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苗发展现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6604530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苗发展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种苗发展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种苗发展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种苗发展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种苗发展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苗发展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苗发展现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种苗是优质苗木生产的基础,种苗生产对苗木产业的生产 发展、装饰应用、经济效益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种苗生 产的纯度、质量、数量,以及生产性辅料的使用,都将直 接影响到苗木生产的产量、质量、效益、环保,以及可持 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在许多情况下苗木种苗生产状况直 接影响苗木的美化效果和产业的经济效益。种苗生产的规 模和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国家或地区花卉产 业的发展水平。1. 种苗生产主体多元化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市场对绿化苗 木的需求,种苗价格看好,苗木生产、经营者收益增高, 调动了人们从事苗木生产的积极性。苗木业在我国已成为 具有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国内不少大型企业也开始

2、投资 “绿色银行”的苗圃生产,许多地区把苗木作为产业化调 整的主要方向。许多园林苗圃和科研单位充分发挥种苗生 产导向性和前瞻性优势,苗木新品种培育层出不穷,优良 品种推广日趋加块,栽培管理技术不断提高,促进了苗木 产量的提升、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刺激、拉动了园林苗圃产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苗木生产总面积 翻了一番还多,产量增加了近 2/3。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和农业产业 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苗木生产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 变。苗木生产的经营主体由过去的以国有苗圃为主,转向 国有、集体、个体共同参与,而且社会参与苗木生产的比 重不断提高。大量民间资本的投入称为苗木品种更新

3、、生 产技术革新的巨大动力。2. 种苗培育品种逐渐增多近年来,园林植物良种繁育和推广健康发展,一方面 是重视国外优良种质资源的引进,另一方面是科研、生产 部门加强常规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的结合,植物品种选育 水平不断提高,还有乡土、珍稀树种的广泛应用,使种苗 生产者经营的树种、品种越来越多。如素有“中国花木第 一县”之称的河南省鄢陵县,地处亚热带和北温带过渡 区,阳光充足、泉甘土肥,是“南树北移、北树南迁”的 天然驯化基地。2010 年数据显示,该县苗木种植面积已达3.87 万 hm ,有绿化苗木、盆景盆花、鲜花切花、草皮草毯 四大系列 2400 多个品种,年产值达 30 亿元。目前国内种苗生产

4、发展趋势表现为:重视大规格苗 木培育。大规格苗木作为园林绿化的骨架树种,在园林城 市绿化中需求增大,胸径 15cm 以上的白皮松、云杉、油 松、华山松、白蜡、千头椿、银杏、国槐、栾树、法桐、 元宝枫、香樟、桂花、广玉兰、雪松、合欢、榉树、女贞 等备受市场青睐。园林主管部门为增强城市季相变化, 丰富绿化色彩效果,在绿化工程中增加大量的色叶树种, 带动彩叶树种快速发展。随着绿化工程对苗木要求标准 的提升,对苗木的整体性、存活率要求越来越高。容器苗 具有栽植不受季节限制、整体性好、成活率高等特点,国 内大规格的容器苗经过多年尝试,应用日趋广泛。随着 绿化向美化的延伸,花灌木需求量增大,并且呈现多品种

5、 需求态势,如如木本绣球、猬实、荚速、溲疏、锦带、海 棠、丁香、花石榴、木槿、紫薇、夹竹桃、木芙蓉、醉鱼 木、海州常山等花色艳、花期长、花型特异的种类,和具 有较强色彩效果和较好适应性的灌木种类,如如红叶石 楠、金叶女贞、大花六道木、地中海荚蒾、火棘、亮绿忍 冬、金焰绣线菊、金叶龟甲冬青等,需求呈增长趋势。具有较强的抗逆性以及美丽叶色、花、果的多年生草本、 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等地被植物发展势头强劲。3. 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我国的园林苗木生产逐步趋向于规划布局科学化、合 理化,经经营管理集约化、规范化,苗木生产区域特征明 显,产品结构多样且具有明显的地区特色。目前我国绿化 苗木生产面积较大的

6、省份有浙江、江苏、山东、河南、河 北、广东、湖南、湖北、辽宁、四川等。我国的苗木市场 可分为三个大的产销中心:一是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主要市 场的江浙地区;二是以京津为主要市场的豫冀鲁三省;三是 以珠江三角洲为主要市场的两广地区。因各地气候、资源和区位市场条件的差异,各地品种 结构存在很大的区别。河北、山东和河南等长江以北省份 的育苗面积中,造林苗木的比例要占大多数。南方省份树 木品种相对丰富,城市绿化和四旁植树等园林绿化苗木比 例较高。总体上讲,北方多数省份以杨柳槐为主,南方诸 省各有特色,如如江苏以雪松、广玉兰、龙柏、小檗等为主,浙江以黄杨、桂花、杜鹃、红枫、金叶女贞和木兰科 树种等为主,各

7、地都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绿化苗木产业。4. 信息传播加快,技术不断创新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种苗交易、信息博览会 逐年增多,大大促进了种苗生产经营者的信息交流和技术 合作。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的宣传、报 道,使人们获得的信息量增多,在新品种的引进、种苗购 置、苗木交易等方面都逐渐理智、成熟。在许多城市周边地区,一些苗圃发挥苗圃兼有苗木种 植和观光的双重功效,利用苗圃地本身拥有的乔木、灌 木、草本花卉等形成的良好生态景观,把苗圃的设计和开 放式的公园结合起来,辅之以园路、园艺小品等,创造出 理想的休憩环境,满足人们观赏、休闲娱乐等多方面需 要,使之成为城市居民节假日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获得 了很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园林苗圃的快速发展,有力带动了园林苗木繁殖和培 育技术创新与推广。常规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进行 良种繁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基 地的建设和组培繁育技术及先进的生物技术在苗木快速繁 育中的应用,以及人工种子和种子大粒化技术、保护地育 苗技术、温室全自控的育苗技术、容器育苗技术、无土育 苗技术、新型轻质基质育苗技术、全自动装播扦插生产技 术等现代育苗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园林苗木培育水 平,提高了种苗产量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市 场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