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03牛顿运动定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6637812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0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03牛顿运动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03牛顿运动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03牛顿运动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03牛顿运动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03牛顿运动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03牛顿运动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03牛顿运动定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牛顿运动定律1(2012上海卷)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B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受力的示意图为()答案:A2(2012全国理综).(11分)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的点。按住小车,在小吊

2、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列的纸袋,在纸袋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没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与m处应成_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2)完成下列填空:()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_。()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

3、s3。a可用s1、s3和t表示为a=_。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_mm,s3=_。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m/s2。()图3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小车的质量为_。【解析与答案】(1)间距相等的点。(2)线性(2)(i)远小于m(ii).(iii)设小车的质量为,则有,变形得,所以图象的斜率为,所以作用力,图象的截距为,所以。3(2012广东卷)图4是滑道压力测试的示意图,光滑圆弧轨道与光滑斜面相切,滑道底部B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其示数N表示该处所受压力的大小,某滑块从斜面

4、上不同高度h处由静止下滑,通过B是,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N小于滑块重力B.N大于滑块重力C.N越大表明h越大D.N越大表明h越小答案:BC4(2012北京高考卷)(18分) 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电梯的简化模型如图1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是随时间t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图像如图2所示电梯总质量m=2.0103kg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求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1和最小拉力F2;(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t图像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

5、,根据图2所示at图像,求电梯在第1s内的速度改变量1和第2s末的速率2;a/ms-1 1.0 0 -1.0 1 2 10 11 30 31 30 41 t/s 32 (3)求电梯以最大速率上升时,拉力做功的功率P;再求在011s时间内,拉力和重力对电梯所做的总功W(18分) (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 ma 由at图像可知,F1和F2对应的加速度分别是a1=1.0m/s2,a2=-1.0m/s2 F1= m(g+a1)=2.0103(10+1.0)N=2.2104N F2= m(g+a2)=2.0103(10-1.0)N=1.8104N (2)类比可得,所求速度变化量等于第1s内a

6、t图线下的面积 1=0.50m/s 同理可得, 2=2-0=1.5m/s 0=0,第2s末的速率 2=1.5m/s(3)由at图像可知,11s30s内速率最大,其值等于011s内at图线下的面积,有 m=10m/s 此时电梯做匀速运动,拉力F等于重力mg,所求功率 P=Fm=mgm=2.01031010W=2.0105W 由动能定理,总功 W=Ek2-Ek1=mm2-0=2.0103102J=1.0105J5(2012山东卷)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前3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最后2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前3s内与最后2s内

7、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3s末至第5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答案:AC6(2012四川卷)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接触(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x0,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后,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x0。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 A撤去F后,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B撤去F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C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2 D物体开始向左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答案:BD7(2012全国新课标).伽利略根

8、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答案AD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是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A正确C错误。没有力作用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匀速直线运动,B错D正确。Fa8(2012安徽卷).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则 ( )A. 物块可能匀速下滑B. 物块仍以

9、加速度匀加速下滑C. 物块将以大于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 物块将以小于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17C;解析:未加恒力F时,由牛顿第二定律知,而加上F后,即,C正确。9(2012全国新课标).(14分)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 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2) 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已知存在一临界角0,若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

10、,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0。答案(1)了 (2)解析(1)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的力推拖把,将推拖把的力沿竖直和水平分解,按平衡条件有 式中N与f分别为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和摩擦力。按摩擦定律有联立式得(2) 若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应用这时,式仍满足,联立式得现考察使上式成立的角的取值范围,注意到上式右边总是大于零,且当F无限大时极限为零,有0使上式成立的角满足0,这里是题中所定义的临界角,即当0时,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推不动拖把。临界角的正切值为10(2012上海卷)(10分)如图,将质量m0.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

11、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m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q53的拉力F,使圆环以a4.4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求F的大小。(取sin530.8,cos530.6,g10m/s2)。解析:令Fsin53mg,F1.25N,当F1.25N时,杆对环的弹力向上,由牛顿定律FcosqmFNma,FNFsinqmg,解得F1N,当F1.25N时,杆对环的弹力向下,由牛顿定律FcosqmFNma,FsinqmgFN,解得F9N,砂、砂桶图1小车、砝码、打点计时器接交流电源11(2012安徽卷).(18分).(10分)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

12、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1)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A. 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

13、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和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 =200, =10、15、20、25、30、40B. =200, =20、40、60、80、100、120C. =400, =10、15、20、25、30、40D. =400, =20 40、60、80、100、120(3)图2 是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4.22 cm、=4.65 cm、=5.08 cm、=5.49 cm、=5.91 cm、=6.34 cm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效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 m/s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A图2BCDEFG答案:(1)B;(2)C;(3)0.42要使砂和砂桶的重力mg近似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首先要平衡摩擦力,然后还要满足mM。而平衡摩擦,不需挂砂桶,但要带纸带,故(1)选B,(2)选C。(3)用逐差法,求得。Oov(m/s)0.54t(s)12(2012安徽卷).(14分)质量为0.1 kg 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