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软件工程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6748438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软件工程的历史与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软件工程的历史与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软件工程的历史与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软件工程的历史与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软件工程的历史与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软件工程的历史与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软件工程的历史与发展趋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软件工程的历史与开展趋势论文摘要:软件是一种特殊的产品,随着其规模和复杂性的进步、使用范围的扩大,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对软件的开发过程进展控制。从软件工程这门学科和技术出现的背景出发,回忆了软件工程在近40年来理论、方法和理论中的成果。最后结合internet技术和平台的挑战,初步讨论了软件工程需要面对的新挑战。论文关键词:软件危机;构件;体系构造;软件工程管理;中间件1软件工程的出现11软件危机20世纪中期,计算机刚被参军用领域转向民用领域使用,那时编写程序的工作被视同为艺术家的创作。当时的计算机硬件非常昂贵,编程人员追求的是如何在有限的处理器才能和存储器空间约束下,编写出执行速度快、

2、体积小的程序。程序中充满了各种各样让人迷惑的技巧。这时的软件消费非常依赖于开发人员的聪明才智。到了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得到较大扩展,对软件系统的需求和软件自身的复杂度急剧上升,传统的开发方法无法适应用户在质量、效率等方面对软件的需求。这就是所谓的“软件危机。为解决这个问题,1968年nat会议上首次提出“软件工程(stfraeengineeirng)的概念,提出把软件开发从“艺术和“个体行为向“工程和“群体协同工作转化。其根本思想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那么和方法,按照预算和进度,实现满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发布和维护的工程。从此也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软件

3、工程。迄今为之,为了到达最初设定的目的,软件工程界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方法、语言和工具,解决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假设干问题。但是,由于软件固有的复杂性、易变性和不可见性,软件开发周期长、代价高和质量低的问题仍然存在。ieee在2002年发表的报告指出,即使是it产业最兴旺的美国,在2001年美国外乡公司开发的软件产品中平均每1000行代码中有037个错误,对于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这个比例更高。12软件与其他产品的差异软件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人们通常看到的是它的载体,而真正具有意义的是载体上的计算机或信息。软件既不同于通常的精神产品,也不同于常见的物质产品。作家的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没有使用价

4、值却可以供人阅读欣赏。假设把软件也看成是一种作品,却发现其价值在于供人们使用,无人喜欢读它的源代码。软件也与传统的工业产品不同。工业产品在设计好之后,主要的本钱是原材料本钱、消费过程的开销等,但消费任何软件的主要本钱是设计、实现软件时的本钱,以及软件投入使用后的维护本钱,在消费线上制造软件的本钱非常低。用户购置某种商品后,就拥有了该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是用户买来的软件却只拥有它的有限“使用权。工业产品会随着使用而磨损、报废,但软件在使用过程不会有任何磨损,在一样的硬件条件下用户1年前使用的软件和5年后使用该软件无任何差异。传统的工业产品在车间里消费,消费过程可见、可触摸,也容易衡量消费过程

5、中的消耗和进展。可是软件的开发过程在人的大脑里,很难度量其进度。所谓的“软件工程就是要这种过程“可视化、“定量化,把看不见的思维活动变成看得见的“文档或者其他看得见的东西。2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30多年来,软件工程的研究和理论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尽管目前离彻底解决“软件危机还有相当的差距(对是否能彻底解决目前也存在争议),但软件工程的方法对软件产业的开展还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陆续出现了构造化程序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ase)、面向对象语言和方法、软件过程及软件过程改善研究等一系列成果,并应用到理论中。目前软件工程中主要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分成技术和管理两类。21

6、技术的角度主要包括:软件开发范型、软件设计方法。软件开发范型关注软件工程的方向,即如何才是正确的编写满足需求的软件;软件设计方法关注软件工程的“途径,即研究怎样完成从高层概念模型到低层概念模型的映射。软件工程理论在理论中应用时重点放在软件复用上。参考目前成熟的工业产品的开发形式,软件复用可以在软件开发中防止重复劳动,它以已有的成果为根底,充分利用过去开发应用系统中积累的知识和经历,将开发的重点集中于新应用的特有构成成分上。通过使用软件复用技术,开发应用系统时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开发成果,消除软件生命周期中的许多重复劳动,进步软件开发的效率。同时,复用高质量的已有成果,可以防止重新开发时引入的错误

