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 (8)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6660952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颌面外科 (8)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口腔颌面外科 (8)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口腔颌面外科 (8)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口腔颌面外科 (8)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口腔颌面外科 (8)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颌面外科 (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颌面外科 (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外(8)1表面麻醉时,最常选用的麻醉药是A. 布比卡因B.普鲁卡因 C.利多卡因 D.地卡因 E.卡波卡因2. 表浅的粘膜下脓肿切开引流时,常用1%2%的地卡因进行A. 浸润麻醉B.阻滞麻醉 C.表面麻醉D.氯胺酮+局部浸润麻醉E.针刺麻醉+局部浸润麻醉3. 一侧舌神经阻滞麻醉的区域是A.舌尖 B.舌前2/3 C.同侧舌前2/3 D.对侧舌前2/3E.整个舌体4. 口腔颌面部手术采用全麻插管者,拔管时机是A. 手术完毕后立即拔除B.血压、心率、脉搏正常即可拔除 C.病人完全清醒并吸净气管内分泌物后拔除D. 只要气管内无分泌物,任何时候均可拔除E.以上都不是5. 口腔颌面部患者全麻手术时。应特

2、别注意发生A.中枢神经系统意外B.伤口意外出血 C.心血管系统意外D.消化道应激性出血E.呼吸道梗阻6. 氯胺酮麻醉属于A.基础麻醉B.分离麻醉 C.静脉麻醉 D.阻滞麻醉 E.浸润麻醉7. 上3腭侧各有两条神经吻合,它们是A.腭前神经与腭后神经 B.腭前神经与上齿槽中神经 C.腭前神经与鼻腭神经D.腭中神经与鼻腭神经E. 鼻腭神经与上齿槽前神经8. 局麻注射过程中,为避免产生血肿,下列措施中哪项可除外A.避免反复多方向穿刺 B.针头不应有倒钩C.深部注射时,避免进针过深D.在局麻药中加入适量肾上腺素E.注射麻药时缓慢推注9. 口内法进行下牙槽神经传导阻滞麻醉时,进针点应在A.翼下颌韧带中点稍

3、外与颊脂垫尖端交汇处 B.腮腺导管口下后1cm处C.下颌磨牙猞平面上1cmD.磨牙后三角区E翼下颌韧带中点稍内侧10. 下列情况哪种适合采用口外注射法进行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A.急性智齿冠周炎病人拔牙 B.颞下颌关节强直病人拔牙C.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拔牙D. 口内注射失败的患者E.颌周蜂窝织炎患者拔牙11. 在局麻及拔牙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A.过敏 B.出血 C.损伤下颌管 D.暂时性面瘫E.晕厥12. 眶下孔的位置在A.眶下缘下2cm处 B.鼻翼外侧11. 5cm处 C. 口角上方11. 5cm处D. 眶下缘中点下方O. 51cm处E.上颌尖牙根尖上l1. 5cm处13局麻时出现

4、暂时性面瘫,一般多见于A.腭前神经阻滞麻醉时B.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C.腭后神经阻滞麻醉时D口内法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E.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后14. 预防局麻药中毒的必要原则中,下列明项可以除外A.注意局麻药的浓度 B.注意局麻药的用药总量C.注意局麻药推注速度D.避免局麻药直接注入血管内E. 注射局麻药前给镇静剂15. 局麻药中毒的抢救原则,哪项是不正确的A.给氧B.降压C.输液 D.应用激素E.镇静16. 所有局麻药都能使血管扩张,是因为A.阻滞了感觉神经B.阻滞了运动神经C.阻滞了副交感神经D.阻滞了交感神经节和节后神经纤维E.松弛了血管壁本身的平滑肌17. 颏孔的位置在A.下颌尖牙下方

5、B.下颌第一第二双尖牙下方 C.下颌中切牙下方D.下颌第一磨牙下方E.下颌升支内侧乙状切迹下方11. 5cm处18. 1地卡因一次最大剂量是A. 50mlB. 100200mlC. 810mlD. 45mlE. 2030ml19. 普鲁卡因过敏延迟反应常见的是A.药疹 B.荨麻疹C.过敏性紫癜D.血管神经性水肿E.哮喘20. 在局麻过程中,为了预防医源性感染,以下措施中哪项可以除外A.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B.避免注射针头被污染C.术前3天大剂量运用抗生素D.将注射点擦干后,再用2%碘酊消毒E.使用无菌的局麻药液21. 口腔颌面部的发育时间起于A.胚胎第1周B.胚胎第3周C.胚胎第6周D.胚胎第2

