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效连续蒸发结晶器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6604691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效连续蒸发结晶器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效连续蒸发结晶器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效连续蒸发结晶器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效连续蒸发结晶器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效连续蒸发结晶器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效连续蒸发结晶器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效连续蒸发结晶器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效连续蒸发结晶器(技术方案)一、工艺说明:二、工作过程中料液的流动:三、工作过程中蒸汽的流动:四、工作过程中冷凝水的流动:伍、设备材质选择:六、浓缩介质:七、整套系统流程方框图:八、设备主要工作技术参数:九、配套设备主要技术特点:一、工艺说明:(1) 生蒸汽进入|效加热器作为热源,对|效内的物料进行加热;I效分离室内的物 料经过蒸发产生二次蒸汽,进入|效加热器作为热源对|效内的物料进行加热;II效分离室 内的物料经过蒸发产生二次蒸汽,进入|效加热器作为热源对|效内的物料进行加热。(2) 本装置相关的技术特点是:将具有强化传热、防垢性能优良的沸腾蒸发。针对本 装置而言,由于采用的是外循环传热蒸

2、发方式,物料在管束中的流向本身就是自下而上的, 就可以达到强制循环的目的,这样的能耗很低,也降低了蒸发器的运行成本。本装置的原理 可以广泛用于盐卤、芒硝、烧碱、亚硫酸钠、硫酸锰、氯化纳、氯化钙、氧化铝、硫酸铵、 氯化铵等溶液的沸腾蒸发结晶工艺。(3)本工艺采用了国内外最先进的蒸发工艺技术,具有蒸发速度快,物料受热时间短, 物料不易结焦与结污垢,设备便于清洗。物料可直接在蒸发器内热结晶,能耗低,操作方便, 维修频率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带液位自动控制装置蒸发器的工艺流程简述:开启真空泵抽真空、打开冷却水进口阀门,整套蒸发器在-0.090Mpa真空状态下开始工 作,开启原料液进料泵,使物料经预热通

3、过液位控制阀进入第1效分离室,笫I效分离室内 物料液位在进料泵的作用下升高;笫I效分离室内物料液位升高的同时,笫II效分离室内物料在负压差作用下通过液位控 制阀被吸入第11效分离室,第II效分离室内物料液位升高;同理第III效分离室内物料液位升高。I、II、III效分离室内物料在液位控制阀的作用下,各效分离室、结晶器内的物料液位 被设定在适当的参数范围内,并达到设计液位。此时,开启生蒸汽阀门,使生蒸汽进入蒸发 器进行物料蒸发,生蒸汽和多次产生的二次蒸汽与物料进行热效交换后,物料中的水份不断 被汽化成水蒸汽蒸发,而生蒸汽或二次蒸汽在进行换热后凝结成冷凝水。当笫I效分离室内 物料达到用户所需的浓度

4、时,开启出料泵进行出料。各效因出料而产生液位降低,这时物料 在负压作用下和相连通的物料管自行补充各效分离室、各效物料的补充速度由液位控制阀控 制,从而达到自动控制蒸发器各效液位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简单,使用方便,成本 低,效果好。二、工作过程中料液的流动:原料液进入第|效分离器,原料液在第I效分离器中经第I加热室均匀地在加热管内壁 从下向上流动,同时被加热至物料沸点,使之达到沸腾状态,加热后部分水分蒸发,进入第 II效分离室完成汽、液分离,完成在第|效内的初次循环、经过数次自然循环后,完成初步 浓缩的料液进入第|效分离器,按照与第I |效内相同的过程在第|效内循环并完成蒸发浓 缩,物料在

5、第|效内达到设定浓度后,经出料泵析出,继续蒸发,整个过程是形成一个循环 作业。三、工作过程中蒸汽的流动来自锅炉生蒸汽,在分汽缸中将生蒸汽的压力经调压阀调至N0.3MPa (如果生蒸汽不经 过调压直接进入加热器,可能产生加热蒸汽压力及温度不稳定的现象,蒸发器工作也会随之 不稳定,难以控制),随后进入第1效蒸发器的加热器。第I效分离器产生的二次蒸汽进入 第II效加热器作为热源,第II效产生二次蒸汽作为第III效加热源,第III效产生的二次蒸汽进 入冷凝器冷凝成水排出。各效加热器、分离室、的压力由冷凝器串连的真空泵控制。四、工作过程中冷凝水的流动:生蒸汽进入第1效蒸发器放热后冷凝成冷凝水。第II加热

6、器加热夹套中的冷凝水经一U 形管进入第川效加热器加热夹套中,第I效加热器加热夹套中的冷凝水经一 U形管进入汽水 分离罐分离出汽体后,冷凝水经冷凝水泵排出。U形管的作用是动态密封。五、设备材质选择:材质使用:Q235B,制造成本低廉。(用户确定)六、浓缩介质(买方提供的物料原始条件):(1)物料名称:(硫酸铵);(2)进料总量:2.5;(3)进料浓度(%): 15;(4)COD 含量:mg/L;(5)进料温度(C):常温;(6)PH 值:7-8。七、整套系统流程方框图:八、设备主要工作技术参数:序号项 目 I效 II效 III效1 额定水份蒸发量(kg/h) 20002 处理量(kg/h)3 原

