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基线解算的优化及平差的方法技巧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6666354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PS基线解算的优化及平差的方法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GPS基线解算的优化及平差的方法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GPS基线解算的优化及平差的方法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GPS基线解算的优化及平差的方法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GPS基线解算的优化及平差的方法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PS基线解算的优化及平差的方法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基线解算的优化及平差的方法技巧(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PS数据处理GPS基线解算的优化及平差的方法技巧摘要:对影响GPS基线解算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实例阐明基于南方GPS后处理软件的GPS基线解算的优化技术和方法。以及对GPS解算数据平差处理的方法与技巧。关键词:GPS基线解算;固定解;浮动解;残差曲线;优化,数据传输、数据分流、观测数据的平滑、滤波、平差计算、同步环、异步环、重复基线。GPS接收机采集记录的是GPS接收机天线至卫星的伪距、载波相位和卫星星历等数据。GPS数据处理就是从原始观测值出发得到最终的测量定位成果,其数据处理过程大致可划分为数据传输、格式转换(可选)、基线解算和网平差以及GPS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等四个阶段。

2、GPS测量数据处理的流程如图所示。开始数据传输原始观测数据数据传输软件 (功能模块) 格式转换标推格式数据格式转换软件 (功能模块) 基线解算基线解算软件 (功能模块) GPS基线向量解基线质量合格GPS基线向量网平差GPS网平差软件 (功能模块) GPS点坐标基准转换参数及精度结束NY GPS测量数据处理流程一、引言根据GPS外业观测和基线数据处理的实际情况,即使通过选取恰当的点位来保证良好的观测条件,进行星历预报来保证观测到的卫星数目及星座的图形强度,但在实际的基线解算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基线只有浮动解而无固定解。在此情况下,对基线解算进行优化处理后通常能够得到固定解,从而提高基线质量,避免

3、或减少返工重测现象。二、影响GPS基线解算结果的几个因素及其对策影响GPS基线解算质量的因素较多也较为复杂,如卫星的周跳、星历误差、对流层及电离层影响、多路径误差、无线电干扰、不明因素影响及起算点误差过大等都会影响基线解算。应对措施1基线起点坐标不准确的应对方法要解决基线起点坐标不准确的问题,可以在进行基线解算时,使用坐标准确度较高的点作为基线解算的起点,较为准确的起点坐标可以通过进行较长时间的单点定位或通过与WGS-84坐标较准确的点联测得到;也可以采用在进行整网的基线解算时,所有基线起点的坐标均由一个点坐标衍生而来,使得基线结果均具有某一系统偏差,然后,再在GPS网平差处理时,引入系统参数

4、的方法加以解决。2卫星观测时间短的应对方法卫星整周模糊度难以确定的影响。由于个别或少数卫星观测时间太短,而导致这些卫星的整周模糊度难以准确确定。对于参与解算的卫星,其整周模糊度不能确定,必将对这一组同步观测的基线解算带来影响。对于卫星观测时间过短,是非常容易识别的,因观测时间短,则观测记录的数据量就会小。解算基线时观察卫星相位跟踪图,能直观地看到观测到的各颗卫星的出、没时间。当基线无固定解时,在基线报告中可以看到各颗卫星的整周模糊度及其误差。若某颗卫星的观测时间太短,则可以删除该卫星的观测数据,不让它们参加基线解算,这样可以保证基线解算结果的质量。3周跳太多的的应对方法若多颗卫星在相同的时间段

5、内经常发生周跳时,则可采用删除周跳严重的时间段的方法,来尝试改善基线解算结果的质量;若只是个别卫星经常发生周跳,则可采用删除经常发生周跳的卫星的观测值的方法,来尝试改善基线解算结果的质量。4多路径效应严重由于多路径效应往往造成观测值残差较大,因此,可以通过缩小编辑因子的方法来剔除残差较大的观测值;另外,也可以采用删除多路径效应严重的时间段或卫星的方法。5对流层或电离层折射影响过大的应对方法(1)提高截止高度角,剔除易受对流层或电离层影响的低高度角观测数据。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为,高度角低的信号,不一定受对流层或电离层的影响就大。(2)分别采用模型对对流层和电离层延迟进行改正。(3)

6、如果观测值是双频观测值,则可以使用消除了电离层折射影响的观测值来进行基线解算。三 GPS基线解算的过程 (1)原始观测数据的读入在进行基线解算时,首先需要读取原始的GPS观测值数据。一般说来,各接收机厂商随接收机一起提供的数据处理软件都可以直接处理从接收机中传输出来的GPS原始观测值数据,而由第三方所开发的数据处理软件则不一定能对各接收机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要处理这些数据,首先需要进行格式转换。目前,最常用的格式是RINEX格式,对于按此种格式存储的数据,大部分的数据处理软件都能直接处理。(2)外业输入数据的检查与修改在读入了GPS观测值数据后,就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必要的检查,检查的项目包

7、括:测站名、点号、测站坐标、天线高等。对这些项目进行检查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外业操作时的误操作。(3)设定基线解算的控制参数基线解算的控制参数用以确定数据处理软件采用何种处理方法来进行基线解算,设定基线解算的控制参数是基线解算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控制参数的设定,可以实现基线的精化处理。(4)基线解算基线解算的过程一般是自动进行的,无需过多的人工干预。(5)基线质量的检验基线解算完毕后,基线结果并不能马上用于后续的处理,还必须对基线的质量进行检验,只有质量合格的基线才能用于后续的处理,如果不合格,则需要对基线进行重新解算或重新测量。基线的质量检验需要通过、同步环闭和差、异步环闭和差和重复基

