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练习题:18赤壁赋2 含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6663626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练习题:18赤壁赋2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练习题:18赤壁赋2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练习题:18赤壁赋2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练习题:18赤壁赋2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练习题:18赤壁赋2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练习题:18赤壁赋2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练习题:18赤壁赋2 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练案18赤壁赋(2)本练案共2页,满分40分,时间40分钟。一、根据提示默写原文语句。(5分,每空1分)1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月出于东山之上,_徘徊于斗牛之间_。2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_浩浩乎如冯虚御风_,_而不知其所止_;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3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_诵明月之诗_,_歌窈窕之章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6分)喜雨亭记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

2、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是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

3、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歌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始治官舍治:建造B以属客而告之属:“嘱”,叮嘱C而吾亭适成适:恰好D岁且荐饥荐:连续,一再【解析】 B项,属:通“嘱”,劝请,邀。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百姓因久旱逢甘霖而欣喜,作者的心情也很愉悦,故以“喜雨”名其亭,这与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

4、无声”一样,表现作者在意的不是个人的悲欢离合,而是天下苍生的幸福安宁。B全文结构谨严,脉络清晰,如剥茧抽丝。语言轻快活泼,文笔淋漓酣畅,充分表现作者的喜悦心情,极富感染力。C第三段把议论寓于对话之中,句末一个反问句,强化了“文眼”之意。第四段以歌作结,引出给亭命名的缘由,照应首段。全文以一“志”贯串,首尾呼应,结构严谨。D开篇点明用“雨”命名的缘由,接着援引古人以喜为名的三个例子,这三件事不仅有趣,而且都与国家政治有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作者看重的是国计民生,而非亭名。【解析】C项,全文以一“喜”贯串。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5分

5、)译文: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2)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5分)译文: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 【解析】翻译句子应注意每句之中的关键词语。(1)“是”,这;“于岐山之阳”,状语后置;“年”年成,收成。句意2分。(2)“二三子”,你们;“优游”,游玩享乐;“于此亭”状语后置,“其”,难道。句意1分。【参考译文】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之事。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

6、狄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而高兴,生病的人因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于是,我在亭子里向客人举杯劝酒,问他们道:“五天不

7、下雨可以吗?”他们会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会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废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上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吗?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进而歌唱此事。歌词道:“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

8、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缥缈,不能够命名它,我因而用雨来命名我的亭子。”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9分)邹元标,字尔瞻,吉水人。九岁通五经。泰和胡直,嘉靖中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师欧阳德、罗洪先,得王守仁之传。元标弱冠从直游,即有志为学。举万历五年进士。观政刑部。张居正夺情,元标抗疏切谏。且曰:“陛下以居正有利社稷耶?居正才虽可为,学术则偏;志虽欲为,自用太甚。其设施乖张者,如州县入学,限以十五六人,有司希指,更损其数。是进贤未广也。诸道决囚,亦有定额,所司惧罚数必取盈。是断刑太滥也。大臣持禄苟容,小臣畏罪缄默,有今日陈言而明日获谴者。是言路未通也。

9、黄河泛滥为灾,民有驾蒿为巢、啜水为餐者,而有司不以闻。是民隐未周也。其他用刻深之吏,沮豪杰之材,又不可枚数矣。伏读敕谕朕学尚未成,志尚未定,先生既去,前功尽隳,陛下言及此宗社无疆之福也虽然弼成圣学辅翼圣志者未可谓在廷无人也。且幸而居正丁艰,犹可挽留脱不幸遜捐馆舍,陛下之学将终不成,志将终不定耶?臣观居正疏言世有非常之人,然后办非常之事,若以奔丧为常事而不屑为者,不知人惟尽此五常之道,然后谓之人。今有人于此,亲生而不顾,亲死而不奔,犹自号于世曰我非常人也,世不以为丧心,则以为禽彘,可谓之非常人哉?”疏就,怀之入朝,适廷杖吴中行等。元标俟杖毕,取疏授中官,绐曰:“此乞假疏也。”及入,居正大怒,亦廷

10、杖八十,谪成都匀卫。卫在万山中,夷獠与居,元标处之怡然。益究心理学,学以大进。巡按御中承居正指,将害元标。行次镇远,一夕,御史暴死。元标谪居六年,居正殁,召拜吏科给事中。首陈培圣德、亲臣工、肃宪纪崇儒行、饬抚臣五事。寻劾罢礼部尚书徐学谟、南京户部尚书张士佩。(选自明史邹元标传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A陛下言及此/宗社无疆之福也/虽然/弼成圣学/辅翼圣志者/未可谓在廷无人也/B陛下言/及此宗社无疆之福也/虽然/弼成圣学/辅翼圣志者/未可谓/在廷无人也/C陛下言/及此宗社/无疆之福也/虽然/弼成圣学/辅翼圣志者/未可谓在廷无人也/D陛下言及此/宗社无疆之福也/虽然

