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五样》教案2(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671000 上传时间:2022-07-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五样》教案2(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的五样》教案2(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的五样》教案2(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的五样》教案2(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的五样》教案2(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五样》教案2(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五样》教案2(苏教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五样教案 2(苏教版必修 1)我的五样教案 1【教学构思】 毕淑敏的散文往往文质兼美,情理兼顾,这篇文章也不例外。 作者用她最不愿舍弃的笔,生动细腻地记叙了一次亲身经历 的心理测试的全过程。从中 我经历的 选和弃的痛苦和 艰难,不仅给读者美文的享受,而且还给读者情理的震撼。 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考虑到单元要求、学生能力和课文特 点,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内容,理清思路 第一单元的课文,篇幅都较长,为了很好的理解课文,必须 以整体把握和内容浓缩为前提。基于此,这篇文章应让学生 在快速阅读基础之上,从方方面面的议题中联系课题、浓缩 内容,归纳概括。简单的说,就是 选 弃 议 。 具体说就是:

2、 选生命中的五样 弃生命中的四样 议生命中的一样 ,这样一来,内容浓缩了,思路也清晰了。二、品味描写,体会感情 本文的可读性,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作者在 选 弃过程 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这样的文段在文中随处可见,例如: 第 10 一 12 自然段写自己对父母、孩子和爱人的惭愧之情。 第 24-3l 自然段写自己放弃 水 空气 时的痛苦和艰难,无 不令人身临其境,为之动容。品味这些文段,不仅可以领略 到文字的魅力。还可以体会到作者独特的个性追求、鲜明的 价值取向和深刻的人生体验。因此处理好这个环节,文理兼 顾,一举两得,更为下一个环节的进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情 感铺垫。三、设身处地,思索人生 人

3、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人生 的内涵很广,人生不能拥有世上的一切,在有限的珍藏中, 我们追求什么,选择什么,舍弃什么,是一个宜早思考的问 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应 该是他们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课。尽管他们现在的遗择 不一定一生不变,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人生的体验和思索 必将影响他们人生。因此在课文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上,可 模仿课文形式,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的 五样是什么 ?并引 导学生注意结合自我的生活体验,说说选择和放弃的理由。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争取做到由外入内、由文入理,文理兼 顾,从而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4、浓缩内容,理清思路。2品味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 内涵。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教学重点 品位课文独自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读:学会略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品:品味描 写的精妙,体会作者思路的到。第二课时:思:联系自身实际,思考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东 两该是什么 ?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同学们,如果老师出个题目 - 说出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 西,以及这五样东西中最宝贵的一样东西。你该如何回答呢 也许你很果断,也许你很踌躇,也许你从未考虑过

5、,不知从 何说起。没关系,先让我们来借鉴和参考一下作家毕淑敏在 我的五样 中的选择和取舍吧。 ( 此环节设计在于提出问题。 储备思维,引而不发,调动兴趣。 )二、略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快速略读全文,理清哪些段落写 选 ,哪些段落写 弃? 2学生回答。学情估计: a 留的内容归纳不易出错,可能有第 l 自然 段至第16或第17自然段两种说法。b因为快速略读的原因, 可能很多学生凭经验会认为第 17 或第 18自然段至完是 弃 的内容。应对办法:a.明确第17自然段是过渡段,即留的内容是 第1 一 16/17自然段。b明确第40段是写弃的最后一段。 即 弃 的内容是第 1617-40 自然

6、段。3. 模仿以 留 、弃概括课文内容的方式,用一个字概括第 4l 一 45自然段的内容。4. 学生回答。学生估计:a.能力强的学生容易触类旁通,但不一定准; b.课文内容不熟或概括能力不强的学生可能不会说或会说 错。例如概括成 尾 或 想。应对办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从表达方式上思考,容易想 到感想/感慨、抒情/议论 等概念,从而概括成 感 或 议。 (此环节设计考虑到了单元提示中 通过略读方法,把 握 内容的要求,也考虑到了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落实了新 课标整体感知文本 的要求。 )三、浏览全文,在整体感知基础上理清课义思路 ( 此环节意在进一步熟悉课文,做到从外而内的理解课文。 既完成了

