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补偿柜技术条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574524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容补偿柜技术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容补偿柜技术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容补偿柜技术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容补偿柜技术条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容补偿柜技术条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容补偿柜技术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容补偿柜技术条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GJ1型低压无功补偿柜技术条件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GGJ1型低压无功补偿柜(以下简称补偿柜)命名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部分适用于交流50 Hz、额定工作电压380V、户内型,投切装置为复合开关的用并联电容器对供配电系统改善功率因素的补偿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

2、码)GB7251.1-2005 低压成套设备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T15576-2008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JB3085 电气传动控制装置的产品包装与运输规程3 术语和定义GB 7251.1-2005和GB/T15576-2008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4 命名与参数4.1 补偿柜的型号命名如下:4.2 基本参数a)额定电压:380Vb)额定绝缘电压:660Vc)补偿容量:60315Kvard)主开关额定电流:125630Ae)额定无功电流:82423Af)额定短时耐受电流:15KAh)投切电容器元件:复合开关防护等级:户内型、IP3X4

3、.3 柜架外形尺寸a)高:2000mm、2200 mm;b)宽:600mm1200 mm;c)深:600mm1000 mm。5 正常使用条件5.1 周围空气温度周围空气温度不超过+40,而且在24 h内平均温度不超过+35 。周围空气温度的下限为-5。5.2 大气条件 空气清洁,在最高温度为+40时,其相对湿度不超过50%,在较低的温度时,允许有较大的相对湿度。例如+20时相对湿度为90%,但应考虑到由于温度的变化,有可能会偶然地产生适度的凝露。 补偿柜周围微观环境的污染等级为GB 7251.1-2005规定的污染等级3。5.3 海拔安装场地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 m。5.4 其它5.4.1

4、 安装场地无剧烈振动和冲击。 安装场地无强电磁场和腐蚀性气体。 安装的倾斜度不超过5。6 要求6.1 结构6.1.1 柜架应由不小于1.5 mm厚的型材或钢板弯制,采用焊接或由螺钉组装连接,在裸露的表面应涂有防蚀层。装置壳体的外表面一般应喷涂无眩目反光的覆盖层,表面不应有起泡、裂纹或流痕等缺陷。6.1.2 补偿柜的门应能在不小于90角度内灵活启闭,同一组合的装置,安装的锁应能用同一把钥匙打开。6.1.3 补偿柜内两个连接器件之间的导线不应有中间接头或焊接点,一个端子上不允许连接两根或多根导线,绝缘导线不应支靠在不同电位的裸带电部件和带有尖角的边缘上,连接在门等的移动部件上的导线不应因其移动而对

5、导线产生机械损伤。6.2 指示灯、按钮及导线 6.2.1母线和导线的颜色应符合GB 7251.1-2005中7.6.5.17.6.5.2的规定,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应符合GB 7251.1-2005中7.6.5.4的规定,母线相序的排列应符合表1的规定。6.2.2 补偿柜的连接导线,应具有与额定工作电压相适应的绝缘,并采用铜芯多股决缘软线,同时需配用冷压接端头。6.2.3 主电路母线或导线的截面积根据要其允许载流量不小于可能通过该电路额定工作电流来选择6.2.4 辅助电路导线的截面积应根据承载的额定工作电流来选择,但应不小于1.0mm2(铜芯多股绝缘软线)。表1 母线相序排列母线类别垂直排列水平

6、排列前后排列L1相上左远L2相中中中L3相下右近中性线、中性保护线最下最后最近6.2.5 电容器支路导线的载流量应不小于电容器额定工作电流的1.5倍6.3 元器件的选择与安装 补偿柜所选用的电器元件及辅件的应有合格证,实施强制性认证的元器件应有CCC认证标志,技术参数应适合指定的用途及本身相关标准,并按制造厂的说明书进行安装。 电器元件及辅件的安装应方便接线,操作、维修和更换。 仪表的安装高度一般不得高出装置安装基准面2m 手柄、按钮等操作器件的高度一般不得高出装置安装基准面的1.9m。紧急操作器件应装在距安装基准面的0.81.6m范围内。6.4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装置内不同极性的裸露带电部件

7、之间,以及它们与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2的规定额定绝缘电压V电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300ui6901014表2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6.5 温升补偿柜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通以额定工作电流时,各部位的温升应不大于表3的要求。部 位 温升极限 K绝缘导线和电器元件不超过元件本身的允许温升母线与电气元件连接处60母线固定连接处铜-铜50铜搪锡-铜搪锡60铜镀银-铜镀银70操作手柄金属的15绝缘材料的25可能触及的外壳和覆板金属表面30绝缘表面40表3 温升限值6.6 介电性能6.6.1 绝缘电阻每条电路对地标称电压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V。 工频耐压6.6.2.1 主电路中所有带电

8、部件与外壳之间,相与相之间应能承受交流50 Hz、表3规定的试验电压,历时5s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表3 主电路介电性能试验电压值 V额定绝缘电压介电试验电压(交流均方根值)300ui6902500 主电路和不与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之间以及辅助电路与地之间,应能承受交流50 Hz、表4规定的试验电压、历时5s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表4 不与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介电性能试验电压值 V额定绝缘电压介电试验电压(交流均方根值)ui1225012ui6050060ui2 ui +1000但不小于1500 用绝缘材料制造或覆盖的手柄应能承受交流50 Hz、试验电压为表5规定值的1.5倍、历时5s而

