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徐文《字里藏医》有感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57653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徐文《字里藏医》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读徐文《字里藏医》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读徐文《字里藏医》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读徐文《字里藏医》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读徐文《字里藏医》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徐文《字里藏医》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徐文《字里藏医》有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徐文兵字里藏医有感2015年10月5日晚,当国人还处于愉快放松的假期生活时,在世界的另一边一条新闻迅速地扩散,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兴趣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挽救世界数百万人获得了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这是中国人首次在诺贝尔自然科学方面获奖。当然此次获奖也体现出一些不同的事情,虽然此次诺贝尔奖的三位得主军事在寄生虫药物方面做的贡献,但是其中医科学院的身份以及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屠呦呦是借助中医理论肘后方(中医古方)做到的,这使世界上所有人的眼光聚焦在中医上,中医的神秘吸引了所有人的兴趣。对于我,如果说屠呦呦获奖中的中医元素吸引了我的目光,引起了我探索的兴趣,那么我觉得徐文兵老师的字里藏

2、医则解决了我的困惑,将我带入中医的学习中。中医,起源于中国,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特点的医学,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这本书开头是徐文兵老师的自序,在这里他阐述了中医必须要外国人和我们接轨,而不能

3、丧失人格、迎合外国,因为中医的词汇、精神博大精深、令人难以捉摸,充满神秘感,不是简简单单的和英文单词就可以对应的。“中医启蒙从认识汉字开始,中华文明的复兴从振兴中医开始”这句话完完全全的道出了中医的重要性。整本书分成了四大板块,即从健康、性命、疾病、脍炙四方面谈起,徐老师在此书中一共举了46个词语,读完这本书,准确的说,不能说词语,而应该说是92个汉字。在第一辑从健康谈起中,徐老师引经据典将“健康”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解释了一下,令人耳目一新。“健”含义是有力,而“康”的含义是有道路行得通,所以我么不仅仅要注意肉眼可见的血在血管里流动,而且还有一种无形的能量需要注意。所以气足有力有健,经络通畅

4、顺达为康。二者缺一不可。但是在英语里却仅仅用一个health是不可能概括中医的精髓的,所以外国人想要明白中国的健康概念,恐怕难以找到相应的字词达意,必须要学习中医理论不可。在对“饥饿”的解释时,徐老师认为“饥”与“饿”有着本质区别,这令我十分意外,在正常人的想法中,“饥”“饿”本一家,怎么会有本质区别,但徐老师认为,“饥”是客观存在而“饿”是主观感觉。饥者未必饿,饿者未必饥。而且徐老师有一段话说得很巧妙,徐老师在书中写道:“很多人问我吃什么有益于健康,我说吃什么不重要,怎么吃,什么时候吃才是关键。不饥不饿的时候不吃,哪怕是到了吃饭的时候外界的时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生物钟。这时候进食无异于强

5、暴自己。如果加上:“很多人问我吃什么有益于健康,我说吃什么不重要,怎么吃,什么时候吃才是关键。不饥不饿的时候不吃,哪怕是到了吃饭的时候外界的时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生物钟。这时候进食无异于强暴自己。如果加上麻辣鲜香作料刺激胃口,无异于服用春药强暴自己即使到了又饥又饿的时候也要慢慢进食,细嚼慢咽,吃到吃八分饱就打住,留点儿余地,留点儿想,来日方长嘛!想起一句话,你看风景的时候,风景也在看你,你在吃饭的时候,饭也在吃你,所以道家和中医认为,人这一辈子吃的饭是有定量的,小吃几口,多吃几年,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可是看到美食如同拥抱美女,有几个能忍得住呢?麻辣鲜香作料刺激胃口,无异于服用春药强暴自己即

6、使到了又饥又饿的时候也要慢慢进食,细嚼慢咽,吃到吃八分饱就打住,留点儿余地,留点儿想,来日方长嘛!想起一句话,你看风景的时候,风景也在看你,你在吃饭的时候,饭也在吃你,所以道家和中医认为,人这一辈子吃的饭是有定量的,小吃几口,多吃几年,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可是看到美食如同拥抱美女,有几个能忍得住呢?忍得住就是神仙。”徐老师以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的语句让人们在愉快中收获了知识,仅仅从两个字便说出了这么多的内容着实令人钦佩。第二辑说的是性命,“命”决定了人身的生长终老的过程,而“性是心生,人的心理活动形成了人的“性”,包括了情绪、情感、意思想、智慧、记忆等等。人的天性是由命决定好的,一辈子不会改变。

7、而人们所经常提及的“命运”一词中,命是天生的、永恒不变的,医生所谓的治病不治命,即说的是一生只能改变人的气血运行,无法更改天生注定的规律。扁鹊曾说过“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不愤世嫉俗、不标新立异,无论穿着打扮、还是行为举止,都随自己的心愿。在外没有加班加点、点灯熬夜的工作,内心没有什么想不通、整不明白的思想,过着平平淡淡、坦然从容地生活,能自得其乐,不求达人”这边便是徐文兵老师给我们的生活启示。第三辑说“疾病”二字,在未看书之前,我还一直认为“疾病”就是生病的意思,孰不知原来“疾”和“病”是大有区别,一向认为自己还是有点文字底蕴的我,但是读了徐老的解读后,竟发现自己还未小学毕业。疾病的初期

8、称为“疾”,而“病”是“疾”的发展,我懂得了人要防微杜渐,在“疾”之前就要调理好自己的心身,以免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此也印证了真正高明的医生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书中太多让人启迪的知识,也不逐一二举例了,也只有心领神会了,徐老他是用一个大医的高度,从书中我领悟到,无论是有心之“愛“的相濡以沫,还是无心之“爱”的相忘于江湖,这都是以一种哲学的情怀,我都熏染其中,在这些文字的解读中,走出了对传统理解的误区。字里藏医我觉得它是一本很有实用性的书,实用性外还有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认识和解读,我明白了汉字也有魂魄,反而觉得在中国当下有很多人是一个没有魂魄的巨人,物质极度富有,而灵魂极度贫乏。徐老为了说清

9、楚其中的道理,他不咬文嚼字,而在书中统统采用打古文引证的方法,他不说这个概念“是”什么,而是“象”什么,就如同在易经里画出卦来让你看它“象”什么,然后去感悟真理:他不用大概念来压人,而是发掘生活的点滴来映照我们的心灵,因为现在很多人心灵都扭曲变型了,因此我想徐老这本书是智慧之书,而不是知识之书,是可以让一个民族怀着热情世世代代反复的阅读的书。书里每一个词语都值得我们重新学习一遍。字里藏医以一种徐老师独特的观点为我们进行了一次医学上的思想启蒙,从做人、健康、疾病、思想等方面进行了准确而幽默的解释,这说明这是一本非常棒的医学类书籍;与此同时,书里所描写的人们的误解的现象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深思,我们对汉字的理解仅仅明白表面的意思,却不知道字的精髓,甚至连字本身的意思都不通达。这本书也为人们敲响了警钟。世界上最高的学问都是研究人的学问,我想思想和哲学上的差异并无法阻隔人类生命肉体认识的一致性和共通性。不解决人的问题,我想就不是学问。字里藏医是研究人的,也颇具现实意义,它是从词语来研究人之本性的经典,它是从语言文字入手来研究人性的问题,当一切从人出发,我们的心灵便随之开启,我们的学问便落到了实处,我们的快乐也会油然而生字里藏医又何尝不是一种大学问呢?中医事业后继无人,;已成难挽之定局,希望屠呦呦的获奖和这本书能激励更多的人学习中医,重振中医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