7、单元提示中 理清课文思路 的要求,又为进一步品析课文做好了准备。 )1从内容上理清文章思路 学情估计:因为前面整体感知中的概括,这个问题只是对已 有学习成果简单的归纳过程,应该不难:课文以时问顺序按 留 弃 议 的思路展开全义。2从表达方式上理清文章思路 学情估计:如果缺乏几种基本表达方式的常识,这项工作可 能会让学生感到棘手。教师应对方法:a.简要补充五种基本的表达方式。b.提示 留 弃 议 中 议 已经说出了一种表达方式,只要 整体考虑 留 弃的内容所用的表达方式即可。 明确:先叙述描写 留和弃 的全过程.后对此过程进行抒 情议论。四、精读课文,品味心理描写,体会思想感情( 此环节是课文解

8、读由浅入深、由文入理的阶段,也是工具 性和人文性开始走向统一的阶段 )1. 仔细阅读全文,画出最让你欣赏、最让你感动的心理描 写句子。并说说你欣赏和感动的理南,同桌问可互相交流。2. 学生回答:学情估计:a.能画出精彩的描写句。b.精彩之处有的学生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有的学生能言传,但传不说那种精妙 之处。教师应对方法:a.引导学生从主观上谈感受。b.告诉学生从客观分析修辞,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例如:第24、25、30 自然段中作者都用了形象的比喻来描写心理。 3从这些心理描写中,谈谈你对本文的主旨 ( 或作者的思想 感情 )的理解。4学生回答 学情估计:本义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丰富而

9、独特,把握局 部不难,整体把握、全局把握就不易了。教师应对办法:a.抓第41-5这些自然段,因为其中多次谈到”生命。b.抓本文的核心问题”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n 。明确: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第二课时五、设身处地,思索人生( 此环节的设计,不仅是为了实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 维度目标,更是为了实践新课标中 自主、合作、探究 的课 改理念,在落实工具性的基础上,实现其人文性。 )1. 在纸上写出你生命中的五样,然后逐一舍弃其他四样。 只留一样。 ( 模仿课文形式,先让学生选择,然后放弃,增 加生活体验,引出对人生追求的讨论。 )2. 结合当时的心理和自我的生活体验,表述选择和放弃

10、的 理南和感受。学情估计:a.有课文内容的帮助和自身实践和体验,或多 或少、或好或差都能讲。 b大部分学生的表达可能存在条 理问题或不够形象问题。应对办法:a.集中精力谈好一种感受。b.学用修辞使抽象 变具体、平淡变生动。3.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思索人生 相信经过刚才痛苦而艰难的选择,同学们生命中最初的重中 之重已简洁而挺拔地凸现出来了。请 己住:人生不能拥有 世上的一切,在有限的珍藏中,你的选择就是你生命意志的 支点。请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作为本课的结束语。六、作业以我也有五样 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 选与 弃过程中的 心理捕写。【教学后记】 说实话,在备课时,我心中是有隐忧的,因为我觉得

11、我的 五样中涉及的人生和生命的沉重活题,对刚刚踏入中学大 门,对人生还没来得及思考的初一新生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的,可两节课下来,特别是第二课却令我感触颇多。不为圳 的,只为他们在选择时的激动与郑重,在舍弃时的无奈和沉 痛,以及在诉说 选 、 弃时有些同学泪流不止的面容。这 倒使我获得 - 一个重要的启示:情感的共鸣是打开阅读之门 的金钥匙。并不是我低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而是情感的共 鸣使学生在产生共鸣的问题上获得了超常的认识能力和感知 能力,所以第二节课才有如此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就是说, 他们在个人情感和课义中表达的情感达到共鸣时获得了相应、 相关的感性和理性经验。这就为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 能力支持。因此我觉得阅读课上一定要解决如何使读者和作者的情感产 生共鸣的问题。这就必须做到知己 (吃透教材 )知彼(了解学 生) ,从文章中找到适当的 线索去引爆 学生的思想,去 开启学生 自我体验 的天窗(例如第二课时中让学生模仿课 文选择自己生活中的 五样 ,然后放弃。这一过程就是一个 很好的切人点和 导火索) 。教材中的课文无论其涉及的题 材、内容、时空多么广泛、多么不同,但有一点肯定相同: 每篇课文一定有一条通往学生心灵的捷径,每篇课文一定有 一个能与学生情感产生共鸣的触发点。找到它、利用它,我 们才能真正迅速而有效地把学生导入阅读之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