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问题分析与指导策略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6669973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问题分析与指导策略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问题分析与指导策略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问题分析与指导策略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问题分析与指导策略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问题分析与指导策略获奖科研报告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问题分析与指导策略获奖科研报告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问题分析与指导策略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摘要】农村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课外阅读处于低效、盲目、随意的状态。家长对子女进行课外阅读的意识薄弱、缺乏阅读的有效指导。本文将针对目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课外阅读 习惯 调查分析 指导策略 1G623.231A 12095-308903-0086-0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并且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50万字。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农村小学很多学生课外阅读处于低效、盲目、随意的状态。造成这种现

2、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扎实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呢? 一、目前现状和原因分析 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然而,目前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又是怎样的呢?为此,我选择了我校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有285位学生及家长参加了本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从两个调查表格中看出,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容乐观,学生没有阅读习惯,学生极少读整本好书,无语言积累意识,更谈不上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1.缺乏阅读兴趣。大部分农村小学生受家庭的影响,既没有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又缺乏家长的指

3、导,在家除了做作业、看电视,就是到外面玩耍。很多学生并不爱看书,这种阅读兴趣的缺乏,造成了阅读量少,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不够,阅读质量不高的局面。 2.缺乏藏书数量。调查发现,285名学生中家里有课外书籍的只有135人,占47.3%,学生课外阅读书人手一本都没有,可见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内容贫乏是开展课外阅读的一大障碍。同时,由于农村社区文化和公用文化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很多农村学生课外读物得来的途径也相对较窄。 3.缺乏阅读氛围。一是学校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这是影响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原因,农村学校的图书室利用率很低,图书陈旧,数量有限。二是部分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指导不力,重课内、轻课外。三是部分

4、家长不支持和不重视子女课外阅读。 4.缺乏方法指导。古语有云: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部分老师抱着急功近利的想法,以本为本,考什么教什么,使学生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 二、有效策略 (一)激发兴趣,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 曾获得安徒生奖的钱伯斯曾经说过:“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孩子,是否能让孩子保持阅读的激情。”对课外阅读充满浓厚的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最实际,也是最有效的动力。 1.氛围激趣。教师利用板报、橱窗、晨会、班会以及课堂等阵地,经常向学生灌输阅读课外书的重要性,使他们明白多读书,读好书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 2.推介激趣。歌德说“读

5、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教师一方面以课堂教学为“支撑点”,适时推荐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刨根问底”;另一方面可以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引导学生扩大视野。如语文课学习了草船借箭,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这本书籍。 3.活动激趣。教师要经常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把课外读书与活动相结合,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举行读书故事会、美文欣赏会、故事大王比赛、开心词典;评选“读书积极分子”“记诵能手”“朗读高手”。 (二)教给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 在培养课外阅读兴趣之后,教师要遵循阅读的规律,依托课堂教学,剖析一些规律性的课外阅读,及时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进

6、一步引导学生爱读、会读,让课外阅读更广、更好、更高效。 1.阅读的方法。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读物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实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的目的。如可以根据文章特点教给学生运用泛读法、浏览法、选读法,提高阅读速度,加大阅读信息量。 2.思考的方法。课外阅读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而且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特别注意教给学生思考方法,把读的过程变为思维加工的过程。读与思共,思与读相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

7、,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 3.积累的方法。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拓宽知识面和积累语言材料。如指导学生把读到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及时摘录下来;还可让学生对自己的报刊杂志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读书笔记中。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笔记形式,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4.读写的方法。读是吸收理解,写是倾吐表达。教师要教给学生“我手写我心”的方法,有感而发、有话就写,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抓住课外阅读中习作的结合点,鼓励学生动笔练写,及时练写,久而久之学生习作的热情和兴趣会越来越浓厚,他们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三)善创条件,提高课外

8、阅读的实效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合理开发利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扎实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1.制定阅读计划。制定计划是课外阅读的前提,课外阅读必须配合教材随时进行,一般一学期制定一次为宜,每周安排一节课进行课外阅读,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年级读书量制定每学期学生读书的册数。 2.建立班级图书角。每学期初让学生自带好书三五本,暂时存放在班级图书角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每月更新一次图书,这样学生个人藏书就流动起来,学生共读书籍量就大了。同时年段各班之间还可进行图书交流,形成书库,拓宽阅读面和阅读量。 3.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每周在班级里开设一节阅读课,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同时启动家校课外阅读方案,家庭阅读与学校阅读同步进行,充分利用家校资源,制定课外阅读检查表,并进行“亲子阅读”评比活动,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家长及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4.定期检查读书笔记。通过检查读书笔记,能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可以一天一小抽,一周一大抽的方式进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老师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让读书成为孩子一种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