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614466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范本(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X项目 XX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目 录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施工组织安排- 2 -四、施工主要人员配备- 2 -五、施工主要机械配备- 3 -六、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 3 -七、质量保证措施- 14 -八、安全保证措施- 15 -九、雨季施工措施- 17 -十、环境保护- 18 - 29 - xx隧道洞口工程方案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1、编制说明根据对设计图纸、地质勘察说明及对周边环境的 调查,并对工程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考虑我项目部的 技术、装备、特长、管理水平,在总结以往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 基础上,编写了 施工方案 .2、编制依据(1)“湖南省永吉

2、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设计图纸”.(2)合同文件.(3)湖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管理指南(隧道篇). (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T80/1-2004(6)施工监理实施办法(7)施工监理实施细则(8)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本标段K76+900K83+700路线总长6.8千米,xx隧道1座,隧道为上、下行分离的 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隧道净宽10.25米,净高5米.隧道洞门进口为削竹式,出口为环框式.左右线线间距22米左右,隧道最大 埋深约100米.在隧道内共设置车行横洞2处,行人横洞6处.隧道设计概况见下表:隧道设计概况表名称起讫桩号长度 (米

3、)纵坡/坡长(%/米)各级围岩长度 (米)地质概况xx隧道左线ZK81+2602147(1.912)/35,(0.5/2112)1200780145隧道进口段750米左右岩性为页岩,后段为泥质灰岩ZK83+407右线YK81+2652143(1.692/30,(0.5/2113)1200780140YK83+408三、施工组织安排为了 确保隧道洞口工程施工质量,项目部特成立洞口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小 组:组长:x副组长:x组员: x 组长x负责洞口工程全面施工组织.副组长x负责安全施工现场.副组长x负责施工技术工作.组员x负责现场技术交底并记录现场确定施工参数.组员x负责现场施工质量.组员x负责现

4、场试验工作.四、施工主要人员配备 工程负责人x总体负责工程的 施工管理技术负责人x制定技术方案 ,主抓现场技术管理质 检 员x全面负责工程的 质量工作安全总监x全面负责工程的 安全工作测量负责人x负责洞口工程的 测量工作试验负责人x负责试验工作施工负责人x统筹施工,落实技术、安全技术交底五、施工主要机械配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用途1装载机ZL5012挖掘机HD22023空压机LWJ20/884风动凿岩机YT-2845湿喷机TK-96146发电机组250KW27电焊机BX-31588钢筋切断机CQ40-FA19型钢弯曲机WJ40-10110钢筋调直机GT4/14211双液注浆机KBW-50/

5、70212混凝土输送泵HBT602六、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1、测量放样洞外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S测量,水准测量采用DS3水准仪测量,在既有导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 基础上,对全线导线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加密,将导线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引至隧道洞口位置.隧道进、出口侧各设置坐标控制点不少于3个,高程控制点不少于2个.根据全站仪控制导线网对洞口进行投点,据此结合图纸定进洞口开挖中线、边、仰坡开挖轮廓线,画出开挖轮廓线,复核无误后进行洞口开挖.沿路基中心线在洞顶仰坡面每5米设置一个测点,利用水准仪进行洞口浅埋地段地表下沉观测,为能及时调整仰坡加固支护参数提供依据.隧道内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进导线测量

6、,导线控制点采用双导线进洞,导线布置成折线状.导线边长在直线地段不小 于200米,曲线地段不小 于70米.导线控制点布设于隧道仰拱填充或铺底混凝土两侧,使用锚固剂锚固,防止施工机械碰撞、碾压.控制点使用HRB33518钢筋埋设,要求钢筋顶端平滑,刻十字丝刻纹以保证每次测量位置为同一点.2、施工准备隧道洞口开挖前,项目部组织人员对洞口段地形地貌进行复测,对洞口情况已进行了 详细调查,主要为:洞口的 地形情况,有无不良地质或偏压;植被分布情况;征地拆迁情况,洞口及附近的 地表水系对隧道施工的 影响程度 ;洞口地表有无泉眼出露,地下水分布情况,对围岩的 影响程度 ,洞口土体含水量、塑性指数等原始参数

7、等.为便于施工机械进出和材料运输,项目部拟建施工便道2千米.xx隧道开工前,施工便道应修筑至隧道洞口,达到通车标准.对隧道洞口位置进行场地平整,为架子队驻地、搅拌站建设、施工机械停放和材料堆放提供场地.施工用水与生活用水拟采用山上天然水源,于山上高位处设置蓄水池,以满足施工用水.蓄水池高度 和储水量以满足施工用水压力和用量为准,蓄水池高度 应高于最高桩号位置处高程35米以上,掌子面水压不得小 于0.3米Pa,蓄水量通常为50米3100米3.生活用水与施工用水应经过化验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适宜饮用和拌制混凝土.xx隧道出口与入口设置800KVA和630KVA变压器各一台,提供xx隧道出口施工和生

8、活用电.另外,隧道进出入口各设置一台250KW备用柴油发电机,以备隧内停电时紧急供应地泵和振捣棒使用.隧道队驻地在隧道洞口附近选址,驻地设置生活区、搅拌站、料库、机械设备存放区和钢筋加工区.搅拌站主要用于C20喷射混凝土的 搅拌.3、洞口开挖施工在进行洞口段开挖施工前,施作好洞顶截水沟,边坡开挖的 同时作好边坡防护,边坡按设计安装护拱、打长管棚、打锚杆、挂钢筋网、喷混凝土防护.洞口施工避开雨季,开挖到成洞面附近时预留核心土体,洞口段超前支护施工完成后再开挖进洞.明洞衬砌完成后要及时回填,在完成明洞回填反压后才可开始暗洞开挖.明洞施工按先墙后拱法浇筑.(1)开挖方法隧道级围岩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

