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骨混凝土结构梁施工工法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718614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骨混凝土结构梁施工工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钢骨混凝土结构梁施工工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钢骨混凝土结构梁施工工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钢骨混凝土结构梁施工工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钢骨混凝土结构梁施工工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骨混凝土结构梁施工工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骨混凝土结构梁施工工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钢骨混凝土结构梁施工工法编制单位:主要执笔人:钢骨混凝土结构是指在钢筋混凝土内部配置型钢的组合结构,简称 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结构。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与建筑技术的进步, 大跨度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建筑结构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钢骨混凝土结构 充分发挥了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特点,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变形能 力强、抗震性能好的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具有结构刚度大、整体稳定性高的 特点。我公司于 2003 年在施工安徽*楼项目时,在关键部位应用了钢 骨混凝土结构梁,收到了良好的效

2、果。1、工艺原理钢骨混凝土结构是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的一种组合结构形式,它是在钢筋 混凝土中配置型钢,使型钢与混凝土组合成为一个共同受力的整体。2、工法特点2.1 钢骨型材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钢骨型材的 安装可以采用现场拼装或工厂拼装后整体吊装的施工方式。当钢骨型材梁采用 工厂拼装后整体吊装施工时,如现场垂直运输机械的能力受限制,可以将其在 端部 1/3 区段内截断,分段吊装就位后,用高强螺栓连接。2.2 由于配置了钢骨型材,使得钢材的抗拉性能和混凝土的抗压性能都得以充 分的发挥,所以 SRC 结构在具备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优点的同时,还具有良好 的防火、耐腐蚀性能。2.

3、3 结构自重较大,施工复杂程度较高。2.4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养护要求较高。2.5 施工安全管理,垂直运输设备、临时支撑设施的稳定性控制,也是钢骨混 凝土施工控制的重点。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大跨度结构和高层建筑。4、材料性能4.1 钢骨型材4.1.1 材料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和国家规定,并有生产厂家的质量保证书及 检验报告;所采用的钢材、焊条、螺栓应进行抽样复验。4.1.2 钢材的表观质量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 定: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面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 负允

4、许偏差值的 1/2;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 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规定的C级及以上;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 分层、夹渣等缺陷。4.2 混凝土4.2.1 混凝土原材料符合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4.2.2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层的混凝土原材料有以下具体要求:1、水泥 水泥的选用应满足质量稳定、水化热低、含碱量低、活性好、标准稠度用 水量小,均匀性、安定性好,富余强度高,水泥与外加剂之间适应性良好。2、骨料 粗骨料选用卵石,选用的原则:强度高、连续级配好、产地、规格必须一致,而且含泥量严格控制在1%以内,大于5mm的泥块含量小于0.5%,骨针片状 颗粒含量

5、不大于10%,骨料不得带用杂物,细骨料选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在2.5 以上,含泥量控制在3%以内,大于5mm的泥块含量小于1%,有害物质按重量计 W1.0%。3、掺合料根据“双掺技术”的特点,混凝土拌合物中适量掺入II级粉煤灰及减水剂, 满足混凝土的抗裂要求及对混凝土的各种施工性能要求。掺粉煤灰不仅可以改 善混凝土性能,而且还节约水泥,降低温度裂缝的形成。4.3 模板 ,加工性能好、具有足够的刚度。4.4 钢筋4.4.1 钢筋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进场钢筋按规定取 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4.4.2 成品钢筋的加工尺寸(弯心、角度、长度等)、偏差符合规范要求。文档从互联网中收

6、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5、施工准备5.1 确定钢骨混凝土结构梁施工方案施工前应根据图纸要求、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案,重点明确以下内 容:5.1.1 钢骨型材加工地点、钢构件的连接方法;5.1.2 钢骨型材的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5.1.3 钢骨型材就位后的校准、临时固定方法;5.1.4 钢筋的绑扎就位;5.1.5 确定模板支撑体系和模板材料;5.1.5 混凝土施工和养护;5.1.6 施工安全措施。5.2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2.1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使混凝土在满足强度要求、减小水化热温差、减小混 凝收缩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5.2.2 进行混

