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6606345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教学设计梅县高档中学生物组 李清梅一、 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教材把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等知识内容之前,一方面为接下来的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结识基本,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立上注重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成果的预期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助于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为后来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搭建了一种较高的起点。 、教学目的(1)知识: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推断组织液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大体含量()能力: 学习实验探究的措施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成果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严谨认真 合伙

2、学习 敢于质疑 善于反思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和措施。 难点: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种类和使用措施多,课堂容量大。 突破:面对全体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材料仪器准备,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准备。课堂上发挥小组长的协助管理作用,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接受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感爱好,有实验操作的基本。 3、材料试剂多,任务繁重,合伙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三、教法学法1、学法: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合伙学习,分享交流。、教法:组织者,引导者, 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四、教学过程1、实验动员,知

3、识准备教师:简介有关实验原理和检测措施(见板书)学生:讨论交流,合伙学习(讨论题见板书)、创设情景,任务驱动提供ABCD四种未知组织液,(梨汁、马铃薯匀浆、豆浆、花生种子匀浆)假设每个同窗是一种营养师或检查员如何精确检测出未知组织液各含哪种物质?你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和试剂?3、作出预测 设计实验()先预测,再检测。(2)设计登记表格,记录预测和实测成果。、分组探究,自主学习小组长:组织分工,材料仪器的分派和管理。成员:选择其中一种组织液分别用四种试剂进行检测。根据特定的颜色反映尝试分析其中有机物的种类,比较多种有机物的含量。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再探究课题见板书)教师:不直接解疑,鼓励设计实

4、验进行再探究5、成果交流,评价反思实验反思:预测与实测相符? 小组间的异同? 存在问题?教师发布答案,并作出恰当的评价:()实验纪录表格的设计、实验成果和推论(2)自主学习和合伙能力(3)创新思维和能力6、拓展延伸,学以致用讨论:今天检测的生物材料中有机物的种类,含量同样吗? 对你选择食物有什么启发?根据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五、 教学反思1、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伙性、完整性”为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指引,侧重科学措施教育。、注重培养自疑自析的能力,“教为了不教”。3、发挥小组长的协助作用。4、试剂用量的差别,影响对实验成果的推断。5、探究、

5、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时的安排矛盾。板书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原理( )+( ) ( )二、材料用品(略)三、措施环节:1、检测还原糖待测组织样液2ml斐林试剂1ml(甲液、乙液等量混合)后加B液4滴50-65水浴加热2min观测2、检测脂肪花生子叶薄片l染色 (苏丹 试剂2-3滴3min)洗浮色(蒸馏水1滴)观测3、检测蛋白质待测组织样液2ml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1ml后加B液4滴观测4、检测淀粉待测组织样液2ml碘液2滴观测四、设计登记表格(建议以生物材料、化学试剂、实验成果、实验结论四项内容列表比较)五、交流讨论1、用绿色叶片可做还原糖检测实验吗?2、豆浆(或牛奶)里具有糖类、脂肪吗?可用做糖类、脂肪检测实验吗?六、进一步再探究1、加热后的豆浆(或牛奶)能与双缩脲试剂起颜色反映吗?2、斐林试剂可用做蛋白质检测实验吗?3、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顺序变化,状况怎么样?4、还原糖检测的斐林试剂甲液、乙液与材料分隔开加入,状况怎么样?(提示:甲液苹果汁乙液;乙液苹果汁甲液)七、 评价建议 从对的选择材料、试剂、规范操作、现象明显、真实地记录成果五项内容进行评价,各项0分。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