8、线较差来进行。三、 GPS网平差GPS控制网是由相对定位所求得的基线向量而构成的空间基线向量网,在GPS网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基线解算所得到的基线向量仅能确定GPS网的几何形状,但却无法提供最终确定网中点的绝对坐标所必需的绝对位置基准。在GPS网平差中,通过起算点坐标可以达到引入绝对基准的目的。在GPS控制网的平差中,是以基线向量及协方差为基本观测量的。通常采用三维无约束平差、三维约束平差及三维联合平差三种平差模型。各类型的平差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必须分阶段采用不同类型的网平差方法。1、三维无约束平差1.1 定义所谓GPS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是指平差在WGS-84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下进行, GPS

9、控制网中只有一个位置基准。平差时不引入使得GPS网产生由非观测量所引起的变形的外部约束条件。具体地说,在进行三维平差时,其必要的起算条件的数量为三个,这三个起算条件既可以是一个起算点的三维坐标向量,也可以是其它的起算条件。1.2 作用GPS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有以下三个主要作用:(1) 改善GPS网的质量,评定GPS网的内部符合精度。通过网平差,可得出一系列可用于评估GPS网精度的指标,如观测值改正数、观测值验后方差、观测值单位权方差、相邻点距离中误差、点位中误差等。发现和剔除GPS观测值中可能存在的粗差。由于三维无约束平差的结果完全取决于GPS网的布设方法和GPS观测值的质量,因此,三维无约束

10、平差的结果就完全反映了GPS网本身的质量好坏,如果平差结果质量不好,则说明GPS网的布设或GPS观测值的质量有问题;反之,则说明GPS网的布设或GPS观测值的质量没有问题。结合这些精度指标,还可以设法确定出质量不佳的观测值,并对它们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达到改善网的质量的目的。 (2) 消除由观测量和已知条件中所存在的误差而引起的GPS网在几何上的不一致,由于观测值中存在误差以及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模型误差等因素,通过基线解算得到的基线向量中必然存在误差。另外,起算数据也可能存在误差。这些误差将使得CPS网存在几何上的不一致,它们包括:闭合环闭合差不为0;复测基线较差不为0;通过由基线向量所形成的

11、导线,将坐标由一个已知点传算到另一个已知点的符合差不为0等。通过网平差,可以消除这些不一致,得到GPS网中各个点经过了平差处理的三维空间直角坐标。在进行GPS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时,如果指定网中某点准确的WGS-84坐标作为起算点,则最后可得到的GPS网中各个点经过了平差处理的WGS-84系下的坐标。(3) 确定GPS网中点在指定参照系下的坐标以及其他所需参数的估值。在网平差过程中,通过引入起算数据,如已知点、已知边长、已知方向等,可最终确定出点在指定参照系下的坐标及其他一些参数,如基准转换参数等。(4)为将来可能进行的高程拟合,提供经过了平差处理的大地高数据。用GPS水准替代常规水准测量获取各

12、点的正高或正常高是目前GPS应用中一个较新的领域,现在一般采用的是利用公共点进行高程拟合的方法。在进行高程拟合之前,必须获得经过平差的大地高数据,三维无约束平差可以提供这些数据。1.3原理在GPS网三维无约束平差中所采用的观测值为基线向量,即GPS基线的起点到终点的坐标差,设lijDXij,DYij,DZij为GPS网任一基线向量。因此,对与每一条基线向量,都可以列出如下的一组观测方程: (9-15)与此相对应的方差-协方差阵为: (9-16)协因数阵为: (9-17)权阵为: (9-18)为先验的单位权中误差。平差所用的观测方程就是通过上面的方法列出的,但为了使平差进行下去,还必须引入位置基

13、准,引入位置基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以GPS网中一个点的WGS-84坐标作为起算的位置基准,即可有一个基准方程: (9-19)第二种是采用秩亏自由网基准,引入下面的基准方程: (9-20) (9-21) (9-22)根据上面的观测方程和基准方程,按照最小二乘原理进行平差解算,得到平差结果。待定点坐标参数: (9-23)单位权中误差: (9-24)其中为网的总点数,为网中的基线向量数。坐标未知数的方差估计值为 (9-25)这里N=ATA为网的法方程系数阵。由此我们可以通过改正数检验了解网自身的内符合精度,观察网中是否可能存在粗差和系统误差。2 三维约束平差2.1 定义所谓三维约束平差,就是

14、以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的某些点的固定坐标、固定边长及固定方位为网的基准,将其作为平差中的约束条件,并在平差计算中考虑GPS网与地面网之间的转换参数。2.2 作用GPS网的三维约束平差主要作用是:确定GPS网中各个点在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在指定参照系下经过了平差处理的三维空间直角坐标以及其他所需参数的估值。通过引入起算数据,如已知点、已知边长等,可最终确定出点在指定参照系下的坐标及其他一些参数,如基准转换参数等。在进行GPS网的三维约束平差时,如果配置足够数量的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基准数据作为GPS网的约束起算数据,则最后可得到的GPS网中各个点经过了平差处理的在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下的坐标。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约束基准数据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在网中的展布均对平差精度结果产生影响。一般平差前必须选择满足要求的基准数据。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