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学期末复习资料(共2页)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57690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旅游学期末复习资料(共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生态旅游学期末复习资料(共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旅游学期末复习资料(共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旅游学期末复习资料(共2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类生活环境质量的恶化:1.空气不洁 2.水质不净 3.食品不绿 4.杂声污染5.垃圾围城。生态旅游是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四大理念:保护性 自然性 社区参与 环境教育。生态旅游的三大要素:1.要点一生态旅游活动的性质(新观点-保护,高层次在,专项性 )2.要点二生态旅游对象(自然景观 两个分歧1是关于纯自然和人工重建自然的争议,2是关于顺境自然景观和逆境自然景观的争议。人文景观)3.要点三生态旅游者的范畴(1高素质 高消费的生态旅游者2生态旅游者非大众旅游者的观点收到挑战)生态旅游的特点:1.普及性2.保护性3多样性4专业性5精品性。

2、生态旅游功能:1.旅游功能2.保护功能3.经济功能4.环境教育功能。生态旅游的四大理论:1.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2.生态美理论3.可持续发展理论4.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者和传统大众旅游者联系: 对象 传统大众旅游者 生态旅游者旅游目的对旅游目的地、历史文化的认识与享用 对旅游目的地、历史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消费准则让渡价值最大化 生态伦理道德旅游体验传统美学意义上的享受 生态美的体验行为责任体现旅游消费合法 体现自然与人文关怀生态旅游者的特证:1自然性2.责任性(经济发展责任 环境保护责任)3.特定性(身体素质 道德素质 环保知识 文化修养)。生态旅游

3、者的责任:1.环境保护的责任尊重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尊重旅游目的地的自认生态系统尊重旅游目的地的生态过程尊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2.促进旅游社区经济发展的责任生态旅游者的分类:(大框架)P85生态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1.经济能力(可自由支费收入.生态旅游消费)2.休闲时间(社会发展促进了休闲时间增多生态旅游是时尚的休闲方式)3.社会经济环境(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4.身体状况生态旅游者形成的主观条件(了解):1.旅游动机(旅游动机产生 旅游动机分类)2.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的产生原因:(外因主要是生存环境恶化 内因主要是精神上对自然的母亲青结与身体需要恢复精力)3.影响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因素-社会文化

4、因素(生态文化 民族习俗 宗教文化 价值观)社会群体因素(家庭 社会阶层)生态旅游者的培养(细看)1.培养的意义:有助于生态旅游目标的实现有助于生态旅游客源的扩大有助于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培养内容:自然知识 环保知识 活动指南 。培养途径:1.自我学信 2.生态旅游区现场教育(生态旅游区环境解说的目的 解说系统建立 解说的方式-向导和自导式解说系统)。生态旅游者保护性旅游行为的特点:1.环保性 2.知识性3.参与性4.替代性。保护性旅游行为层次与阶段:P118生态旅游者的审美的要求:1.审美能力的提高 2.审美规律的认识 3.审美方法的把握生态旅游者审美的境界:1.悦耳悦目的形象美型2.悦心悦

5、意的意蕴真型3.悦志悦神的理念善行生态旅游者审美的意义:1.认识自然,启迪思维2.构建和谐,净化心灵3.超越人生,升华人格4.尊重规律,保护环境生态旅游资源的四体:吸引功能 效益功能 客体属性 保护需要。生态旅游资源与传统大众旅游资源比较:(P147)类型 生态旅游资源传统大众旅游资源要点1. 吸引功能2.效益功能3.客体属性4.保护需要2. 细看书146-1471.吸引功能2.效益功能3.客体属性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看一下,了解)生态特征(原生性和谐性 整体性与系统性 脆弱性与保护性)自然特征(广泛性与地域性 季节性与时代性) 社会特征(精神价值的无限性 特异的民族性) 经济特征(不可移置

6、与可更新性 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旅游经济的垄断性)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P168表)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1.新目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旅游资源开发目标的误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2.新观点-系统观点、保护的观点(系统观点-自然生态、社会 经济。保护的观点-保护对象体系、保护的动力)3.新模式-“保源”开发导向模式和三Z开发投入(一源二源开发模式,三Z:资源 知识 资金)4.新认识-循环开发过程(传统旅游资源开发过程认识误区开发与管理分离,保护难以落到实外开发与管理的过程是直线型。生态旅游循环开发过程)5.新原则-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十大原则(1承载力控制原则2.原汁原味原

7、则3社区居民与参与原则4环境教育原则5依法开发的原则6资源和知识有价原则7清洁生产、节约资源原则8资金回投原则9技术培训原则10保护旅游者的原则)。生态旅游区环境管理的内容:1.管理由生态旅游、生活等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2.管理有不合理生产、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3.管理生态旅游区有特殊价值的环境和资源生态旅游业管理:(大框把握)一.生态旅游行业管理的主体与对象:1主体(政府管理部分行业管理组织)2.对象。二.生态旅游行业管理的内容与手段,内容(市场引导和维持秩序行业服务性行业协调性)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三.生态旅游行业管理的工作思路(形成一个体系营造两个环境-旅游和经济环境三个符合-(符合市场经济内在规律 符合生态旅游市场的长远发展 符合国际惯例)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