6、个月E.胚胎第3个月22. 在口腔颌面部发育过程中,胎儿面部发育初步完成是在A.胚胎第2周B.胚胎第8周C.胚胎第12周D.胚胎第4个月E.胚胎第6个月23. 上唇形成的时间是在A.胚胎第3个月B.胚胎第3周C.胚胎第7周D.胚胎第12周E.胚胎第1个月24. 腭突的融合过程是A.由前向后进行B由后向前进行C前后同时进行D先中段融合再向前后方进E.以上都不是25根尖片长焦距平行投照技术的优点是A.不需附加其它特殊设备,操作简便B. X线中心线平行于牙长轴,避免影像失真CX 线中心线垂直于牙长轴,避免影像失真 DX 线中心线平行于牙长轴与胶片的分角线,避免影像失真E. X线中心线垂直于牙长轴与胶

7、片的分角线,避免影像失真26. 根尖片投照的分角技术是指A. 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长轴垂直B. X线与胶片垂直C. 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长轴及胶片之间的分角线垂直D. 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长轴和胶片之间的分角线平行E. X线与咬合平面平行27. 投照上颌牙时A. X线向头侧倾斜,称为正角度B. X线向头侧倾斜,称为负角度C. X线向足侧倾斜,称为正角度D. X线向头侧倾斜,称为负角度E. X线垂直角度为O28. 患者投照根尖片后,所显示的牙齿邻面影像相互重叠,其原因为A. 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长轴不平行 B. X线与被检査牙齿的长轴不垂直C. 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邻面不垂直D. X线与被检查牙齿的邻面不

8、平行E.正常现象29. 投照上颌尖牙根尖片时,X线中心线应通过A鼻尖 B.鼻尖与鼻翼连线的中点C.鼻翼D.颧骨的前方 E.颧骨的下缘30. 投照下颌切牙时,X线的垂直角度为A. +15 B. -15 C. +5D. -5E. 031. 在上颌根尖片上所能看到的颌骨正常解部结构有A. 切牙孔、营养管、鼻腔、喙突、颧骨、上颌窦及上颌结节B. 切牙孔、腭中缝、鼻腔、颏孔、颧骨、上颌窦及上颌结节C. 切牙孔、腭中缝、鼻腔、喙突、颧骨、上颌窦及上颌结节D. 切牙孔、腭中缝、鼻腔、喙突、颧骨、外斜线及上颌结节E. 切牙孔、腭中缝、鼻腔、喙突、颧骨、下颌骨及上颌结节32. 在下颌根尖片上所能看到的颌骨正常解

9、剖结构有A. 颏棘、营养管、颏孔、外斜线、下颌管、下颌角区B. 翼钩、营养管、颏孔、外斜线、下颌管、下颌角区C. 颏棘、切牙孔、颏孔、外斜线、下颌管、下颌角区D. 颏棘、营养管、喙突、外斜线、下颌管、下颌角区E. 颏棘、营养管、颧骨、外斜线、下颌管、下颌角区33. 牙齿及牙周组织在根尖片上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A. 牙釉质、牙骨质、髓腔、牙槽骨、骨硬板及牙周膜B. 牙釉质、牙本质、髓腔、牙槽骨、骨硬板及牙周膜C. 牙釉质、牙本质、髓室、牙槽骨、骨硬板及牙周膜D. 牙釉质、牙本质、髓腔、牙槽骨、骨皮质及牙周膜E. 牙釉质、牙本质、髓腔、牙槽骨、骨松质及牙周膜34. 牙周膜的厚度在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牙是

10、不同的,其范围一般在A. 0. 01 0.38mm B. 0. 150. 38mm C. 0. 050. 38mm D. 0. 100. 38mmE. 0. 200. 38mm35. 根尖片上可见的颌骨正常骨质疏松区为A.切牙孔、颏棘周围、颏孔周围、下颌角区 B上颌结节、营养管周围、颏孔周围、下颌角C. 上颌结节、颏棘周围、颏孔周围、下颌角区D.上颌结节、鼻腔周围、颏孔周围、下颌角区E.上颌结节、前磨牙根尖、颏孔周围、下颌角区36. 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区分上下颌磨牙根尖片的依据A.牙髓腔形态B.骨小梁结构C.颌骨的解剖标志D.牙的大小E.牙根数目37. 根尖片上的骨硬板是A.牙槽间隔的影像B.

