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五 图文转换B(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670662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五 图文转换B(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五 图文转换B(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五 图文转换B(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五 图文转换B(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五 图文转换B(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五 图文转换B(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五 图文转换B(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五 图文转换B(含解析)1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答:_解析第一步:读题明对象。陈述对象是“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是“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第二步:读图抓关键。注意“前提”“基础”“接受”“发表”包含的内容,还要注意箭头标示的语言现象之间的关系。第三步:表述巧连缀。根据第二步的层次,组织语言连缀答案。答案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2下面是某校学生会“论语吟诵比赛”工作的构

2、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答:_解析本流程图虽然内容较多,但线索清晰,按顺序作答即可。从流程图看,活动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任务和活动方式,在充分理解了流程图的意思之后组织答案。为了便于理解,表述时可按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的顺序进行,同时注意对图示信息的提炼和整合。答案拟于9月28日在礼堂举办“论语吟诵比赛”,通过网上投票海选15人进入决赛,决赛设9个奖项,由5位评委现场打分。当场颁奖。赛前赛后通过电视、网站、报纸宣传报道。3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图表中有几处空白,请依据所给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3、。答:_解析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端午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题结合高考推断题的题型,利用图表来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难度不大。答案农历五月初五起源别称习俗影响4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然后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的内容,不超过70个字。答:_(2)请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50个字。答:_解析描述漫画的内容,可以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顺序,逐个分析漫画的元素,结合题干、标题及漫画中的文字,分析各元

4、素之间的关系。此题中的漫画最左边是一个古建筑的柱子,中间是一位男子,脖子上挂着相机,手里拿着一支笔,正在往古建筑的柱子上写“到此”。据此很容易就能想到这位男子应该是在某一景区,反映的是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漫画最右边是一个小男孩,背着书包,一只手拿着饮品,另一只手拿着笔在男子的背上写“到此一游”。由漫画的标题可知,小男孩与男子是父子关系,显然小男孩在模仿他的父亲,反映的是父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答案(1)漫画中一位男子手拿一支笔,正在某景区的柱子上写“到此”的字样,他的儿子看见父亲的举动,也拿出笔来在父亲的背上写了“到此一游”几个字。(2)漫画批评了某些游客在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同时说明了父母“言

5、传身教”的重要性,告诫父母要以身作则,文明旅游。5阅读下面的漫画,对漫画内容进行简要说明,并指出漫画寓意。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答:_解析作答漫画题,抓住其贴近现实、手法夸张的特点,即可找准方向。这幅漫画表达的是快递包裹所使用的胶带给地球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危机,以小见大地反映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描述漫画内容时不要遗漏图中的要素,概括寓意时要点明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和相关建议。答案示例:一个快递员正用胶带包装快递包裹,所用的胶带将身后的地球缠绕了若干圈。漫画反映了快递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负担,因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地球环境。6下面是警示人们不要滥砍滥伐

6、的两幅漫画,你更喜欢哪一幅?请简要说明该幅漫画的内容以及你喜欢它的理由。答:_答案示例一:我更喜欢图1。图1的主体部分是一大片滥砍滥伐后的树墩,一只小鸟恳求砍伐者将其带走。漫画中小鸟的哀求让人深思:滥砍滥伐不仅会毁掉森林,也会毁掉生灵的家园。它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更具感染力。图2则太冷峻。示例二:我更喜欢图2。图2的主体部分是一棵手掌形的树,“手指”被砍去了三根,只剩下两个指头,构成表示胜利的“V”形。标题与画面形成强烈反差,意思是滥砍滥伐并不是胜利,而是生命的残缺。标题与画面主体反差强烈,更具讽刺性,更震撼,让人深思,图1则太简单。7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幅漫画共

7、同的主题。答:_(2)选取适当的角度,对两幅漫画作比较欣赏。答:_解析要概括两幅漫画的共同主题,首先要找到两幅漫画的共同要素,其次再进行分析。两幅漫画中,都有“书籍”这一要素,第一幅漫画是书籍在给大脑充电,第二幅漫画中有三摞书,越来越高,一个人站在最高的一摞书上,说明书读得越多,人站得越高。所以两幅漫画都是在说明书籍的意义和作用。对两幅漫画进行具体比较欣赏时,可以从漫画的具体内容和寓意入手,也可以从漫画的风格入手,突出主题,阐明区别。答案(1)读书的意义(或“书籍的巨大作用”)(2)示例一:两幅漫画的构思各有特色。前一幅将书籍比作电源,给大脑充电,形象地表达了书籍是智慧的源泉的主旨;后一幅将书

8、籍比作能将人送到高处的垫脚石,生动地表达了书籍能使人眼界开阔、走向成功的主旨。示例二:两幅漫画的画面各有特点。前一幅画面形象直观,线条简洁,构图简单,书籍、导线、大脑等内容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后一幅画面想象丰富,生动形象,人物、书籍、高墙和蓝天、白云等都具体可感。8下面是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结构图,请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开头,概括这幅图的基本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序合理,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答:_解析从图中可知,“全面发展的人”是核心,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是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又共包含有六大素养。作答时,要把这些信息包含全面,同时要注意

9、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开头,注意衔接与连贯。答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9中国传统年画,常常借助于喜庆明丽的色彩和具有象征性的吉祥物来表现美好的愿望,如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凤凰象征着富贵吉祥,等。请用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下面这幅年画,并从中任选一个象征事物,说出其寄托的美好愿望。(1)说明性的文字:_(2)_象征_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用说明性的文字介绍这幅年画时,首先要弄清画面的主体有胖娃娃、佛手、大仙桃、蝙蝠、大石榴、仙鹤等;其次,要关注细

10、节,并厘清胖娃娃的表情与其他主体的关系。介绍过程中,注意方位清晰,不能遗漏要点。选取象征事物,说出其寄托的美好愿望时,需要根据题目介绍和提示,由表及里,联系现实,在类比中明晓其寓意。答案(1)画面正中是一个躺在芭蕉叶上的胖娃娃,他头枕佛手,右手抱着一个大仙桃,左手托着一只蝙蝠,左腿旁是一颗大石榴,右上方是一只仙鹤。(2)“仙鹤”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多福”;“仙桃”象征“长寿”;“蝙蝠”与“佛手”象征“幸福”;“芭蕉叶”象征“四季常春”。(任选其一)10下面是某中学高三年级6班和13班的班徽,你会为哪一个班徽点赞?请从构图要素和寓意两个方面陈述理由。答:_解析回答问题,注重班徽的内容

11、以及整体班徽代表的意义。比如高三6班的班徽,上半部分是一个“三”,下半部分是一个音符,也是数字“6”的变形;寓意方面,可以从音乐的角度展开联想,比如奏响青春的乐章、放飞美丽的梦想等。再如高三13班的班徽,整体看,它是由数字“1”和“3”构成的“13”,也是“龙”的变形;寓意方面,可以从“龙”的角度加以阐释,比如腾飞等。答案示例一:高三6班。构图要素:由“6”和“三”的变形字符组成一个艺术化的音乐符号。寓意:高中三年是一曲激昂澎湃的音乐华章,6班这个集体正在奏响青春的乐章,放飞美丽的梦想。示例二:高三13班。构图要素:由“1”和“3”构成的“13”的变形字符组成一幅巨龙盘旋飞腾的图案。寓意:“龙”是中华民族象征祥瑞的图腾,象征着13班将如一条巨龙一样腾飞。11下图是“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标志。请指出该标志除文字与字母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