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教案新人教版114-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教育精品)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60465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教案新人教版114-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教案新人教版114-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教案新人教版114-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教案新人教版114-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教案新人教版114-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教案新人教版114-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教案新人教版114-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教育精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庄子二则1了解庄子及庄子的生平、思想。2积累文言词语,准确翻译课文。3理解文意,理清思路。1理解文意,理清思路。2把握寓言中的形象,理解寓意。第1课时北冥有鱼一、新课导入由庄周梦蝶的寓言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突然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庄周与蝴蝶必定有区别,这就是所说的化为物(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二、认识庄周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

2、: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三、介绍北冥有鱼北冥有鱼选自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四、自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两遍,然后抽一学生朗读,教师指正读音,全班同学齐读。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提出疑问。 句子翻译:(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彩。 (2)南冥者,天池也。 南海,就是天然形成的水池。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 (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五、再读课文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2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3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

4、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5奔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飘扬?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板书:万物有所恃鹏鸟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6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7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5、?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既然人的认识有局限,那庞大而神奇的鹏鸟是否也有局限呢?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 六、课堂小结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们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第2课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新课导入惠子,可以说是庄子一生相伴的朋友和论

6、争的对手,而且这个对手,是一个“以善辩为名”的高手。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看看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了一场怎样的小辩论?现在,让我们来齐读课文,在朗朗读书声中,找出答案。(全班齐读课文)二、整体阅读,通过提问感知文意读过课文,相信大家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一个同学来用最简短的话说一下,在这个故事中,庄子和惠子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们之间进行了一场辩论)千年前的这一场被后人誉为“史上最著名辩论”有着说不尽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用现代的眼光来研究一下这一场辩论。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这场辩论赛的辩题是什么?(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2辩论双方是谁?(庄子,惠

7、子)3正反双方的观点是什么?(正方(庄子):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反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惠子反驳庄子的观点后,庄子又是如何回答的?(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个句子中有哪些关键字词要提醒大家注意?(子,第二人称代词,你;安知,怎么知道,疑问词)那惠子是如何反击的?(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5庄子的最后结论是什么?(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梁上。)(在问答提问中落实重点字词,理清文意)三、深入理解双方观点相信大家现在对文意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但是,作为一篇文言文,我们当然不甘心于只是把文意搞懂,还想要对文章有更

8、深刻了理解,现在,就让我们来再次分析一下课文。先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请注意语气。1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双方的语气。2小组讨论双方观点,最后定出小组支持庄子和惠子哪一方的观点。3每小组派一位代表阐述小组观点。4正反双方自由辩论。5总结,初步归纳庄子的思想。(庄子崇尚自然,板书:庄子乐鱼乐万物乐天人合一)五、通过讨论庄子和惠子的辩论到底谁是赢家得出两人的思想差异。从文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思想和性格差异是什么? 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

9、感染。六、庄子名言(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3)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4)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七、总结全文于丹曾经在庄子心得一书中这样说道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得更通透。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应当用从容、洒脱、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现在我们肯定了庄子的情怀,濠梁之下的游鱼,天地间的庄子,他早已用自己睿智的目光超越了千年的界限,超越了鱼和人的界限,庄子他自己何尝不是一条鱼呢?在我们今天高楼林立、田园风光渐离我们视线的时代,我们呼唤庄子精神的回归,让我们打开庄子之门,让生活多一些诗意。八、板书设计庄子乐鱼乐万物乐天人合一惠子:我非子不知子子非鱼不知鱼之乐庄子:我知之濠梁上(答);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问)安知:怎样知道(庄子),怎能知道(惠子)庄子诡辩惠子好辩分析拘泥庄子智辩欣赏超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