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6608587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前教育学(本科)答案一、填空题 :1、儿童世纪。2、教学内容;教学手段。3、经验;自然教育。4、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5、轻器械操;徒手操。6、康有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7、幼教优先方案;1965 年。8、自然美;艺术美。9、教育幼儿;为家长服务。10、家庭教育。11、小组教学;个别教学。12、弗洛伊德;艾里克森;皮亚杰。13、长期性;经常性。14、保护;救济。15、小组教学;个别教学。16、麦克米伦姐妹;1911 年。17、音乐游戏;智力游戏。18、越深刻;越稳定。19、教育幼儿;为家长服务。20、康有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21、罗伦斯;50 年代

2、。22、智力游戏;音乐游戏。23、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24、蔡元培。二、名词解释:剩余精力说: 英国社会学家、 心理学家斯宾塞以神经心理学解释剩余精力, 认为游戏活动是剩余精力的最好表现,是发散体内过剩精力的方法,剩余精力愈多,游戏就愈多。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促进儿童身心发展而设计并实施的一系列经验。关键期: 是欧洲生态学家罗伦斯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 是指有机体的某种潜在能力在其生命的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由于提供了特定的刺激,使这种潜在能力得到最适时和最好的发展。复演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游戏是由个体再现祖先的动作和活动,为当代的复杂活动做准备。美感:是由具有审美特征的审美

3、对象引起人的一种情感体验,精神上产生一种喜悦和快乐,便是美感。生活预备说: 德国心理学家格罗斯认为, 游戏是本能的动作, 高等动物生活条件复杂, 幼小时必须要有训练,才能适合生活的需要。游戏是为将来生活做准备。道德行为: 是指符合一定道德标准的行为表现,道德行为反映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效果水平,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音乐游戏: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所进行的游戏,主要在于发展幼儿音乐感受能力和动作。智力:是指保证人们顺利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模仿操:是幼儿按老师说出的形象语言或按儿歌中的词意作出各种形象动作。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

4、理,使幼儿分清是非、辨别好坏,懂得道理的教育方法。结构游戏:利用积木、积塑、砂、泥等结构材料进行建构活动,创造性地表现现实生活游戏。表演游戏:以想象和模仿通过扮演角色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儿童发展: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智育: 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有目的、 有计划地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受教育者智力发展的教育过程。生活预备说: 德国心理学家格罗斯认为,游戏是本能的动作,高等动物生活条件复杂,幼小时必须要有训练,才能适合生活的需要。游戏是为将来生活做准备。三、判断正误并改错:1、错。十五世纪前。2、对。3

5、、对。4、错。柏拉图( 政治论)。5、错。 1996 年。6、错。质变。7、对。8、错。智力技能。9、对。10、对。11、对。12、对。13、错。体格。14、对。15、错。道德情感。16、对。17、错。德国心理学家格罗斯。18、错。道德行为。19、对。20、错。智力游戏。21、错。福禄倍尔。22、错。角色游戏。23、错。幼儿园户内环境的创设还应考虑户内环境的结构。24、对。25、错。成熟主义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26、对。27、对。四、简答题:1. 简述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 1)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

6、参考( 2)主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 3)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2. 请介绍“幼教优先方案”的内容?是一项由联邦政府拨款施行的一种补偿教育计划计划由各部分组成:( 1)为儿童医药与牙科方面服务( 2)社会服务于家庭教育( 3)使用自愿服务人员( 4)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服务( 5)做好入学准备3. 简要说明如何指导幼儿表演游戏?( 1)选择适当的童话、故事( 2)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3)帮助幼儿组织游戏( 4)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游戏4. 简要说明品德四要素的关系?( 1)道德品质四要素包括:知(道德认识)

