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导学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6613677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准确的选择。2、 水平:初步理解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辨别是非善恶水平,能够做出准确的选择。3、 知识:明确明辨是非善恶的意义;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懂得如何做出准确的选择。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2、学习难点:如何在是非善恶面前作出准确的选择?三、导学过程(一)思考问题,诱趣入境:1、你以前捡拾过钱物吗?你怎样处理的这些钱物?2、如果你捡拾到价值百万元的黄金饰品,你又会怎么做呢?(观看多媒体资料)3、写一写 比一比:以小组为单位,分

2、别写出学校中(1、4组)、家庭中(2、5组)、社会中(3、6组)我们还可能会遇到的真善美(1、2、3组)、假恶丑(2、4、6组)现象,比一比哪个小组写得多。(二)体验感悟(一):明辨是非善恶的意义(观看多媒体资料,回答相关的问题)1、像钱老一样学会拒绝!1933年,22岁的钱学森在国立交通大学机械系读三年级。一次水力学考试,水力学老师也在试卷上全都打上了对勾(),给他满分100分。但是,当判卷发下来以后,钱学森自己却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错:在公式推导的最后一步,将“Ns”写成了“N”。于是钱学森立即举手发言,指出自己的错误,主动要求老师扣分。教授一看,果然这个小错被忽略了,于是他扣掉4分,给了

3、钱学森96分。10年后,他成为当时一流火箭专家,在美国是一个屈指可数的稀世之才。为了笼络钱学森的心,美方不但为他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科研环境,而且还授予他上校军衔。但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便毅然放弃了美国的优厚待遇,选择了回国。 “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这是钱学森对金钱的态度。“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这是钱学森对官位和地位的不屑。金钱、名誉、地位,在钱学森这里,都没有生存的市场。钱学森退休后,他给自己定下很多“原则”,谁说情都不能破。比如:不题词,不为别人的书写序,不参加任何成果鉴定会,不出席任何应景活动,不出国,不到外地开会,不上名人录等等。对于这

4、些有人梦寐以求的东西,都被钱老拒绝了。面对人世的各种诱惑,他淡然处之。只有懂得拒绝,想着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进,才会走向成功和辉煌。(http:/ 像陈晓兰一样战斗?!想一想:陈晓兰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对你明辨是非善恶有何启示?有利于过渡小结:明辨是非善恶(三)体验感悟(二):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如何做出准确的选择1、 看看他们缺少了什么? (http:/ 中学生行为规范“四字经”(1)在家里:做个好儿女 尊敬老人,体谅父母;兄弟姐妹,互相照顾; 邻里乡亲,和睦相处;作息按时,张驰有度; 自理生活,学做家务;珍惜粮食,爱护财物; 讲究卫生,穿戴朴素;喝酒赌博,毫不沾濡; 优点缺点,如实告诉;勤劳奋

5、发,高瞻远瞩。 (2)在学校:做个好学生 按时到校,书具莫忘;热爱学习,遵守规章; 开会做操,准时到场;衣着整洁,举止端庄; 讲究卫生,增进健康;多做好事,互助互帮; 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爱护公物,集体至上; 兴趣广泛,意气昂扬;全面发展,为校争光。 (3)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自尊自重,文明礼让;公共秩序,维护勿忘; 交通安全,时刻提防;不说脏话,不动拳掌; 不进舞厅,不看录像;坏书不览,坏歌不唱; 电子游戏,警惕上当;拾金不昧,友爱善良; 见义勇为,不卑不亢;遵纪守法,爱国爱乡。(http:/ 做出正确的选择5、过渡小结: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四)、收获平台: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如语言描述、漫画、知识树、图表等。(五)、走进生活美丽足迹1、 我的成长档案我与真善美的一次亲密接触对我的影响是我继续的真善美行为是生活中我的榜样是我的同行者是启示:2、说出最近让你犯难的犹豫事,让我们来帮你:(六)拓展提升:观看多媒体资料 (1)、校园安全牵动着全中国人的心,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来自校外的暴力事件?(2)、实际生活中,又该如何自我保护?(七)、布置作业:各小组同学课下,口头交流完成课堂上“写一写比一比”环节中我们可能面对的假恶丑现象时该怎样面对?小组长把具体的办法记录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