7、凝土配合比优化,主要从坍落度、和易性、水灰比、砂率、坍落 度损失和强度等方面反复试验调整,经现场检验后确定混凝土的最终配合比, 同时确定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参数及性能指标。5.2.3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土 2cm范围内。5.3 确定进度节点计划进度节点可以划分为钢骨型材加工、运输、吊装就位;以及钢筋混凝土的 钢筋绑扎、摸板支设、混凝土浇注和养护等阶段。5.4 落实水平运输机械和垂直运输机械 钢骨型材的垂直运输是钢骨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在施工前必须对机械的回转半径、起重吨位、稳定性进行验算。6、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6.1 钢骨混凝土结构梁钢骨型材施工总的施工顺序为:构件制作一构件拼装一运输一吊装一

8、组合连接一校准就 位f检验。为保证加工制作精度,构件的制作和拼装一般选择工厂作业,其施工顺序 为:进料f整板拼接f平板f下料f拼装f焊接角焊缝f矫正f钻孔f筋板加 设f摩擦面处理f检验。1、整板拼接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整板拼接用两块原板纵向接长,采用自动埋弧焊机焊接对接焊缝;焊接参 数为:坡口形式为X型坡口、焊丝直径4mm、焊接电流9501000A、焊接电压 3840V、焊接速度2529米/小时。拼接后的整板尺寸大,为防止吊运变形,应采用刚性扁担多点吊运,刚性 扁担与钢板接触点为三到四点的钢板吊钩。2、平板整板拼接后,把在对接焊缝处产

9、生的角变形放在矫正门架上进行矫正。 经平板工序后的钢板必须逐张检验,应符合表面质量要求和钢板的波浪度、 瓢曲度要求,标准为: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与埋件接触的预埋螺栓孔采用自动切割机制孔,其他连接件制孔采用钻床 或磁座钻。3、下料 放样和号料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制作和安装时的焊接收缩及切割、刨边和铣平等加工余量。对于板厚不大于 12mm 的板在尺寸合适的情况下可采用剪板机下料,且剪切 面要平整切割采用多头直条气割机下料,下料尺寸宽度方向允许误差0.5mm,长度 方向按放样尺寸加修割量(35 厘米)。对于其他手工气割下料,应将钢材切割范围内的铁锈、污物清理干净,气 割

10、后应清除熔廇和飞溅物及毛刺。4、拼装:钢板拼装在型钢组合机上进行组装。5、焊接角焊缝: 焊接施工前应做相应焊接工艺评定。(具体按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规定执行)。焊接方法:埋弧自动焊。焊接材料的选用和保管:碳钢焊丝:H08MnA;焊剂:431,焊剂应按其产品 说明书及焊接工艺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焊接电流:800900A,焊接电压:3638v,焊接速度:2430米/小时, 焊条直径4 mm.,坡口形式:K型,钢梁焊接引弧板、收弧板长度不应小于120mm.6、矫正各种变形: 钢梁在角焊缝焊接结束后,应对钢梁的几何尺寸进行仔细检查,对出现的各种变形予以矫正,直至满足质量要求。翼缘板角变形的矫正:在翼缘

11、矫正机上矫正钢梁翼板的角变形,局部辅以 火焰校正。旁弯、起拱度的矫形:采用火焰法。处理部位从钢梁的中部往两端处理,4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加热方法是从板内向板边缘加热。为防止局部角变形,可采用在钢板正背面用 两把同型号割矩同时同方向加热,并跟踪水冷。扭曲的矫正:采用火焰法。根据扭曲变形的特点,即上、下翼板出现旁弯 和过大的角变形,采用线状加热,跟踪水冷矫形。腹板局部不平的矫形:利用外力(千斤顶)将鼓胀部位顶紧,使原来凹陷 部位凸起,凸出量1.02.0mm,在鼓包处进行线状加热,在背面跟踪水