9、土法施工,尽量采用人工风镐开挖,以降低爆破振动影响,每次开挖进尺控制在0.75米.开挖顺序见下页“级围岩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施工作业程序图”. 隧道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超前地质预报判定围岩级别钻爆设计钻爆作业超前预支护开挖断面检测出碴运输是否需要超前预支护初期支护进入下一循环是否(2)钻爆设计A、炮眼布置、起爆网络爆破方案 采用塑料导爆管非电起爆,微震光面爆破技术.施工时根据拟定的 侧壁尺寸做好爆破设计,经审查合格后方可实施工.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框图见“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框图”.B、掏槽方式掏槽方式:开挖一般采用楔形掏槽或复式楔形掏槽形式,使用钻孔台车作业时,也可以采用102钻头中空直眼掏槽.C

10、、爆破器材采用非电毫秒雷管(120段),炸药采用2号岩石硝铵炸药,遇水采用乳化炸药,周边眼间隔装药,其它眼连续装药.起爆系统采用导爆管传爆,以集束为主的 混合联接引爆网络.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框图 光爆设计 放样布眼 定位开眼 钻 眼 清 孔 装 药 联起爆网络 起 爆 通 风 光爆效果检查 地质调查 原因分析 修改光爆设计否是D、钻眼钻眼前,根据爆破设计标出炮眼位置,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钻眼.隧道侧壁上半断面采用凿岩机钻眼,其余断面均采用钻孔台车钻眼.光爆钻孔时,统一指挥协调行动,实行定人、定位、定机、分区按顺序钻孔.钻眼完毕,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 炮眼重钻,经检查合

11、格后方可装药爆破.E、装药及爆破周边眼采用25米米的 小 直径药卷间隔装药方式,为加快装药速度 ,其余炮眼采用散装炸药由专用装药机械装药.所有装药炮眼用炮泥堵塞.孔外网路采用复式网路联接,全断面一次起爆.F、爆破设计优化每次爆破后检查爆破效果,分析原因及时修正爆破参数,提高爆破效果,改善技术经济指标.a、根据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性软硬情况,修正眼距,用药量,特别是周边眼.b、根据爆破后石碴的 块度 修正参数.石碴块度 小 ,说明辅助眼布置偏密;块度 大 说明炮眼偏少,用药量过大 .c、根据爆破振速监测,调整单段起爆炸药量及雷管段数.d、根据开挖面凹凸情况修正钻眼深度 ,眼底基本上落在同一断面上

12、.(3)出碴运输采用侧卸装碴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出碴,运至指定弃碴场. 4、边仰坡防护洞口边、仰坡的 防护要开挖一级防护一级.洞口边仰坡面防护为挂网锚喷结构,首先在已清理好的 坡面上钻孔施作22砂浆锚杆,锚杆长度 为3米,按梅花型布设,间距为1.2米1.2米,;然后挂8钢筋网,网格间距20厘米20厘米,钢筋网与锚杆头采用焊接或帮扎连接.钢筋网挂好后,喷射10厘米厚C20混凝土将金属网与锚杆头进行覆盖包裹并确保金属网保护层厚度 不小 于2厘米.施工完毕及时进行养护.由于洞口段为V级围岩,围岩稳定性很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必要的 时候仰坡防护增设42注浆小 导管封闭围岩裂隙,更好的 稳定住仰坡.为

13、确保洞口安全,防止边仰坡出现不稳定因素发生坍塌,对洞口造成安全隐患,在进洞之后应尽早进行明洞施工.5、洞门施工xx隧道端出口端采用环框式洞门,进口端采用削竹式洞门,洞门宜于隧道进尺不超过90米时施工.洞门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于施工现场拼装.洞门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每层高度 宜为2米3米,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模板加固情况.模板间错台不宜大 于3米米,混凝土振捣充分密实,防止蜂窝麻面现象,以保证洞门有良好的 表观形象.前一次混凝土浇筑时预留接茬钢筋,后一次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前一次混凝土表面凿毛处理,露出新鲜的 混凝土面,以保证连接质量.6、截水沟、排水沟施工隧道洞口开挖前,在洞口边仰坡开口线5米

14、(水平距离)以外施工截水沟,截水沟设置沿地表坡面平滑顺直向下,避免出现急弯并通向路基边沟,以防雨季山坡汇积水冲洗已开挖的 坡面.截水沟采用人工开挖法开挖,开挖完成后采用米7.5浆砌片石砌筑,砌筑完成后对截水沟两侧进行填土夯实.截水沟的 上部进水口与原地面衔接紧密、或略低于原地面,下部出水口与自然沟顺接.7、超前地质预报隧道施工中的 超前地质预报是防止隧道开挖突发性灾害(塌方、涌水、突泥等),保证施工安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优化和调整支护参数的 有效措施.本隧道施工过程中计划利用TSP203地震波法、水平超前地质钻孔和工程地质法三种方法开展地质预报工作.将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达到长距离预报与短距离预报相结合的 目的 ,彼此相互补充,以提高预报的 准确性.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掌子面前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