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狼牙山五壮士导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61385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狼牙山五壮士导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2狼牙山五壮士导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2狼牙山五壮士导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2狼牙山五壮士导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狼牙山五壮士导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学科新课程有效教学导学案审核人签字: 主备人:授课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课题22狼牙山五壮士任课教师课型问题发现生成课问题拓展解决课课时2课时授课时间2011年 月 日教材分析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引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将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敢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 学情 分析本班学生共有56人,其中有男生34人,女生有22人,从总体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习热情高涨,接受能力也比较好。因此, 教师应该考虑到抗日战争时期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六十多

2、年,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时间也很久远,而现在的小学生出生在新时期,生活条件较好,受苦较少,他们很难想象到战争时代的苦难和当时危急的情况,很难理解壮士们的做法,这样就不利于激发起他们真正的感情,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准备充分,通过故事背景的介绍、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朗读的培养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敌人的仇恨。教师在准备教学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这些情况,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设计 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利用阅读反思等,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获主动发展

3、。”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二、过程与方法: 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3、理清课文的条理,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重难点 1、知道叙述有详有略能够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2、了解五壮

4、士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什么往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体会这一行动的动机的深刻内涵。关键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五位壮士”是哪五个人?教学 准备教师准备:一案两单学生准备:1、对课本进行结构化预习仔细研读课文。2、做好导读单。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时 间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谈话激发学生情趣2分钟 导课谈话 在抗日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11、积极展示自己搜集的图片或资料 。检查预习10分钟检查学生导读单完成情况,扫除字词障碍。1、请各小组学科长检查小组

5、成员导读单完成情况。2、学科长汇报检查情况。3、学科长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情况,解决导读单上的疑问和现有问题。4、对各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适当评价。1、认真检查,小组内认真讨论。2、学生小组交流质疑,形成问题生成单。讨论交流生成成问题15分钟小组内讨论交流关键问题并生成问题。 1、请学术助理发放问题生成-评价单。 2、小组内生成问题。 3、记录员收集各小组的生成问题并汇总。 小组内认真讨论,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过程要井然有序。解决生成感悟文本10分钟学生展示 整体感悟 1、教师宣读汇总的生成问题。 2、教师给各小组分配简单的生成,各小组讨论交流,并展示。 1、小组内成员积极讨论,集中意见。2、 各

6、组积极展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小结2分钟畅谈感受 总结 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能够较深刻地谈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时间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创设情境呈现目标 5分钟 谈话导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基本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解决生成单的问题。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自主合作讨论问题812分钟学术助理分配各组研讨任务 1、本篇课文哪个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哪些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呢? 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2、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也表现了五壮士勇敢和壮烈。他们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3、阅读第四段,说说这

7、一段先写什么?后写了什么?在峰顶歼敌是从几方面写的?4、五壮士最后英勇跳崖,这是多么悲壮啊,哪些词语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悲壮?说说“屹立”的意思,五壮士为什么露出了胜利的喜悦?为什么说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老师巡回检查1、自主阅读生承担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形成初步见解。2、各小组讨论交流,对生成问题达到共识。 分组展示1520分钟学术助理主持。1、补充学生展示2、教师适时点拨。3、简单评价各组积极展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问题训练3-8分钟完成训练单。解决疑惑学生完成训练单。总结提升1-3分钟总结全文。本文是以“壮”贯全文,为了说明“壮士行为”,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了“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这五个材料,重点写了“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跳下悬崖;三个事例,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深化情感拓展训练板书设计22、狼牙山五壮士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