12、冷,冷 却后,撤除外力,由外力产生的反变形量,可以被横向收缩变形和适度的角变 形抵消。7、钻孔 钢骨型材上的预留螺栓孔采用 Z25 钻床钻孔。螺栓孔孔壁应光滑、无毛刺、飞边,孔壁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板厚的 2, 孔的圆度偏差不应大于1伽。8、劲板加设 根据图纸规定的尺寸要求,在腹板上画出劲板的位置线。铆工配备手锤、角尺,将劲板点焊在腹板、翼板上,全部点焊完毕,进行尺寸复查,要求每相 邻尺寸误差在 3mm 以内,垂直度误差在 L/500mm 以内。完全符合标准时,方可 进行焊接。加劲板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用4毫米J507焊条,平焊电流160200A, 立焊电流 120160A。9、磨擦面处理 高强

13、螺栓磨擦面处理按设计要求进行,经处理后的磨擦面抗滑移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砂轮机打磨时,打磨范围不应小于螺栓孔径的 4 倍,打磨方向与构件 受力方向垂直。经处理的磨擦面应作抗滑移的系数试验,最小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已处理好的磨擦面不得有飞边、毛刺、焊疤或污损,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 损伤。检验:H形钢角焊缝、对接焊缝旁必须留有操作人员的焊工代号。 验时发现有不合格应按照焊缝返工程序进行。设计要求全透的一、二级焊 缝应采用超声波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 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 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或钢熔化

14、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 分级GB3323的规定。6.1.2 构件拼装1、钢骨型材应在加工厂进行预拼装。进行预拼装的钢构件其质量应经过检 验符合质量要求。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2、预拼装所用支承凳或平台应测量找平,预拼装时不得采用大锤锤击,检 查前所有恒时固定和拉紧装置应全部拆除。3、板叠螺栓孔采用试孔器进行检查。当采用此孔公称直径小1.0 mm和试孔 器检查时,每组孔的通过率不应小于 85。4、钢骨型材接口截面错位应W2.0 m,预拼装单元总长允许偏差土5.0 mm。5、拼装检查合格后,应标注中心线、控制基准线等标记。6.1.3 钢骨

15、型材梁运输:梁侧向刚度较好但高度较高,用汽车运输时要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处采用两个硬支撑或三角撑;支撑材料应采用Z75以上角钢或10# 以上槽钢进行;钢梁底部与车厢板也要固定;每根梁应单独固定,防止卸车时 由于碰撞等原因使其它梁倾倒;车辆低速行驶以减少转弯、刹车等产生的其它 受力,行驶途中车前后都应有专人监护。6.1.4 钢骨型材梁安装1、安装准备工作 安装前应完成以下工作:施工措施已经批准;施工人员具备相应资质;柱混凝土施工结束,土建、安装移交完成;钢构件制作结束并验收合格;施工电 源到位,钢构件堆放场地平整完毕;安装工作使用的钢管架搭设、验收完毕。2、搭设满堂钢管架,间距1. 2 米,步距1.6 米,立杆采用对接,脚手架立 杆在钢梁搁置位置间距应加密为0.6X0.6米,楼面相应受力位置应用脚手板铺 垫,避免脚手管直接作用在楼面上。在钢梁搁置位置两侧搭设操作平台,满铺 竹笆。3、检查钢梁支座处预埋件的轴线、标高及平整度。4、卸车:采用汽车吊将运至现场的钢骨梁卸车后,钢骨梁平行放置在建 筑物周边空地上。采用两个硬支撑或三角撑加固,并应做好围护防止人、物碰 撞。5、吊装:标高较低的钢骨梁,采用满足要求的汽车吊进行吊装就位;标 高较高的钢骨梁,吊装采用现场固定塔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