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技巧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661469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言文阅读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文言文阅读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文言文阅读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文阅读技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阅读(客观选择题)解题技巧个原则四种方法 文言文阅读试题涉及了高中文言文的大多数知识点综观近几年的高考全国卷以及各单独命题的省市卷我们不难发现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题型大同小异无怪乎就是实词解释、虚词辨析、人物形象特征性格的理解以及文章文意的理解与赏析之类, 再就是 2002 年新增加的句子翻译题。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试题少(小题),而且绝大部分以客观题的方式出现,所以掌握答题技巧,迅速排除迷惑项,是做好文言文客观题的关键。 本人结合几年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经验,就常考的四小题文言客观题谈谈自己的解题技巧一个原则,四种方法。不当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至于句子翻译题,许多大家已经有很多的见解,本人在

2、此就不再赘言。 原则: 自下而上的原则 做文言文阅读题,首先应对文段用心精读一遍,文段后的注释往往有提示作用,也要加以关注。文段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有些生疏,可以暂不去管它。我们在大脑中应快速存贮以下信息:文章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官运仕途、从政业绩、人品性格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可以在试卷上圈点勾画),但我们如果做完其他题再考虑“信息筛选题”与“分析概括题”,又必须重读选文,费时费力。同时,“分析概括题”不管是“正确的一项”,还是“错误的一项”,错误的只在一小点,换句话说,选择项中绝大部分分析概括的内容都是正确的,这就大大有助于我们理解阅读文段,有助于我们理解解答文言实词

3、、文言虚词以及信息筛选题时所应该掌握的具体的语境。因此,精读原文之后,接着我们就应该趁热打铁,从后往前做题,这就是所谓的“自下而上”原则。 方法: 1.文言实词题词性法 解答此题,我们可以析字形,明字义;可以将给出的词义代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辨别实词的词性来解答或排除某一干扰项。众所周知,汉字的词性不一样,字义也就不相同,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特点来帮助解题。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视事,恂恂若不能 始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 B.不许,于是人人惴恐 惴恐:恐惧 C.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 雨雪:下雪 D.以石,行旅便之 行旅:行走

4、旅游 此题考查实词的理解,解释不正确的是 D 项。D 项中“行旅便之”的“行旅”是行人旅客之意,该是名词,不该是动词“行走旅游”之意。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C 项中“樵”应为名词,指柴草,充当“取”的宾语,而答案却是“打柴”,成了动词,与“取樵”中“取”重复,故错。2.信息筛选题排除法 根据陈述对象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 在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选文中出现的人名不止一个, 而我们在答题时需要熟悉的仅是题干中的这个人(也可能是两个人,2

5、002 年考题中的父子)的行为举止,此时我们可以根据主人公来做初步的筛选:把罗列的句子中不是“这个人”所说所做所想的句子排除,相应的,包含这个句子的选项也就可以排除了。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魏元忠与张氏兄弟相互斗争的一组是( ) 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 今承乏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 将使与昌宗廷辨之 昌宗密引凤阁舍人张说,贿以美官,使证元忠 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 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小人之言 A. B. C. D. 阅读文段中“这个人”为“魏元忠与张氏兄弟”,而中为太后之所为。为宋璟劝说张说之语,假如得罪被放逐,也比党附邪恶、陷害正义以求苟且偷生好得多。

6、为张说据实回答。这样一来,的叙述对象与题干中的“这个人”无关,故可排除,一下子就可以确定答案为 B。 根据关键词也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 如 2004 年高考试题(天津卷): 13下列记述曹彰言行的句子,可以作为曹操“黄须儿竟大奇也”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的一组是( ) 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 “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 “率师而行,惟利所在,何节度乎?” 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 如太子言,归功诸将。 A. B. C. D. 曹操作此评价的依据是曹彰在北征中的言行,关键词在“北征中”,而皆为北征之前,况且是曹操批评曹彰

7、的话。由此,可以确定就是 D。 3.分析概括题对照法 此类题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可能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所以,对句意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先通过对照,找准选项中与原文的不同点,之后,把难以区分的地方向原文词语上靠,找到对应的词汇,看看人物事迹的叙述注意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是否准确等,同时,主旨性的选项要结合全文,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要总体把握文意。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A.申屠嘉早年随高帝征战,孝文帝时,旧大臣多已过世,余下的没有合适人选,孝文帝又不愿因任用窦广国而招来非议,才让申屠嘉当了宰相。 B.申屠嘉为人廉直,不畏权贵。

8、邓通在朝廷上傲慢无礼,皇上对他宠爱有加,申屠嘉不顾皇上袒护和求情,发文叫来邓通,严加斥责,并依法斩首。 C.皇上重用晁错,而申屠嘉提出的意见却不被采用。申屠嘉就抓住晁错过失,奏请皇上惩处,皇上不同意诛杀晁错,申屠嘉后悔没有先斩了晁错,回家后吐血而死。 D.司马迁对申屠嘉做了评价,肯定了申屠嘉大案刚毅守节,但又认为申屠嘉缺乏韬略学识,因此难与萧何、曹参、陈平齐名。 答案 B 对照原文,我们可以发现本项的错误有几处,首先邓通“傲慢无礼”,与“皇上对他宠爱有加”位置交换,其次皇上是在邓通向他求救时,才想办法的,而不是袒护在前,再次是“发文叫来邓通”,原文是皇上让邓通去,他才去的,不是直接把邓通叫来的

9、,最后原文没交代邓通被斩首的事。所以 B 项答案是不正确的。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易错题诊断文言翻译,高考试卷中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词等,并做准确解释,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具体来说,应从“留”“换”“补”“删”“调”“贯”六个方面进行。“留”,凡指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

10、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方法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人名:原文是不是这个人所为,是不是一个人所为。官名 :是不是他在任职这个官职上做的事/地名:皇帝名:无中生有:事件的顺序:张冠李戴新课标卷1(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

11、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12、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C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D勒石纪之

13、而还 勒:铭刻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新天子当使知稼艰难 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文升请命所司振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

14、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参考答案:(一)4、A (登:考上,考中)5、B(说马文升正直敢言,说马文升对太子的教育严格要求)6、D(非不去,而是到了钧州又离开了)7、(1)(他)在朝班的行列中最为年高德劭,皇帝也以诚相待十分信任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埋怨

15、。(耆硕:q shu,年高德劭;推心:以诚相待;望:埋怨,怨恨。一词1分,句意2分) (2)(文升)在家闲居时,无事不曾进州城。说到当时政事,(他)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时事:当时政事;辄:总是;颦蹙:皱着眉头。一词1分,句意2分)新课标卷2(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时京师多盗贼,有通衢杀人置沟中者,李辅国方恣横,上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人以备巡检。揆上疏曰:“昔西汉以南北军相统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遂制罢羽林之请。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又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同列吕諲,地望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