7、始物料PH值 7-84 生蒸汽耗量(kg/h) 1200 (按蒸发清水计算)5 生蒸汽压力(MPa)N0.3。饱和生蒸汽(表压)6 汽耗比0.5t汽/1t水7 各效壳程温度(C) 1202汽相952汽相 702汽相8 各效蒸发温度(C)952液相 702液相 602液相9 有效温差(C)25 15 1010各效加热面积(m2)60表面流观50表面流观40表面流观11 各效传热系数(W/m2s)1500100090012 各效蒸发量(kg/h) 1000800 70013冷却水量(t/h)100 (循环使用)14冷却水温度(C)W300C,水压:N0.15MPa15 真空度(-MPa) -0.0

8、3-0.08516装机总功率(kw/h) 6017出料温度(C)W8518出料浓度() 溶液大于过饱和浓度(结晶)19回收晶体20回收再利用冷凝水 2.0t/h21设备主要材质凡与物料接触部位,全部采用:Q235B,外带40mm保温层及外包2mm钢板。22 设备外形尺寸(mm) 8000X2600X10000 (长X宽X高)九、配套设备主要技术特点:1、加热室:(1)第I效加热器使蒸汽均匀地分布到每一根列管式加热管的外壁,使生蒸汽通过加 热管于被加热物料充分地接触换热,整个加热器温度平衡,这是使蒸发器能够高效运行的最 关健部份。其特点是,解决了传统加热器因蒸汽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加热器局部温度过高

9、,导 致设备腐蚀严重和物料焦化的现象。加热器管程及管板材质采用:,加热管内壁进行镜面表面处理制造。结构为长列管式换 热面,促进物料流速,在此区间设有专门的汽液两相共存的沸腾区,从而有效防止加热面结 污垢的形成。壳程材质:SQ235B,外带40mm保温层。(2)第II效加热器使蒸汽均匀地分布到每一根列管式加热管的外壁,使生蒸汽通过加 热管于被加热物料充分地接触换热,整个加热器温度平衡,这是使蒸发器能够高效运行的最 关健部份。其特点是,解决了传统加热器因蒸汽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加热器局部温度过高,导 致设备腐蚀严重和物料焦化的现象。加热器管程及管板材质采用:加热管内不锈钢Q235B壁进行镜面表面处理制

10、造。结构为 长列管式换热面,促进物料流速,在此区间设有专门的汽液两相共存的沸腾区,从而有效防 止加热面结污垢的形成。壳程材质:Q235B不锈钢,外带40mm保温。(3)第III效加热器使蒸汽均匀地分布到每一根列管式加热管的外壁,使生蒸汽通过加 热管于被加热物料充分地接触换热,整个加热器温度平衡,这是使蒸发器能够高效运行的最 关健部份。其特点是,解决了传统加热器因蒸汽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加热器局部温度过高,导 致设备腐蚀严重和物料焦化的现象。加热器管程及管板材质采用:Q235B,加热管内壁进行镜面表面处理制造。结构为长列 管式换热面,促进物料流速,在此区间设有专门的汽液两相共存的沸腾区,从而有效防止

11、加 热面结污垢的形成。壳程材质:Q235B不锈钢,外带40mm保温层。2、分离室:(1) 第II效分离室的“高效分离与除沫器”使汽液两相旋转式成膜与二级喷淋分离器, 能使汽、液相快速、充分的得到了分离效率,特别用于容易生产泡沫的物料分离,有效的防 止物料成雾泡沫随二次蒸汽夹带,确保产品不流失,以免给用户带来额外经济损失或造成二 次污染,同时彻底解决了易起泡沫物料导致降低分离效率等现象,进一步优化了整个分离工 艺技术。设备整体材质凡接触物料部位全部Q235B表面处理,不易结污,确保分离室停机后卫生 清洁。外带40mm保温层。设有人孔、视孔、灯孔、温度计、真空表、除沫器、液位控制等 装置。(2)

12、第III效分离室的“高效分离与除沫器”使汽液两相旋转式成膜与二级喷淋分离器, 能使汽、液相快速、充分的得到了分离效率,特别用于容易生产泡沫的物料分离,有效的防 止物料成雾泡沫随二次蒸汽夹带,确保产品不流失,以免给用户带来额外经济损失或造成二 次污染,同时彻底解决了易起泡沫物料导致降低分离效率等现象,进一步优化了整个分离工 艺技术。设备整体材质采用:Q235B,凡接触物料部位全部表面处理,不易结污,确保分离室停 机后卫生清洁。外带50mm保温层。设有人孔、视孔、灯孔、温度计、真空表、除沫器、液 位控制等装置。3、出料泵:出料泵为渣浆泵,外购设备,密封良好,耐温,保证在负压状态下,能使高浓度物料或 结晶物料连续出料工作。为了减少泵套内的磨损力,该泵配置电机,在低速度下运行,以延长适用寿命。材质为:Q235B。4、真空泵:真空泵为水环式真空泵,密封性能好、耐温、真空度稳定、符合工艺配套要求。5、工艺配件:工艺管道、二次蒸气管、阀门、配件整体材质采用:316不锈钢,内表面处理,易于高 浓度物料流动和输送(整套系统内所有配置)。6、仪表仪器:真空表、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流量计、电器控制柜等(本系统内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