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72054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多元性是我们在教育观念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尊重差异。主体多元发展实验研究就是将人的内在精神作用于人的智能发展长项的研究。这既体现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又融合了现代智能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它必须以学生全面和谐、主动活泼地发展为中心,努力把诚心诚意地让学生做主人和严肃严格地进行基本训练相融合。当前,学校教育评价领域存在一种倾向用划一的标准去界定人才培养规格、评价教育质量、衡量存在差异的学生发展水平。这种倾向的存在,抹杀了学生在发展的起点、速率、方向及终点等各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剥夺学生发展的个性空间,扼杀学生的发展潜能;这种倾向的存在在根本上,是由于缺乏对教育价值和功能的

2、正确认识,缺乏对学生发展个体差异的正确认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是多元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培养目标的确定要综合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个体的发展需要。教育要迎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多元的。教育评价目的和功能是为了促进不同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多元化发展离不开老师的多元化评价。教育评价在根本意义上是对教育质量的考核与评估。因而,教育质量的内涵也就决定了“评什么”和“怎么评”的问题。 一、教育评价“评什么” 在2007年5月21日的人民日报登了上海作家吴兴人的文章:“状元”为何不如“第十名”?(新语)。这个调查说中了今天教育评价的要害。现在的教育评价是更注重微

3、观评价,这种评价是重视对个体的评价,并且以分数划线的,这也是不可取的。我们要解决学生的能力、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教与学,学与做的有机结合,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整个教育活动,注重激励性、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全程性、开放性,就更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而是挖掘学生的亮点和积极因素,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倡导学生自学、研究、创新能力等。评价不能仅以分数划分,还要关注学生有能力、态度、情感、品行、习惯、精神等,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这就是我们在对个体评价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二、教育评价“怎么评”我常常看到教室里有这样的现象:班上没有老师,只有一个小班干拿着两支粉笔

4、站在讲台前,圆圆的眼睛扫视着班上的同学,看到表现好的就用红粉笔在黑板上记名字,表现不好就用白粉笔写上名字。老师进班后就根据黑板上的名字进行奖惩。我想这也是一种评价体制吧,可是我并不赞成这种方式的评价。首先,这种评价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小班干的手上,他也是一个孩子,也许有时他自己也控制不好自己,他又怎么能管理班级呢?其次,我们对孩子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促进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能活泼、主动地发展。显然,这种由小班干评价的方式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而且,小学生有时控制不住自己,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上进心,而是由于自己的年龄特点,没有持久性而已,在评价时要对孩子的努力、进步进行及时的肯定,同时提出

5、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以收到更好的效果。这也不是一个小班干能做到的。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相结合中新课程的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的有效途径。1、自评、互评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陆九渊的与傅全美中也提到:“知过必改,闻过则喜。”做一个孩子,要想改正自身的缺点,首先必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班级中开展自评和互评的活动,有助于学生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

6、优势与不足,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自我,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小学生年龄较小,要做到“自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中必然少不了老师的引导。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评论的内容、评价的要求和标准。评价的内容要丰富、全面、科学。由于学生认知能力有限,看问题还不全面,如果没有一定的评价内容,学生的评论活动就无从下手,只能盲目进行;没有一定的评价要求和标准,学生就会在评价中各行其事、为所欲为,评价的结果就会失去了客观公正,这样反而会打击学生,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自主表现、自主发展、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机会和时间。在课堂上,在每天放学前的一天总结里,可以根据学

7、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下课表现、与同学的相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入手,问问学生“你是怎么做的?”“你觉得这样好不好?”“你认为应该怎么做?”让学生通知自查和互查,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如果时间不允许,也可以让孩子回家后回忆一下在校发生的事情,用几句话写写自己的心灵独白。也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对自己和同学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老师要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提倡学生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多肯定别人的进步,学生在看到别人优点的同时也会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不能使学生形成评价就是批评别人的观念,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了。2、师评教师是学生评价活动中的引导着,教师要活动中也要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

8、的情况对每个学生的客观公正的总结,因而,师评是评价体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在学习目标或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具体表现,给以及时的肯定、表扬、鼓励或纠正,班主任要为每一位任课老师评价学生提供便利,可在班级中设计评价表,以便每一位任课教师在课堂中及时地记录下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以激励学生不断地自我完善。而作为班主任,除了在课堂上适时地评价学生外,还要多关注学生在课间各方面的表现,以便于对学生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要关注评价手段的多元化,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标准既应注意对学生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每周利用晨会、班会时间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和任课老师的评价情况对班级学生表现进行总结,肯定每个孩子的进步,指出孩子的不足,激励孩子们再接再厉,不断进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下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态度、情感、表现和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的综合评价,通过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