发症术中并发症1、出血:术中大出血很少见,除非罕见的高位无名动脉受到损 伤。术中少量出血一般是由颈前静脉或甲状腺下级周围血管引起,需 术中结扎或缝扎。2、气胸和纵隔气肿:可由于胸膜的直接损伤,空气经过软组织 界面进入胸腔或纵隔,肺大泡破裂造成。儿童更常见,因为儿童胸膜 顶常高于销骨。应尽可能减少气管周围的解剖,气管套管应在直视下 看清楚插入气管,术后应常规拍胸片检查。3、心跳呼吸停止:心跳呼吸停止是罕见

10、但致命性并发症,主要 是由于气管切开前已有严重的呼吸衰竭、不能迅速建立起通畅的气道 所致,其余原因可能是迷走神经反射、张力性气胸、肺水肿或气管套管插到软组织内引起。术后并发症1、皮下气肿: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与气管前软组织别离过 多,气管切口外短内长或皮肤切口缝合过紧有关。自气管套管周围逸 出的气体可沿切口进入皮下组织间隙,沿皮下组织蔓延,气肿可达头 面、胸腹,但一般多限于颈部。大多数于数日后可自行吸收,不需作 特殊处理。2、气胸及纵膈气肿:在暴露气管时,向下别离过多、过深,损 伤胸膜后,可引起气胸。轻者无明显病症,严重者可引起窒息。如发 现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困难缓解或消失,而不久再次出现

11、呼吸困难 时,那么应考虑气胸,X线拍片可确诊。此时应行胸膜腔穿刺,抽除 气体。严重者可行闭式引流术。手术中过多别离气管前筋膜,气体沿气管前筋膜进入纵隔,形成 纵隔气肿。对纵隔积气较多者,可于胸骨上方沿气管前壁向下别离, 使空气向上逸出。3、出血:术后伤口少量出血,可经压迫止血或填入明胶海绵压 迫止血,假设出血较多,可能有血管损伤,应检查伤口,结扎出血点。4、拔管困难:手术时,假设切开部位过高,损伤环状软骨,术 后可引起声门下狭窄。气管切口太小,置入气管套管时将管壁压入气 管;术后感染,肉芽组织增生均可造成气管狭窄,造成拔管困难。个 别带管时间较长的患者,堵管时可能自觉呼吸不畅,可逐步更换小号

12、套管,最后堵管无呼吸困难时再行拔管。对拔管困难者,应认真分析 原因,行X线拍片或CT检查、直达喉镜、气管镜或纤维气管镜检查, 根据不同原因,酌情处理。5、气管食管痿:少见。在喉源性呼吸困难时,由于气管内呈负 压状态,气管后壁及食管前壁向气管腔内突出,切开气管前壁时可损 伤到后壁。较小的、时间不长的痿孔,有时可自行愈合,痿口较大或 时间较长,上皮已长入痿口者,只能手术修补。6、伤口感染:气管切开是一个相对污染的清洁切口。一般不需 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是假设术后出现气管切开处周围红肿、积液、 有明显异味,那么需行细菌学检查,根据药敏实验应用抗生素治疗。7、脱管:过早更换气管套管、固定带松弛、肥胖或颈部短粗、 术后咳嗽剧烈者有引起脱管的危险。如果不能立即重新找到插管的通 道,应马上重新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处两端气管软骨环上留置的缝 线在术后早期可以保存,一旦发生脱管时,可帮助迅速找回插管通道。 术后57天窦道大多已形成,此时更换气管套管是相对平安的。8、吞咽障碍:气管切开操作本身一般不影响术后吞咽功能,但 局部患者因咽喉原发病变或术后紧张不适可出现呛咳和误吸。可能与 气管插管套囊压迫食管、气管切开后喉腔粘膜水肿、喉保护反射减弱 等因素有关,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崔鹏 吕正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