7、、情(道德情感) 、意(道德意志) 、行(道德行为)( 2)道德认识在道德品质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余三者只有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才会有稳定性和自觉性。( 3)道德情感是动力,有了道德情感,才能使道德认识转化成外部行为,并坚持下去。( 4)道德意志是坚持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去行动的精神力量。( 5)道德行为是关键。它是其余三者的集中表现。5. 简介母育学校的主要学说是什么?( 1)论述了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1);( 2)提出了关于体育的理论;( 3)提出智慧和知识的教育;( 4)主张道德训练。6、请结合图介绍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这一结构从上到下由如下几个层次构成: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8、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1)教育目的。它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总目标,是金字塔的顶端。( 2)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即幼儿教育阶段目标。 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表述的幼儿园保育、教育目标就属于这一层次。( 3)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幼儿园的具体教育目标是每个幼儿园根据国家对幼儿教育的要求,结合本园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它体现了国家对幼儿园教育的一般要求,又具有本园的特色。7. 简要说明幼儿空间知觉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1)首先会分辨上下,然后会分辨前后,最后会分辨左右。( 2)幼儿对方位的辨别,是从以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其他客体为中心。8. 什么是完整幼儿教育?所谓“完整幼儿”的教育,是指幼

9、儿整个自我观念的建立,旨在促进自我生物的、认知的、情感的和社会的成熟。简而言之,在培养幼儿知、情、意和谐发展的同时,力求个体性与群体性兼顾,智力发展与社会性发展兼备,情感发展与理性发展协调。9. 幼儿道德认识的特点是什么?( 1)幼儿道德认识肤浅,概括力差;( 2)幼儿认识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往往和情感相联系;( 3)幼儿道德评价活动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和受暗示性。10. 我国革命根据地的幼儿社会教育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1)寄宿制的保育员、托儿所,由边区政府主办,设在较安全的后方;( 2)整日制的托儿所有机关、工厂、学校、部队等单位主办,收托本单位干部、职工子女;( 3)小学附设幼稚班为入学儿童的

10、弟妹开办,解决其照看弟妹的问题;( 4)日托变工托儿所、哺乳室,是劳动母亲变工的托儿形式;( 5)“游击式”随根据地情况的变化,采取分散由群众抚育与几种保育交替的方式,由一名负责人做组织、联络、检查工作。11、请介绍我国古代幼儿教育的教学思想内容及特点有哪些?( 1)我国古代的幼儿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 2)内容:生活能力的培养、自然知识的传授、道德行为的培养、身体方面的锻炼,具有为成人生活做预备的教育导向。( 3)原则:注重胎教和早期环境的影响、态度要诚信无欺、爱与教相结( 4)方法:提倡顺应儿童心理的特点、以游戏和讲故事的方式、体罚。12、简述视觉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1)保护视觉分析器,

11、保护视力;( 2)创设清洁、优美、明亮、有色彩但又不过分浓艳的环境;( 3)利用玩具和游戏进行视觉的专门练习。五、用学前教育的相关理论及原则分析下列情景:一、这道题应从幼儿道德认识的发展特点及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方面入手去分析。1、( 1)幼儿道德认识的发展水平较低,认识也很肤浅,概括力差,往往和自己的直接经验或者和具体事物相联系,从直觉的、具体的、表面的、个别的方面去理解和辨别是非,理解很片面(用以上事例分析说明)( 2)幼儿道德是非观念处于不稳定状态,缺乏道德认识的一致性( 3)幼儿道德评价活动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和受暗示性2、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应采用以下措施: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

12、供参考( 1)给幼儿相应的道德知识( 2)要选择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能感染人的、生动的内容,将道理渗透到有趣的故事、童话、图片等文学艺术作品中,提高她们的道德认识。( 3)对幼儿行为应及时提出要求并进行评价。二、(一)分析:角色游戏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想象进行游戏, 而不是把教师的意愿强加给幼儿。 指导角色游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教师的指导与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起来。(二)指导:(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可结合上述实例具体分析)( 2)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创造物质条件(同样要结合实例分析)( 3)帮助幼儿分配和指导扮演游戏角色( 4)善于观察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三、(一)分析:角色游戏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想象进行游戏, 而不是把教师的意愿强加给幼儿。 指导角色游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教师的指导与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起来。(二)指导:(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可结合上述实例具体分析)( 2)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创造物质条件(同样要结合实例分析)( 3)帮助幼儿分配和指导扮演游戏角色( 4)善于观察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六、实践操作题:1、有教学目标2、有教学对象年龄说明3、有教学准备4、有教学过程学习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