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6717928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度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度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度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度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方案您现在正在阅读的2019学年度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方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2019学年度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方案放假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 ,一晃 ,署假已飘然而去 ,新的学期悄悄开始 ,在这个学期中 ,为了让有条不紊地开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认真做好 ,特制订方案如下。一、根本情况分析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处都蕴含数学知识。三年级的学生目前正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 ,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 ,他们在对自然事物、社会现象的接触过程中 ,不断产生新的体验 ,并在不断反复的体验活动中生成新的

2、感悟。因此 ,淡化形式 ,注重实质 ,强化体验 ,鼓励感悟 ,是现代教学之道。本班是本期我刚接的新班级 ,学生有63人 ,经过三年系统的数学学习 ,都拥有一定的数学根底知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拟高 ,学习习惯较好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 ,能认真完成作业 ,对数学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 ,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在课堂上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学习过程 ,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但是 ,有个别学生根底知识差 ,没有学习积极性 ,没有自控能力 ,而且是留守儿童 ,都是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 ,在家没有人监督 ,更别说

3、有人指导 ,平时连作业都很少完成。本学期教学中 ,将向全体学生 ,努力创设愉快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力求全面提高他们的根底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与此同时 ,重点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让优生吃得饱 ,让后进生树立学习信心 ,爱学习 ,让全班共同进步。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除法、认数、千克与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及认识分数。1、除法主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已学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根底上学习的。2、认数是在学生认识1000以内的数并能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的根底上 ,教学

4、认识10000以内的数。3、千克和克先教学千克的认识 ,再教学克的认识 ,然后安排了一个练习 ,稳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4、加和减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根底上 ,教学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减法。5、24时记时法主要有两局部:认识24时记时法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6、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根底上 ,教学各自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周长的计算。7、乘法内容主要包括: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及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8、观察物体主要从

5、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物体。9、统计与可能性主要让学生会画正字记录数据 ,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初步体会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课本、报刊杂志中

6、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10、认识分数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整数的根底上 ,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简

7、单的分数 ,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师之概念 ,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 ,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 ,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 ,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 ,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 ,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 ,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 ,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 ,“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 ,更重于传播知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