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的用法辨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6748918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而”的用法辨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而”的用法辨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而”的用法辨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而”的用法辨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而”的用法辨析 与万向群老师商榷 江苏扬大附中东部分校 赵清越2010年第四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备课参考”栏目刊登了万向群老师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到底如何翻译一文。万老师在文中通过对秦由兴到亡的历史过程的分析,认为过秦论的主旨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的“而”应表示转折关系才能很好地解释秦灭亡的原因秦没有随着攻与守的形势变化而改变统治策略最终导致灭亡。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而”在这个句子中应表示因果关系而非转折关系,在此提出与万老师商榷。万老师认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师用书(以下简称“实验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普通版”)中给出的两种翻

2、译是不一样的:实验版的翻译是: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啊!普通版的翻译是: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万老师认为这两种翻译尽管看上去差不多,但普通版的翻译中多了一个“使”字,说明译者认为“而”表示因果关系;而实验版的翻译没有“使”字,这说明译者认为“而”表示转折关系。笔者认为,万老师这样理解是没有依据的,这两句翻译体现出来的“而”都应该表示因果关系。秦国“仁义不施”是原因,“攻守之势异也”是结果。首先,从翻译的原则看。翻译文言文是不可毫无根据地任意添加一些关系进去的。实验版和普通版的翻译中都是“就因为不施行仁义”,“就因为”三个字不是无故加进去的。“因为不施行

3、仁义”很明显认为“仁义不施”是原因,很自然“攻守之势异也”是“仁义不施”导致的结果,这一关系是由句中连词“而”体现的,而不是“使”体现的。“而”应该表示因果关系。其次,从语法的角度看。“而”作为连词,连接“仁义不施”和“攻守之势异也”两个分句。如果“而”表示转折关系,那么前后两个分句的意思应该相反或不一致。“攻守之势异也”,即攻和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根据历史,是秦守天下的形势远不如夺天下时的形势了,能攻不能守,最终灭亡。“仁义不施”,即不施行仁义,正是因为“不施行仁义”导致秦守不住天下。从两个分句表达的意思分析,两个分句间的连词“而”无论如何构不成转折关系,而是很明显的因果关系。最后,从文章的

4、内容看。的确如万老师所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秦从迅速崛起到进一步扩大势力,继而一统天下的过程中,靠的是智谋和武力,并不是靠施行仁义。本文的作者贾谊的观点在于论证秦灭亡的原因是不施行仁义,并没有对秦取得天下的方式做评价。贾谊认为要守住天下,要“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就不能用“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等方式,因为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两个字:暴政。正是不施行仁义的暴政最终让秦失去了人心,天下豪杰揭竿而起反抗,最终秦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贾谊最终得出结论,因为“仁义不施”(暴政)导致秦“攻守之势异也”,守天下时的不得人心、日渐衰微的形势和夺天下时的势如破竹

5、、雄霸威风完全不一样了,最终只能落得一个灭亡的下场。这正好是贾谊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借古讽今,警示当朝的统治者,要想守住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坐拥天下,就不能像秦一样“仁义不施”,而应该实施仁义,才能得人心,才能守住天下,千万不要重蹈秦的覆辙。而万老师认为“而”如果表示因果关系,文章就得理解为秦国曾经实施仁政,使得当年打六国异常顺利,后来由于不施行仁义,使得取得天下后又被消灭了。这样理解太过牵强,原文并没有这样的意思。贾谊批判的是秦守天下的方式,对秦取得天下的方式并没有批判的意思。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仁义不施”是原因,“攻守之势异也”是“仁义不施”导致的结果,“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的“而”应该表示因果关系。通讯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扬大附中东部分校 语文组 (邮编225003) 赵清越电话:133651080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