11、牙周膜的影像C.牙骨质的影像D.牙槽嵴顶的影像E.牙槽窝内壁的影像38. 合翼片适用于A.邻面龋的检查B.牙内吸收的检查C.根分歧病变的检查D.牙根折裂的检查 E.牙折的检查39. 关于舍格伦综合征的涎腺造影表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末梢导管可呈球状扩张B.主导管边缘不整齐呈羽毛状C.腺泡充盈缺损,造影剂外溢D. 下颌骨受压凹陷,边缘整齐 E.主导管扩张呈腊肠状40. CT值常用Hounsfield单位表示,CT值为0的是A.水 B.骨 C.空气 D.纤维组织E.脂肪组织41. 经眼眶平面 CT 扫描时,可见A.卵圆孔及破裂孔 B.筛窦及蝶窦C.翼腭窝及翼外肌D.咽旁间隙及咽腔E.颞肌及颞骨

12、岩部42. 经上颌窦中部冠状面扫描时,可见A.中颅窝底部 B.眶下裂 C.腮腺D.视神经E.颞肌43. 关于正常腮腺造影侧位片表现,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主导管上方约半数人有一个副腺体B.儿童的涎腺分支导管显示不明显C.老年人涎腺导管的管径可以变宽D.除导管系统充盈外,应有少量腺泡充盈E.主导管在下颌骨体部斜向后下走行44. 关于正常颌下腺造影侧位片表现,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主导管行经下颌体部,约在下颌角前向下弯曲B.主导管在下颌角前向下弯曲的角度约为90120。C. 副腺体大多数位于主导管上方D.颌下腺造影可进入舌下腺内E.分支导管较少而粗短45涎腺造影的禁忌证是A患有出血性疾患B.涎

13、腺急性炎症期间C.使用抗凝血药物D开口受限E.腺体外肿物46颞下颌关节纤维性强直时,可见A.关节间隙模糊而且密度增高B.关节结构为致密团块代替C.颌间间隙变窄,有高密度影像D. 关节间隙明显增宽E.課状突磨平变短47. 下列描述中,哪一项不是关节强直的表现A.小颌畸形B.課突囊样变C.角前切迹加深D.喙突伸长E.关节结构消失48. 许勒位可显示A.颞下颌关节侧位影像 B.颞下颌关节外1/3的影像C.颞下颌关节内1/3的影像D.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情况E.課状突骨质的微细结构49. 在华特位片上,可以看到A.眶上裂及圆孔B.眶下裂及圆孔 C.眶上裂及卵圆孔D.眶下裂及卵圆孔E.眶下裂及眶下孔50.

14、在正常下颌骨侧位片上,下列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下颌管以上的骨小梁较疏松B.下颌管以下的骨小梁较疏松C.颏孔周围的骨小梁较疏松D.下颌角的骨小梁较疏松E.颏棘周围的骨小梁较疏松51. 颞下颌关节造影时可见造影剂自关节囊后部溢出,并向下流注,其原因为A.关节囊撕裂 B.关节盘附着松弛C.关节上下腔交通D. 注射点不对E.关节脱位52. 下列哪一项不适于作颞下颌关节造影A.颞下颌关节脱位B.颞下颌关节有骨质改变及明显的间隙改变C.开闭口过程中有连续摩擦音D. 发现有关节弹响、绞锁及明显的运动受限 E.关节内占位性病变53.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通常在发病后多长时间才能逐渐在X线片上显示出骨质异常

15、改变A. 1014天 B. 35天 C. 3周 D. 4周 E. 23天54.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在X线片上骨膜反应的表现是A.不显影 B.密度减低影C.密质骨增厚D.骨密质外有骨质增生E.骨密质破坏55.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死骨形成的密度较高,其原因是A.死骨有移位B.死骨与正常骨质分离C.死骨周围有肉芽组织围绕D.死骨与正常骨质的影像重叠E. 死骨的反应性增生56. 用于观察颞下颌关节间隙改变的检查方法是A.许勒位B.经咽侧位C.下颌骨开口后前位D.颞下颌关节造影E.下颌骨侧位 57可显示髁状突骨质细微结构的片位是A.许勒位B.经咽侧位C.下颌骨开口后前位D.下颌体腔E.下颌骨侧位片58. 主要用于对比观察两侧髁状突内外极影像的片位是A.许勒位B.经咽侧位C.下颌骨开口后前位D.曲面体层E.下颌骨侧位59. 可证实关节内游离体或占位性病变的是A.许勒位B.经咽侧位C.下颌骨开口后前位D.曲面体层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