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管理规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67032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管理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管理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管理规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管理规定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一条 放射性同位素是指不包括作为核燃料、核原料、核材料的其它放射性物质;射 线装置是指X线机、加速器及中子发生器。第二条 拥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以下简称“放射工作单位”)应成立放 射防护领导小组,制定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管理制度,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 领导和协调放射防护工作,安全部门负责。第二章许可登记第三条 严格执行国家放射工作许可登记制度。凡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的建设、使 用与废止、放射源的购置与拆装处理,放射工作单位应到卫生、公安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第四条固定放射工作场所防护设施的设计应经所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

2、部门会同 公安等部门审查,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竣工后,应经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 同公安、环保等部门验收,获得许可登记证后方可投入运行或者使用。第五条 放射工作许可登记证每2年到原发证部门审核1次。许可登记证不应伪造、涂 改、转让或出租使用。如有遗失,应及时刊登公告,到原发证部门申请补发。放射工作单位变更许可登记证规定的内容时,应持许可登记证到原审批部门办理变更手 续。终止放射工作时应向原审批部门办理注销许可登记手续。第三章放射防护管理第六条直属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台帐。第七条 放射工作单位应至少每季度进行1次放射防护安全检查。第八条 放射工作单位应对从事接

3、触放射线作业人员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第九条 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储存场所和射线装置的使用场所应设置防护设施。其入 口处应设置放射性标志和必要的防护安全连锁、报警装置或工作信号。在室外、野外从事放射工作前应到安全、生产等部门办理射线作业许可证;在作业 现场应划出安全防护区域,设置危险标志和防护设施,派专人警戒。第十条 运输放射性同位素或者装过放射性同位素的空容器,应使用运源专车,派专 人押运,不应在人员密集处停留,不应在途中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过夜第十一条放射性同位素不应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同库储存。储存场所应符合 放射防护要求,不应超过该储存场所防护设计的最大储量。储存场所应采取有效的防

4、护措施 并安装相应的报警装置。储存室应实行双人双锁制,有完善的存入、领取、归还登记和检查制度,做到帐物相符。在室外、野外工作场所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应于当天运回源库。特殊情况应设临时储存 的场所,应经安全、保卫部门检查确认,设置放射性标志,指定专人负责保护。废弃的放射性同位素应当送交放射性同位素废物管理机构或原供货单位回收处理。第十二条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应经过职业性健康检查和放射防护知识及相关的法规、 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合格,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方可上岗作业。放射工作人员证每年 复核1次,每5年换发1次。第十三条对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应建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档案和个人剂量档 案。每12年到省级卫生

5、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医疗机构进行1次职业性健康体检。第十四条 放射工作单位应定期进行辐射水平检测,放射防护器材及防护用品、监测仪 器的技术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并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性能检测。第十五条放射工作单位应定期将个人剂量计送交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技术 单位监测,将监测结果记入放射工作人员证中。第十六条放射工作单位应建立放射性同位素泄漏、丢失应急处理预案,定期开展预 案演练,做好记录和效果评价。第十七条对可能受到放射性同位素污染或者放射损伤的人员,应立即采取隔离,医 学救治等措施。第四章放射事故管理第十八条 应执行集团公司事故管理规定,放射事故具体分级见附件1和附件2, 混合事

6、故按其中高一级判定。第十九条 发生放射事故后,应快速启动事故应预案,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和卫生行 政部门并成立有放射卫生专业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发生严重事故和重大事故应有企业 领导参加组织事故调查。事故调查情况应由调查组指定专人对外公布,以维护生产秩序和稳定群众情绪。第二十条 发生或发现放射事故的单位应将放射事故报告卡在24h内报集团公司安 全环保局并抄报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同时向所在地卫生、环保和公安部门报告。第二十一条发生放射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赔偿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及医学检查治疗 费用,并支付处理放射事故的各种费用。但如果能够证明该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 承担赔偿责任。附件

7、:1、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故分级2、丢失放射性物质事故分级3、放射事故报告卡4、射线作业许可证附件1: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故分级受照人员及部位受照剂量(Gy)一般事故严重事故重大事故放射工作人员全身N0.05N0.5N5局部或单个器官N0.5N5N20公众成员全身N0.005N0.05N1局部或单个器官N0.05N0.5N101、表中值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以及正常情况下的职业照射、公众照射和医疗照射所 致剂量;对于放射工作人员,表中值包括处理放射事故的计划照射剂量。2、表中所列各种剂量均指1次事故,从发生、处理到恢复正常的全过程所导致内外照 射剂量之和。3、多种人员多部位受超剂量照射事故,级别按最

8、高一级事故判定。附件2:丢失放射性物质事故分级放射性物质形态放射性活度(Bq)一般事故严重事故重大事故密封型N4X106N4X108N4X1011非密封型N4X105N4X107N4X1010表中各级值应乘以毒性组别修正因子f,对极毒组f=0.1,对高毒组f=1,对中毒、低 毒组f=10。放射事故报告卡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法定地址电话邮编事故发生时间年 月 日事故发生地点事故性质事故类别事故级别伤亡情况外照射内照射其中全身受照大于20mSv死亡人数报告人报告日期年 月 日时分负责人签 字事 故源 项目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密封源非密封源名称型号制造国家生产厂家出厂日期购买日期物理状态出厂活度事故时

9、活度装置能量事故经过:事故现场处理情况:事故后果:附件4:射线作业许可证申请作业单位主管单位作业区域具体作业部位放射源种类活度影响范围(m)现场负责人(签字)放射作业时间年 月 日时分至年 月 日时分作 业 人工种姓名(签字)级别现 场 监 护 人工种姓名(签字)级别安全措施确认人(签字)确认时间1、放射作业单位有放射工作资质年 月 日时2、操作人员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年 月 日时3、正确划定放射线探伤警戒区域,设警示标 志年 月 日时4、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合格防护器具年 月 日时5、影响范围内的相关单位已得到通知年 月 日时补充安全措施:申请作业单位领导(签字)职防部门(签字)作业所在区域单位领导(签字)保卫部门(签字)公司、厂领导(签字)(特别情况)安全监督部门(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