9、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例行检验时,施加试验电压的时间为1s。6.7 短路耐受强度试验补偿柜的主回路应能承受规定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无明显的变形和损坏。6.8 安全防护6.8.1 装置的金属壳体、可能带电的金属件及要求接地的电器元件的金属底座(包括因绝缘损坏可能会带电的金属件)与接地螺钉间必须保证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其与接地螺钉间的电阻值应不大于100m,保护导体的截面积应不小于表6的规定。6.8.2 为便于识别,保护导线应采用黄绿双色线,黄绿双色线除作为保护导体的识别颜色外,不得有其它任何用途。6.8.3 装置应有放电实施,放电实施应保证电容器断电后,从额定电压峰值放电至50V,历时不大于1mi

10、n。6.8.4 装置应设有短路保护,短路保护应能将故障支路有效隔离,而不影响无故障支路的正常运行。6.8.5 对自动控制投切的装置应设有工频过电压保护,当施加到装置的电压1.1陪额定电压时,应在1min内将电容器切除。6.8.6 集中补偿装置应设瞬态过电压保护,装置的瞬态过电压是指操作过电压和雷击过电压,为了保证装置的可靠运行应将这种过电压限制在22Un以下。 表6 保护导体的截面积 mm2相导线的截面积s相应保护导体的最小截面积s16S16s3516s35S/26.9 外壳防护等级补偿柜的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GB4208-2008规定的IP3X。6.10 装置的的控制和防护6.10.1 自动控

11、制的装置可按循环投切或编码投切等方式进行控制6.10.2 在自动投切时,每一组电容器投入或切除,在设计上应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延时,延迟时间应和放电时间相协调,以保证电容器再次投入时,其端子间的电压不高于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0%。 应采取措施限制电容器投入瞬间所产生的涌流,涌流应限制在该组电容器额定电流的5倍以下。6.10.4 多于2条补偿支路的三相补偿装置宜设有缺相保护。缺相保护应保证当主电路缺相或支路缺相时,将全部或缺相支路电容器切除。6.10.5 工频过电压保护 对自动投切的补偿柜,应设有工频过电压保护,保护动作电压至少在1.11.2倍装置的额定电压间可调。当补偿柜的过电压达到设定值,应在1m

12、in内将电容器组全部切除,通常采用逐组切除。6.11 动态响应时间装置的动态响应时间应满足系统的要求,时间应不大于1s。7 试验方法7.1 一般检查7.1.1 外形尺寸、安装尺寸的测量用分度值不大于1 mm的钢直尺、钢卷尺或其它量具进行。7.1.2 导线直径等较小尺寸的测量用分度值不大于0.02 mm的游标卡尺或其它量具进行。7.1.3 用目力检视母线排列、灯和按钮颜色是否正确。7.1.4 结构的其他要求均用目力检视和手动操作进行检查。7.1.5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的测量按6.4条规定进行检查7.2 通电操作试验试验前先检查补偿柜的内部接线,当所有接线正确无误后,在通以额定电压的85%和110

13、%的条件下,各操作5次,所有电器元件的动作符合电路图的要求,各电器元件动作灵活。7.3 温升试验按GB/T15576-1995中的6.4条规定进行7.4 介电性能试验 试验前应将消耗电流的器件(如线圈、测量仪器)和不能承受试验电压的元件(如电容器)断开或旁路。7.4.1 绝缘电阻的验证用电压至少为500V的兆欧表在相与相之间以及带电部件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进行测量。7.4.2 工频耐压试验在所有带电部件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每个极与为此试验被连接到补偿柜相互连接的裸露导电部件上的所有其他极之间、带电部件与绝缘材料制造或覆盖的手柄之间。开始时,施加的电压应不超过试验电压底50%,然后在几秒内将试验电

14、压平稳地增加至试验电压值并保持5s。出厂试验时间为1s。在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击穿或放电现象,则试验通过。7.5 工频过电压保护试验给补偿柜接上电源,并将电容器投切开关逼闭合,调整电源电压至设定值,过电压保护器件应将电容器支路断开。做本项试验时,根据电容器情况,考虑安全,可以先将电容器拆除,然后再给装置接上电源。应符合6.10.5规定。7.6 放电试验按GB/T15576-1995中的6.6条规定进行7.7 涌流试验按GB/T15576-1995中的6.7条规定进行7.8 机械操作试验补偿柜手动操作的部件,型式试验的操作次数应不少于50次,出厂检验不少与5次。同时应检查与这些动作相关的机械连锁结构的操作。7.9 保护电路有效性试验首先应检查保护电路各连接处的连接情况是否良好,用输出电流至少为10A,测量范围为0100m的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裸露导电部件与地之间的电阻值。7.10 防护等级试验用直径为2.50+0.05mm直的硬钢丝,施加30.3N的力做试验,钢丝不能进入壳内。7.11 短路耐受强度试验按GB/T15576-1995中的6 .11条规定进行7.12 动态响应时间检测按GB/T15576-2008中的7.14条规定进行7.13 缺相保护试验先将补偿柜电容器全部投入运行,将主电路或支路的任何一相断开,应符合6.10.4的规定。8 检验规则补偿柜的检验分为型式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