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开办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精选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663820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农开办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市农开办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市农开办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市农开办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市农开办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农开办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农开办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精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农开办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20年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跟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围绕一个主业,抓好两个支持,发展三大产业”,努力提高项目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狠抓项目、资金和队伍精细规范管理;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的产粮能力;以扶大扶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抓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支持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促进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做大粮油、畜禽水产、果蔬茶叶三大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带动农民快速致富。在20年全省验收考评中我市评为全省先进市州。一、主要成效1、加大争资争项力度,三类项目同步推进。一是

2、土地治理项目。今年共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2.11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5.69万亩,建设机耕路120km,衬砌渠道258km,以及拦河坝、排灌站、人行桥、涵洞等。二是产业化扶持项目。扶持产业化项目41个,新增产值10.99亿元,受益农户7.8万户,增加收入3.7亿元,新增劳动力人数1162人。三是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园试点项目。争取了澧县粮食产业园、桃源茶叶产业园农开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园项目2个,共争取财政资金2000万元,占全省同类项目的1/4。2、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村民脱贫成效显著。作为石门县磨市镇九伙坪村扶贫工作组组长单位,带领各后盾单位扎根点村,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

3、层组织建设,扶持基础特色产业。2013年20年共投资2079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649万元,3年共完成公路硬化、天坑治理、排水、人畜饮水工程、村部建设、敬老院修建等项目,建成800亩无公害有机茶叶基地,引进了茶叶企业湖南渫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加工厂。形成了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茶业养殖业稳定发展、社会保障不留盲区、村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良好局面。目前,全村人均纯收入已增至6000元,所有贫困户均可按计划脱贫。3、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努力作好“三结合”文章。我市及各区县农开办积极参与和支持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运用土地治理和产业扶持的优势,共参与34个美丽乡村建设,其中市级领导

4、点村13个,县级领导点村21个,投资财政资金1500万元。我们注重三个结合,一是把农开项目的布点尽量与市县领导点村结合,从而加大了扶持力度。二是把土地治理项目尽量与点村居住环境治理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了村容村貌,做好山水文章、生态文章,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三是注重把产业化项目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扶持当地有特色的支柱产业,美化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收入。4、加强队伍建设力度,提升农开工作水平。一是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制定完善54项制度;二是严格执行“五不准”“三不得”及警示教育等;三是加强正面引导,开展“感动农开”先进人物评选和事迹报告会。同时注重正确正面宣传,全年在常德日报、常德电视台频道开辟

5、专版重点宣传常德农开管理工作管理经验。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的稿件和在电视台报道的专题新闻达80篇(条)以上,其中国家级媒体发表文章3篇以上。资金管理和项目评审的建议被国办和省办采用。二、主要做法1、管理规范精细有序。通过健全制度、举办农开业务培训班促进各项管理精细化。特别是今年我办针对项目立项、资金分配、工程质量监督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重点修订完善了项目监督制、资金监督制、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指标到县分配办法等制度,严格规范的制度和学习培训使各项目区县牢固树立创先争优意识、责任担当意识、工程质量意识、监督检查意识,确保了项目质量标准,规范了农开各项管理。一是规范资金分配。为了提高农开产业

6、化经营项目资金指标分配的科学性,根据产业化项目管理新形势、新要求,制定了常德市2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指标到县分配办法。全市农开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指标分配采用“因素分配法”,突出基础资源因素和工作绩效因素,其权重比为60:40,使资金分配逐渐科学。二是规范项目管理。20年是全市土地治理项目规范管理推进年,全市高度重视工程管理工作,并制定了规范管理活动方案。大部分项目区县的招投标、“三上三下”、预算评审、工程造价审计等关键环节程序到位,资料齐全。项目工程指挥部发挥作用明显,工程监理制度执行好,项目现场监管到位。各区县还不断加强施工工艺技术的创新与探索。如尝试采用宾格网箱护砌、舒布洛克

7、护砌方式、块石干砌式浆砌不勾缝护砌工艺等,生态化效果明显;产业化经营项目从严从实加强项目立项申报、实施管理、项目验收等各个管理环节工作,严格做到“慎”、“实”、“严”要求,即选项立项要慎、项目实施要实、竣工验收要严。在管理流程上,对项目申报、评审结果、分配结果、绩效评价等实行全程公开,使全市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今年还重点加强了产业项目事中督导的力度。明确督导重点为“三查一辅导”:查项目实施进度、查项目建设质量、查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并对如何规范项目报账进行辅导。通过认真、彻底、过细的实地督导,提高了20年产业化项目建设标准和质量。常德中期督导经验得到省办高度肯定和推广。三是规范

8、绩效考评。严格根据省办竣工项目验收和综合考评工作要求,加强综合考评培训力度,认真组织全市2014年度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验收,对项目建设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在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督促各区县(市)迅速整改到位。全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把项目验收关,顺利通过了省农开办对我市一年一度的竣工项目验收和综合考评工作,此外,年初下发区县市财政农开工作考核办法、科室绩效考核办法,年底根据考核结果综合评出区县(市)农开办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市办先进科室、先进个人。完善群众评判机制。在平时的项目督查和年度项目竣工验收中,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问卷调查与随机抽样等方式,对项目建设与管理情况进行测评。2、工作作