7、,从而进步软件质量。实现软件复用的关键技术包括软件构件技术(sftarepnenttehnlgy)、领域工程(dainengineering)、软件体系构造(sftarearhiteture)等。软件构件是指应用系统中可以明确辨识的构成成分,可复用构件是指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可复用价值的构件。目前,构件的概念即包括源代码,也包括需求、需求规约、系统和软件的体系构造、文档、测试方案、测试用例和数据以及其他对开发活动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称为可复用软件构件。软件构件技术是支持软件复用的核心技术,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何有目的的进展构件消费和从已有系统中挖掘提取构件;构件的本质特征及构件间的关系是

8、什么样的;如何描绘构件;如何对构件进展分类、组织及检索等。研究理论说明,由于某个特定领域需要的软件具有相似的需求,因此软件复用在特定领域内更容易获得成功,由此出现了领域工程。领域工程是为一组相似或相近系统的应用工程建立根本才能和必备根底的过程,它涵盖了建立可复用软件构件的所有活动。包括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usei)在内的许多研究机构已经提出了一些领域分析方法。假如软件复用仅停留在代码阶段,开发人员得到的好处是有限的。软件体系构造技术使软件复用从代码复用开展到设计复用和过程复用。在建筑工程领域人们用体系构造表达建筑的整体构造,软件工程研究中引人体系构造这个术语,其核心内容是软件系统

9、的构造,它包括如下一些实体:构件、构件之间的交互关系、限制、构件和连接件构成的拓扑构造、设计原那么与指导方针。22工程管理的角度参考其他成熟工程领域中的做法,软件工程也研究管理学理论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软件工程管理方法抛弃了以前个人的作坊式开发方式,根据管理科学的理论,结合软件产品开发的实际,保证工程化系统开发方法的顺利施行。为了使软件工程可以按照预定的本钱、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软件管理方法对本钱、人员、进度、质量、风险、文档等进展分析管理和控制。进展软件工程管理有利于将开发人员的个人开发才能转化成企业的开发才能,企业的软件开发才能越高,说明这个企业的软件消费越趋向于成熟,其开发风险也越校软件

10、工程管理已经是公认的软件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根据在前面提到的软件与其他产品的区别,软件工程管理具有一些与其他工程管理不同的特性软件工程管理中遵循着一些原那么,例如:软件工程中需要平衡需求、资源、工期、质量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大规模的工程要拆分成几个小工程,从而减小工程的管理风险,并且使目的详细明确;依靠一套标准的过程来实时控制工程进度,并确保工程经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工程具有很高的可见度;针对不同工程的特点,制订不同的工程管理的方针政策;合理控制工程组的规模控制原那么;有效的积累知识,做到人员的专业化培养。目前在软件工程管理方面有国际标准化组织专门为软件行业定制的is90

11、03标准,它给出了衡量软件质量的准那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出的(apabilityaturitydel,才能成熟度模型)那么提供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软件研发工程管理的方法。3软件工程的新开展20世纪末开场流行的internet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球范围的信息根底设施,形成了一个资源丰富的计算平台,将来如何在internet平台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巨型的、高效的、可信的虚拟环境,使所有资源可以高效、可信地为所有用户效劳,成为软件技术的研究热点。internet平台具有一些传统软件平台不具备的特征:分布性、节点的高度自治性、开放性、异构性、不可预测性、连接环境的多样性等。这对软件工程

12、的开展提出了新的问题。软件工程需要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和平台来应对这个问题。目前投入很大精力研究的中间件技术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综上所述,internet及其上应用的快速开展与普及,使计算机软件所面临的环境开场从静态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动态和多变。软件系统为了适应这样一种开展趋势,将会逐步呈现出柔性、多目的、连续反响式的网构软件系统的形态。面对这种新型的软件形态,传统的软件理论、方法、技术和平台面临了一系列挑战。从宏观上看,这种挑战为我们研究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使我们有可能建立一套合适于internet开放、动态和多变环境的新型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从微观的角度来看,internet的开展将使系统软件和支撑平台的研究重点开场从操作系统等转向新型中间件平台,而网构软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打破必将导致在建立新型中间件平台创新技术方面的打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