11、/弼成圣学辅翼/圣志者/未可谓在廷无人也/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夺情,朝廷于大臣丧制款终,召出任职,或命其不必奔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称“夺情”。B丁艰,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忧”。古礼,父母死,子女得在家守丧三年,不出仕,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父丧称“丁内艰”,母丧称“丁外艰”。C廷杖,即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对朝中的官吏实行的一种惩罚,在金朝与元朝实施,明代则实施得最著名。明代往往由厂卫行之。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增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其职能大致相

12、当于现代的民政部和财政部。【解析】B项“父丧称“丁内艰”,母丧称“丁外艰”错误,应该是母丧称“丁内艰”,父丧称“丁外艰”。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张居正夺情,邹元标抗疏切谏。邹元标认为张居正虽然有才,但学术根基却非正途;志向虽然远大,却过于刚愎自用。B邹元标上疏规劝,认为张居正的一些政策措施不合情理,有关官员指出问题,张居正也不在意,致使选拔贤才的路子不广,刑罚实施得太无节制。C邹元标认为幸好是张居正遭遇父母丧事,还可以挽留,倘若张居正去世,放弃教学,陛下的学业就不能完成,志向也终究不能确定。D张居正死后,征召邹元标授官吏科给事中,邹元标首先陈述培养道德观念、亲

13、近大臣部属、严肃法令准则、尊崇儒家品行、整顿地方吏治五件事。【解析】“有关官员指出问题,张居正也不在意”错。“迎合他的旨意”的意思。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黄河泛滥为灾,民有驾蒿为巢、啜水为餐者,而有司不以闻。是民隐未周也。译文:黄河泛滥成灾,老百姓有的以荒草地为家,以喝水充饥,而有关部门却充耳不闻。这是老百姓的疾苦没有得到救济。(2)犹自号于世曰我非常人也,世不以为丧心,则以为禽彘,可谓之非常人哉?译文:还自我吹嘘为非同寻常的人,世道人心不认为他丧失天良,就认为他是禽兽猪狗,这能叫作非同寻常的人吗?【参考译文】邹元标,字尔瞻,江西吉水人。九岁通晓“五经”。泰和人胡直,是嘉

14、靖时的进士,官做到福建按察使,师从于欧阳德、罗洪先,得到王守仁学说的真传。邹元标年轻时跟胡直交游,就有志于研究学问。万历五年(1577)中进士,在刑部学习政事。张居正父母死后不去职回家守孝,邹元标上疏痛切规劝。并且说:“陛下以为张居正对国家有利吗?张居正论才干虽然有所作为,学术根基却非正途;志向虽然远大,却过于刚愎自用。他的一些政策措施不合情理,比如州县学的人数,限定为十五六人。有关官署迎合他的旨意,更加减少数量。这是选拔贤才的路子不广,各道判决囚犯,也有一定的数量,有关部门害怕受处分,数量上一定追求有所富余。这是刑罚实施得太无节制。大臣拿了俸禄苟且偷生,小臣害怕获罪保持沉默,有的人今天陈述意

15、见,明天却遭了贬谪。这是上下言路没有通畅。黄河泛溢成灾,老百姓有的以草地为家,以喝水充饥,而有关部门却充耳不闻。这是老百姓的疾苦没有得到救济。其他诸如任用残酷的官员,埋没杰出的人才,真是不胜举。臣恭恭敬敬地读皇帝的诏示,上面说道:朕的学业还没有完成,志向还没有确定,先生就离开了我,将使前功尽弃了。陛下还这样说,真是国家无尽的福份啊。虽然如此,辅助完成皇上的学业,协助树立皇帝的志向的人,不能说朝廷就没有啊。幸好是张居正遭遇父母丧事,还可以挽留。倘若不幸死去,陛下的学业莫非就此不得完成,志向莫非终究不能确定么?臣看到张居正的上疏说:世上先有非同寻常的人,然后才能做非同寻常的事。这是把奔丧看作平常事而不屑于去做的人。谁不知道人只有恪守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伦理才能成其为人。现在这个人,父母活着时不去照顾,父母死了不去奔丧,还自我吹嘘为非同寻常的人,世道人心不认为他丧失天良,就认为他是猪狗禽兽,这能叫作非同寻常的人吗?”奏疏写好,放入怀中然后上朝。正好赶上吴中行等人受廷杖刑。邹元标等打完棍子后,把奏疏拿出来交给中官,哄骗他说:“这是请假的奏疏。”等奏疏呈上后,张居正十分恼怒,也将邹元标打了八十棍子,贬职流放都匀卫,都匀卫位于万山丛中,与少数民族杂居,邹元标处之泰然。更加专心研究理学,学问得到很大的进步。巡抚御史受张居正的指使,将要陷害邹元标。路过镇远在那里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