9、风务实有效。我办工作突出抓好“三四五”即“三个平台、四大活动、五种精神”三个方面,精益求精,讲求实效。一是充分利用“三个平台”。充分利用土地治理项目区平台、产业化项目企业平台、扶贫点村三个平台,作为优化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基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虚心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准确选项、精心规划、科学布局,为项目区群众、扶持企业服好务,建设一批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燃眉之急的亮点工程,扶持一批带动农民发家致富的产业化项目,用农开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了项目区群众的幸福指数。二是开展“四大活动”。全年扎实开展了争资争项、项目规范管理推进年、扶贫帮困、走访调研四大主题活动。全年办领导带队深入到11个项目

10、区和56个扶持企业中,召开座谈会近40次。全办干部职工多次深入石门县磨市镇九伙坪村开展 “一进二访”活动,走村入户访贫问苦,与暂未脱贫的4户家庭“结亲”,收集村民意见和建议,解决村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起制定了脱贫计划,对这4户捐助启动资金4000元;多次深入结对企业常德汇泉食品有限公司开展调研,认真了解公司经营情况,制定详实工作方案,排查企业困难问题,建立企业问题台账。结合公司实际困难,市农开办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积极向省办为该公司争取20年产业化经营项目,提升企业发展信心,受到了结对企业的好评。三是弘扬“五种精神”。大力弘扬“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精细管理、科学开发;

11、责任担当、无私奉献;自加压力、争创一流”的常德农开五种精神。并在湖南公共频道、常德电视台滚动播放常德农开感动人物系列报道,社会反响良好,在全市掀起了开展学习先进、传递正能量的活动。3、农开形象清正廉洁。以服务三农、建设队伍为重点,扎实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全面加强机关党的思想、组织、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丰富党建活动,大力推进依法开发、科学开发、廉洁开发,实现了3个安全的目标(项目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一是坚持经常性的学习和教育。围绕反腐倡廉的主题,定期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章、准则、条例等,观看各类廉政警示影片,交流心得体会。制定了富有农开特色的廉政条例“

12、五个不准”“三个不得”,办党支部提出在廉政建设上“向我看齐”的口号,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为转变工作作风,主要负责人利用工作例会,分别以振奋精神再创辉煌、谈谈责任心、再话执行力为题在全办干部职工中谈话,讲述心得体会,发人深省。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今年将党内廉政教育制度、日常管理制度、业务工作制度等三类54项管理制度装订成册,人手一本,自觉学习,强化制度执行力,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预防腐败发生。三是把廉政建设融合到业务工作中一起抓。为了使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我办做到了与农开日常业务工作的开展紧密结合,不断规范项目、资金、内务管理,严格把关、不循私情。如项目建设上普遍推行招投标制,大搞“

13、阳光行动”,避免暗箱操作;加强专项资金管理,规范报账程序;坚持资金公示制,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强化审计、内部监督,防范资金风险。四是健全监督体系。针对我办干部人数不多的情况,加强班子成员之间以及发动干部人人监督班子成员的上下监督,如每次生活会,都要求每个干部向班子成员提意见,深入交心谈心。在本办形成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良好风气。但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办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学习深度还不够,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二是思维广度不够,局限农开看农开;三是深入基层不够,指导调研力度需加强。三、20年工作思路今年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的安排,市农开办由正处级降为副处级,领导班子也相应调

14、整,班子成员由6位减少到3位。面临调整和改革,我办保持了队伍稳定、人心稳定、工作稳定的良好态势,新班子运行正常。今后,我们将扬长避短,克服不足,抓住机遇,勇于开拓,“围绕三个农开,坚持三项创新,实现三个目标”。1、围绕三个农开,坚持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开、效益农开、民生农开,促进多腿走路协调发展。针对农开干部队伍知识结构欠合理,知识量单一的现状,重点加强内部促学、外出学习、高校培训学习力度,力争把我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打造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和谐共事的团队,树立勤政、廉洁、务实、高效机关形象,把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设好民生农开、生态农开、效益农开,为更好地服务农

15、业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2、突出三项创新,坚持高效发展。一是项目创新。争取撬动金融试点高标准农田项目,推动工商资本助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扶持金融主体,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项目。抓产业化项目,培养产业集群。争取两西(西湖、西洞庭管理区)成为金融资本撬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区,申报1个农业综合开发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园项目。启动桃源、澧县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试点项目建设,促进两县茶叶、水稻产业的发展。二是管理创新。继续推进规范管理,开展主题活动;继续抓好队伍管理;继续抓好作风和廉政建设,落实好“五个不准”、“三个不得”;提高影响力,提高工作质量,确保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三是工艺创新。在全市大力推广宾格网箱护砌、舒布洛克护砌方式、块石干砌式浆砌不勾缝护砌工艺、隧道顶灌技术等新工艺,提高整个农开的施工水平。三、实现三个目标,坚持高质发展。努力做到“国办有影响,省内创先进,市里争一流”,工作再上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