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6720377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第七届年会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广州市白云区萧岗小学梁灿强摘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 构者,必须是由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情境下,通过主动探索,主动搜索,发现分析有关 信息资源而完成的。在教学中利用这一理论,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自主学习 实践 体会“自主学习”,即学生自学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 应当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 在此过程中, 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协助者,为学生提供或创设符合教

2、学要求的情境。国家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课程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 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1流与合作的能力。 因此,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了这一基本理念,并且结合学校 开展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谈 谈在实践中的一些运用体会。一、自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1 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大条件,没有了兴趣,学生就根本不想去学,更谈不上主动 去学了。在上课开始时应该创设好每一个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师对问 题的提出也是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的,毕竟是学生在听

3、你说话,学生对问题有趣的,就 很容易融合到课堂上来,学习就有了一个动力,对问题任务的解决也起到了好的作用, 同时也激发了那种创新的欲望。例如,我在上金山艺术汉字工具这一课中,开始时以一个海洋电影片段来引入,清澈而见底的海水,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在片段最后出现 污染了的海水和一条鱼,那条鱼好像在说什么,学生一看就知道要求我们要保护蓝色 海洋,那么我们怎样保护呢?首先要设计一些艺术字标语,以后再进行海报设计宣传。在这节课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学生心 中,立刻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为后面的艺术字设计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2 提出问题、引导

4、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者,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应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去观察, 去思考,而且在教学中要适时巧妙地对教学情景中发生的现象进行质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去尝试学习。例如,在教学画图美丽的夜景一课中,我展示出预备好的画让学生先看然后 再去创作,目的是想考查学生对椭圆、曲线、橡皮工具的运用。其中最大争议的是弯 圆形月亮的画法(见图),一开始时学生都说不知道怎么画,我就引导他们从椭圆、 曲线、橡皮三个工具入手,让他们先尝试一下怎样画,到时再汇报,经过引导,最后 得出了好多种画法,其中有2种画法最好:一是先画2个交叉圆,然后擦除一部分, 二是先画一个填上黄色的

5、正圆, 然后用背景色去画交叉正圆,再将另一部分填上背景 色。通过提问、引导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去思考,让学生在尝试创作过程中找到答 案,这就是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3提供资源、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在于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 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教师准备与课 堂相关的教学资源是必要的。例如我在教学艺术字设计时,由于新版教材没这方面的内容,我就自行制作了一 个生动有趣的课件,里面有设计的步骤,还有一些设计了的艺术字效果。我将这个课 件发送到每一台学生机,让学生对照去学习,通过学习,再自主地去设计出

6、更漂亮的 的艺术字。在这节课中,重要的是没有教师的帮助下能够自已去设计,学生设计的艺 术字都很漂亮,而且有的很新颖,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我平时还积累各种资源,包括各种展示作品、课件(包括教师用和学生用), 这些对于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是非常有用的。4 组内协作、互帮互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虽然现在我们在这里讲的是自主学习,但凭学生一个人有时是很难完成学习任务 的,这就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了。我平时将一个班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出 比较好的一名做组长,在学习时遇到什么困难,先在组内进行讨论解决,如果不行, 再由教师去指导。在组内学习中,组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

7、起着“小老师”的作用, 组内同学通过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在小学信息技术中,“电子小报”的制作是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是一种综合 运用的能力,我先准备了几个主题的材料,比如“心目中的广州”、“ 2010亚运会”,让学生自由选择,然后就以小组形式进行制作,组内的同学有的设计排版,有的设计 艺术字标题,有的选择图片,最后一份好的电子报出来了,原来不是很熟练的同学, 经过一起学习后,也变得熟练起来了。因此可见,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又是紧密相联的,反过来说,加强学生合作学习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5 学会迁移,举一反三,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的时候,如果我们细想一下,就会发现每一个软件

8、都有它们的共同点,比 如: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等,甚至某些功能都相同。我们在教学学生学习的同时, 还要在学生操作实践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善于思考,从操作中形成知识,尤其加强新 旧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迁移,活学活思,活学活用,做到举一而反三。在小学阶段,我校主要学习画图软件,WPSOFFIC巳金山文字和金山演示),WORD POWERPOINT,而这几个软件的共性都是相同的,比如金山演示与POWERPOINT动画设置、幻灯片的切换、作品的播放都是一样的,我在教学了金山演示后,教学 POWERPOINT主要设计任务然后让学生联想以前的知识自主去学习,如果遇到问题再 请教同学和老师,这样比起教师一步

9、一步地去讲解节约了时间,而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得到了大大的提高。6 交流互动,总结评价,提升自主学习的修养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除给学生创设协作化的学习环境外,还要以指导 者的身份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单独交流指导,对大多数学生的共性问题,组织学生 小组讨论,通过学生的集体探讨、交流以及教师的指导来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 不但从自己的思考过程中获得知识, 还能从别的学生的观点中获取知识, 以达到建构2和转换自己知识的目的。如制作小板报时,可以由学生单独完成,也可以找伙伴来合作,最后进行总结评价,让学生自己介绍、演示,然后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 习,最终使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

10、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实现“要 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同时学生易于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学习的修养也 得到了提升。二、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中的一些体会1 教师应该适时、正确地引导,而不是直接去帮助在课上教师应该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找到问题的答案, 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并不一定能够适应,即是说不一定能一下子就能把问题解决, 而此时教师应该给予指导,但不能就动手帮他,而是启发学生去思考,在学生自主学 习之后,要给予评定,并鼓励,让他们兴趣更加浓郁。2. 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应该调节好课堂节奏信息技术是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课程,本身就具有活动课的特点,学生

11、的自主性强, 加上小学生的自律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尚缺,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会受到学习内容 以外的因素干扰,或者因时间学习长而走错方向,教师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调控好 课堂节奏,随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比如创作美丽的山村 这一幅画的时候,教师不是让学生随便去画,而是提供一个框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 去创作,不然的话部分学生在创作的时候就会出现把握不住内容而造成“不会画”的 现象(我就出现过此情况),在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是较快完成的,这时应该安 排他们去帮助其他同学,而不要让他们空着手“没事做”。3.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注重评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模式强调学生自

12、主学习,但不是说一定要由学生一个人来完成,相反, 而应该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在教学设计时,注意既要有自主学习的内容,比如完成 一幅画的创作,又要有合作学习才能完成的内容,比如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电子报, 两者通过相互结合,可以让学生体验到集体智慧的力量。通过实践,使我对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应该使不同层次、不同潜能的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 指导下进行自我学习,让他们既掌握了课堂知识,又培养了各种能力。参考文献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 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黄旭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